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7 《你好!寒假!——学生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重建》读后感之八

“你好!寒假!”与终身教育

        ——读《走向终身教育微观系统建设》有感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南门小学  陈娥


        本章是本书的最后一章。看完这一章节,我总结出这样几个关键词:终身教育、“你好!寒假!”、社区责任。那么简单用一句话概括本章节的内容就是如何以“你好!寒假!”为契机,培养学生和家长的终身学习理念,落实社区责任。

        我将全文脉络梳理如下:

                  第一节  家校合作

一、爱在一起:终身教育背景下的家校合作

  (一)为了学生一生的发展

(二)缔结爱的同盟

(三)寒假生活是家校合作新空间

  二、共同成长:寒假中的家校合作

    (一)家校合作的领域:生活领域、亲子领域、社区领域

    (二)班主任是家校合作的桥梁

    (三)家校合作的方式

          1.继续依托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加深家校双方的信任

          (1)举办家长课堂

          (2)召开家长会

          (3)成立家长委员会

          (4)家访

          2.充分利用“互联网+”搭建更便捷的合作平台

(四)促进寒假家校合作的策略

      1.组织保障,达成共识

      2.家校动员,全员参与

      3.学生立场,自主策划

      4.资源整合,形式多样

      5.家校互动,有机评估

      (1)寒假期间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假期活动

      (2)学期初对寒假生活进行丰富多彩的展示

三、携手未来: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家校合作

(一)“互联网+”时代的家校合作

(二)理解家长差异,激活家长参与的力量

                      第二节  社区责任

一、社区责任在寒假生活中的意蕴

(一)管理责任

(二)服务责任

(三)教育责任

二、社区在寒假中的责任承担

(一)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营造快乐寒假的良好氛围

(二)落实社区服务责任,早就寒假生活善行小公民

(三)发挥社区的教育责任,改变传统的寒假生活方式

    1.多种活动,改善学生寒假的学习状态

    2.文体结合,满足学生假期生活的需求

    3.爱心奉献,在寒假接受爱的教育

    4.传承习俗,在寒假生活中接受传统礼仪的熏陶

三、中教育系统建设下社区面对的挑战

  (一)社区在“大教育”思想下推进教育

  (二)社区教育委员会促进寒暑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重建

  (三)社区假期生活展销会为学生学期初重建探寻新路径

                  第三节  系列研究的开展

一、“你好!寒假!”系列研究的意义

  (一)“你好!寒假!”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途径之一

  (二)“你好!寒假!”从微观层面发展丰富了终身教育

二、“你好!寒假!”系列研究过程

  (一)寻找契机,系统整合

  (二)活动分层,环环相扣

  (三)投石问路,期待绽放

  (四)成效初显,结果喜人

  (五)持续发力,促进发展

  (六)“你好!寒假!”洗了活动开展范围上的横线建构

      1.培养教育系列活动开展的结构意识

      2.丰富学校系列德育活动的内容

      3.促进学校德育校本教材的开发

      4.突显学校的品牌特色建设

      5.实现从寒假到暑假的终身教育的无缝对接

三、“你好!寒假!”锡类研究再思考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读了这章的收获。

一、终身教育的不同概念之异同

        作者在引言中说终身教育包含各种教育形式且覆盖全社会成员,是各类教育在人生中的有效实现。但我觉得终身教育不仅在教育形式、受教育人员上有要求,更是强调一种时间的要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我觉得本文的作者忽略了“时间”概念。我是从“终身”这个词语来理解所谓的“终身教育”的。

        我从百度中查到的关于终身教育是这样表述的: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 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从这段话可以看到,作者强调了教育类型、教育形式和教育方式,但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生各阶段”所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

