与你共读|《少有人走的路》(5)终

《少有人走的路》第四章“自尊和自爱”。是自尊,还是自大?是自爱,还是自恋,自负,自卑,自私,自我陶醉,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在不同的文化当中,不同的社会风气当中,同一个表现有可能会得到截然不同的评判。能坦然面对自己,知惭有愧,同时也不妄自菲薄,这是我认为的自尊。利己之前先考虑利人,至少是不侵犯或损害他人的情况下,持续的学习,不断自我完善,这是我认为的自爱。

首先,要区分如前所述的那些似是而非的状态并不那么容易。古人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又说物以稀为贵,由此可见,拥有自知的智慧并非那么容易。对自己的判断如果比较中肯,那么,相应的,在这之上建立起自信就比较容易,有时候感觉心虚,缺乏自信并不是件坏事。书中讲到:

自爱的人不一定自信,自信的人也不一定自爱。有时候,我们甚至要通过不自信来获得自爱,因为我们只有在不自信时,才会去反思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做到自知之明。相反,如果我们总是信心满满,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我们就不可能反躬自省。所以,心智成熟的旅程也是一个不断检讨、不断修正的过程。

自惭形秽,在有些人认为这是负面的情绪,其实这并不能一概而论。知惭有愧,是基于比较而产生的,既然是一个相对的判断,那么,就要看是和谁做比较,以及这么去比较的原因,以及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就像是一个密闭的盒子,想了解里面,除了直接打开,也可以间接的,旁敲侧击的方式去分析。为什么搞得这么复杂?因为了解自己,这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与你共读|《少有人走的路》(5)终_第1张图片
究竟哪个我才是我自己?

在某些方面,我们不愿意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因为认为自己很重要,就意味着把更多的责任放在了自己肩上。我们习惯认为,克里姆林宫里的人是重要的,华盛顿的众议员和参议员是重要的。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普通的、不重要的,我们就可以不对历史负责,不是吗?但是,不管我们愿意与否,我们都是重要的。不论好坏,不管有意或无意,我们都将在历史上留下我们的印记。就像一句话所说:“如果不是你,那会是谁呢?倘若不是现在,那又是何时?”

当多元文化相互交融,价值标准变得多样和模糊。一些人渴望与众不同,彰显自我,但是,特立独行的结果往往是被边缘化,陷入身份认同危机。孤独感,失落感,作为个体面向群体时那种无力感,压力,恐惧,迷茫,不甘,纷至沓来。

我是谁?父母未生下我前,我是谁?死亡是终结吗?如果没来世,必定没有前生,反之亦然。如果有来世,那也必定有前生。我的前生,前生的前生,前生的前生的前生,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你可曾想过?是否曾试图去找寻答案?

这本书里并没有这些答案,即使有,也只是对于作者而言的答案,未必适合于你。我觉得尝试去找,去思考,去辨别,去验证,这个过程很有价值。

这本书的其他章节涉及到的话题的讨论,不适合继续以这种公开发布的方式分享,这是最后一篇。

请让我衷心向你表示感谢,因为你的阅读,如同和我分享了一段时光,哪怕只是匆匆而过,一两分钟也是。谢谢你的相伴,在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

-终-


与你共读|《少有人走的路》(1)

与你共读|《少有人走的路》(2)

与你共读|《少有人走的路》(3)

与你共读|《少有人走的路》(4)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你共读|《少有人走的路》(5)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