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身术|NO.3 勿被情绪左右

分身术|NO.3 勿被情绪左右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做为人我们时时刻刻都有细微的情绪发生,情绪本身没有好坏就像小我没有好坏一样,但是基于我们并不擅长和小我对话的原因,我们就可能被情绪所控制,一个坏的情绪爆发就是这样产生的。而事实上并不是我们天生就容易有不好的情绪,它是由于我们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没有动用骑象人的力量直接让小我的感受迸发出来所导致的。大体模型如下:

A:诱发性的事件  →   B:你对A的判断 → C:你的行为和感受

举个例子,4岁的小明的妈妈在打扫家的时候发现小明折的一只青蛙,上面写满了她的名字(A)。于是小明的妈妈非常生气觉得小明这么小就会弄这种东西骂自己的妈妈了(B),当场她就叫来小明凶巴巴的说:“你为什么把妈妈的名字写在这只青蛙上,你的意思是妈妈是青蛙吗?”(C)。结果小明委屈的说:“因为这是我做的第一个手工,我最爱妈妈了,我想让它属于妈妈送给妈妈,我不想给爸爸,所以我才写了妈妈的名字上去。”妈妈听了瞬间觉得很感动,觉得自己冤枉了孩子。

可见,每个触动情绪的事件A本身都不会导致行为和感受C,但是因为中间存在个人的判断(选择权)结果就会变得不同。如果我们没有觉察能力,不善于分身进行自我对话,那么非常容易被本能的情绪所控制。而上面这个例子好在母亲行使了倾听,将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地情绪。这就涉及到了情绪的处理过程:

觉察→ 理解→ 倾听→ 调整→ 行动

因为不是所有的事件发生后都会有人去给你解释让你去理解,因而我们需要自己通过自我对话的方式处理和小我的关系,让自己去理解事情还有哪些可能性,怎么处理会更稳妥一些,多倾听内心的声音进行积极意义的自我调整之后再做出行动。

比如,上班累了一天,回到家发现自己的两个孩子在打架。这时候本能的情绪反应是火冒三丈,这帮熊孩子闹腾什么,我都快累死了还给我找事。真想上去抽他们一顿,停止他们的行为。这时候如果没有察觉能力处于不知不觉的状态就会被小我所控制,直接上去教训孩子。如果处在可以能察觉到自己的小我跑出来了但还是控制不了自己上去教训孩子的冲动,教训完了自己又后悔,就是处在有对情绪的认知能力但没有处理能力的阶段。如果受过分身术刻意训练,那么当下就可以瞬间分身进行自我对话,改教训孩子为有效的沟通,把他们分开,并且让他们可以分别说出打架的理由,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讲出对方的感受和情绪达到互相理解的目的来处理这场风波。

总的来说,我感觉分身术是提高情商的重要方式,它能让我们活得更快乐也更加高效。让我们明白任何情绪背后都有积极的意义,关键在于怎么再其发生后能觉察它们并实现自我对话从而进行自我调整。


分身术|NO.3 勿被情绪左右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分身术|NO.3 勿被情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