        我继续百度,看到了这样几个观点:"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Paul Lengrand)正式提出以来,短短数年,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近30年来关于终身教育概念的讨论可谓众说纷纭,甚至迄今为止也没有统一的权威性定论。这一事实不仅从某一侧面反映出了这一崭新的教育理念在全世界所受到的关注和重视的程度,同时也证实了该理念在形成科学的概念方面所必需的全面解释与严密论证尚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差距。

        正因为“众说纷纭”,所以又产生了几个终身教育的概念:

        保罗·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所意味的,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而是泛指某种思想或原则,或者说是指某种一系列的关系与研究方法。概括而言,也即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总和。

        R.H.戴维(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专职研究员)认为:终身教育应该是个人或诸集团为了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通过每个个人的一生所经历的一种人性的、社会的、职业的过程。这是在人生的各种阶段及生活领域,以带来启发及向上为目的,并包括全部的正规的(formal)、非正规的(non-formal)及不正规的(informal)学习在内的,一种综合和统一的理念。

        E.捷尔比(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部部长)认为:"终身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毕业以后教育及训练的统和;它不仅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是个人(包括儿童、青年、成人)通过社区生活实现其最大限度文化及教育方面的目的,而构成的以教育政策为中心的要素。"

      这三种观点在表达和侧重上都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点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终身教育包括人一生所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

      国际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作的定义:"终身教育这个概念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包括其中的每一件事情,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世界上没有一个非终身而非割裂开来的永恒的教育部分。换而言之,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的组织所根据的原则,这个原则又是贯穿在这个体系的每个部分的发展过程之中。"对于终身教育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指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既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也包括横向的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领域受到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

        从这里可以看出,不管哪种观点,既有作者所阐述的横向学习,更有纵向学习,是一种“纵横交错”的学习。

二、家校合作与终身教育

        作者以“你好!寒假!”为例,阐述了终身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那就是家校合作。我们都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永远的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老师。目前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家校合作越来越被整个社会所认可。那么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合作指的是什么呢?我继续百度,查到的答案是:

        家校合作(school-family partnerships):是指教育者与家长(和社区)共同承担儿童成长的责任 ,包括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和与社区合作等六种实践类型,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组成部分。

      我注意到这里提到家校合作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组成部分,一共有六种实践类型:分别是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与社区合作。可能发达城市的社区建设更加规范,在学校教育之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作为我们小县城,社区建设还无法与学校教育同步,基本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小县城,如何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来促进终身教育?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别是“爱在一起:终身教育背景下的家校合作”;“共同成长:寒假中的家校合作和形成”和“携手未来:形成就教育合力,推动家校合作”。在第二节“社区责任”,谈到了社区责任的意蕴、责任承担和社区面对的挑战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

      在这里我想就“共同成长”和“社区责任”谈谈自己的认识:

        第一,“共同成长”:作者从家校合作的领域、班主任是家校合作的桥梁、家校合作的方式和促进家校合作的策略几个方面来谈的,虽然这几个方面都很重要,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共同成长”的指向问题我们必须要明确。个人认为这里所说的“共同成长”应该指的是“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人员”,也就是说的“全员成长。”只有“全员成长”才能算是“共同成长”。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得到成长?我的看法是:

        (一)生活方面的成长——生活常识、生活技能和传统礼仪  我们的学生需要一些生活常识,需要一些生活技能,需要学习一些有关传统礼仪等。虽然我们现在的父母大多是八零后,作为农村的八零后不必大城市的八零后,书读得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而且现在大多数家长都外出务工,对家务事也不一定很内行。大多数学生的爷爷奶奶都还在世,这时我们可以在爷爷奶奶的指导下,学一些生活方面的技能:比如学习做菜。农村的很多菜都是很值得一学的:比如我们远安有一种冬季特产叫冲菜。有的人做的冲菜只能说和一般的凉菜没有区别,没有真正体现出这道菜的特色——冲鼻!要做好这道菜,不管是从选料、水开的程度,放作料的速度都是有讲究的。老人这方面经验丰富,父母和孩子可以跟着一起学习尝试。像这样的生活技能还有很多。

        这几年每到冬天,流行病毒肆虐,很多人感冒、咳嗽,打针、吃药半个月不见效果。但是老人的一些生活经验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我有这样的经历:咳嗽不止,听老人说用冰糖炖梨,还可以用猪油冲白糖水,有的说用蜂蜜泡白萝卜,农村还有一种把白碳烧热,放碗里,再用一个碗盖着,用开水一浇,再把白碳夹出来后喝那水。这几种方法我都尝试过,确实比吃药有效果。而且有几次,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再比如身在农村,在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今天,对于团年、拜年有哪些习俗,父母不一定都清楚,这时我们可以请爷爷奶奶教给孩子这些礼仪的同时,父母也可以学习。

        (二)学习方面的成长——学做父母、教育孩子和亲子沟通    都说律师、教师等都需要持证上岗,唯独父母不是持证上岗。我18年在新教育网络师范研修时选修了一门“家校共育”,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让我们从国家层面来谈谈如何提高父母的素质。我们都谈到父母需要在生育孩子之前,参加父母培训,必须达到一定的学时后才能生育。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种美好愿望。所以在有了孩子之后,重新学习如何做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也还是可以的。

      当有了孩子之后,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为孩子树立榜样。比如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样既为孩子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还培养了亲子感情。在亲子阅读之后,还可以做深度交流。这样我们才能培养优秀的孩子。

      除了我们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那些教育孩子方面的书来阅读。看看别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当你的孩子在遇到这些情况后,我们可以“照本宣科”。我们在开展家长阅读一段时间后,举行家长阅读沙龙。晓艺的奶奶就讲到从有了晓艺,孩子幺妈就把他们曾经看过的《正面管教》一书传给了他们,让他们用书中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不得不说,晓艺的品德、学习、习惯、礼仪等方面确实比一般孩子要好!我从去年十一月份开始向家长推荐阅读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我们的学生都感觉家长自从读了这些书后,家长改变了很多。我们的家长自己也觉得在阅读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之前,已经和孩子无法沟通了!在阅读了相关书籍后,自己也确实改变了不少。我给家长说的,让你们阅读,不是为了逼你们在工作之余非要学习,而是这个时代的要求。自己不学习,当孩子顶嘴的时候,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一味儿靠老师是不现实的。周末,老师有自己的安排;再说,即使老师周末没事,也不愿意为这样的事情浪费时间。

      (三)公共道德方面的成长:很多家长没有一种公共道德意识,在公共场合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有时甚至做出一些危险的举动,如闯红灯,横穿马路等。我们通过各种班会,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让孩子知道这些做法是很危险的,让孩子监督家长。其实这样做,除了公共道德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安全着想。再比如很多老师讲到开家长会的时候,有家长自己在下面玩手机,孩子呢?眼睛也盯着妈妈的手机。我在召开家长会之前,会给家长提出具体要求,把手机调到震动状态或静音,不接听电话,不交头接耳等,这样的场合要学会尊重别人,也要告诉孩子尊重别人。

        第二,“社区责任”。社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补充。学生除了在家里生活,在学校学习之外,还有第三个空间,即社区。我觉得在这里我们可以把社区的外延扩大,延伸到“社会”。只有当我们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形成教育合力时,对孩子的成长才是最有效果的。什么是“教育合力”?它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它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成长,也愿意为了孩子的成长和教师形成教育合力。有时候我们说一个孩子的成长,全社会都有责任。那么我想说的在目前,有的孩子,学校教育几乎承担了“一切”。孩子还在读小学一年级,有的家长为了逃避责任,就把孩子放到学校住宿。一周回家一次,不仅是没有完成作业,有的孩子回家连衣服都没有换洗,更不用说教育了!有的家长表面上是在管,怎么管的呢?是用钱管的。出几个钱,朝托管那里一甩,自己跑到茶馆打牌。还有的是用手机管的。孩子一旦想和父母一起散步、聊天时,就把手机给孩子。还有的家长从不和孩子交流,以至于这么小父子之间就出现了代沟。当然这些现象也只是体现在一部分家长身上。还有的家长还是爱学习的。比如我们班级的家长,从去年十一月份推荐相关书籍以来,不少家长已经读完手中的书和别人交换了;有的又添置了几本。

        当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尽到自己的教育责任时,相反我们的很多孩子学坏是从社会上学来的,比如横穿马路;比如闯红灯;比如乱丢垃圾等。所以我们需要社会这个大环境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

        (一)外显力量——利用文化熏陶

        1.专栏宣传:社区有专栏,我们可以像校园文化一样,形成我们特有的文化氛围。我们的城市到处都有宣传牌,我觉得可以利用这些宣传牌,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宣传一些相关知识。尽量不要为了“经济效益”而忽略“素质教育”大肆广告宣传,即使要有广告,建议设公益广告。这样大街小巷遍布公益广告或宣传牌,无形中达到了无声的教育效果。如有关吸毒的,有关交通规则的等。

      2.广播宣传:在上学、放学时段,经常轮流播放一些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一些知识,孩子一边走路一边听,既不影响孩子上学,同时也起到了一种无形的教育作用。天天听,周周听,月月听,也会“烂熟于心”。

        (二)内隐力量——建立诚信系统  近年来我们的国家才开始真正不如法治社会,建立个人的诚信系统。我们应该在孩子18岁之后,就着手建立个人的诚信系统。就如18年贵州的一个小伙,当兵之后因为吃不起苦,选择回到家乡。其实当他回到学校继续学业的时候,当他踏入社会的时候,因为档案上已经有了“拒服兵役”四个字,我们从对他的处罚上看,表面上看有些政策是有时间限制的,但无形中也会背负一辈子的名誉。再比如社会上有些人不靠勤劳致富,而是跑到火车站乞讨。有的人居然因为乞讨发财。再比如我去年到南京参加活动时,在火车站遇到一家,男的大概有四十岁左右,儿子大概有十六七岁。就在检票口跑去跑来。而那时距离检票还有一二十分钟。而且那儿子和父亲好几次“好玩”想“冲过”检票口,检票的机器屡次发出警报。我认为对这样的现象就要进行严惩。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几篇文章:

      一篇的大意是一家中国人到美国去旅游,在飞机上孩子屡次打扰旁边的日本男子。日本男子告知该孩子父母,父母不仅不管教自己的孩子,相反还“教育”那日本男孩。下飞机后,他们被带进了警卫室,经过调取录像,得知是中国家庭的错,被取消到美国的旅行。有些人总觉得有钱就有了一切,殊不知,教育才是根本。

        第二篇文章是讲到一个德国留学生在公交车上看到没有人验票,就逃了两次票。等他学成毕业,想留在德国找工作的时候,德国所有的企业都拒绝了他。最后才得知是因为自己逃过票,已经在诚信档案上记了一笔。

      可见国外的诚信系统都比中国建立的早,实施也比较规范。

      我为什么强调社会建立诚信系统?就是为了防止我们的学生离开家庭离开学校,和社会上的人在一起时,避免学坏。而目前我国的社会大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并不有利。

      那么再回到作者的切入点,以“你好!寒假!”项目为立场,我们的社会可以做些什么呢?

      1.公益单位扩大宣传吸引学生:每年的寒暑假时间,全社会是人人皆知。我们的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等一些公益性质的单位,可以利用层层下发通知的形式,或者海报的形式,吸引我们的学生和家庭去参加活动。如我们每周六到图书馆看书,最后要举办年会的时候,馆长知道我们要举办年会,立刻邀请我们到文化局去举办。他们为我们的读书会进行场地布置、电子屏幕等,而且馆长还充分发动在文化局实习的大学生优势,为我们的读书会服务。在年会中途,馆长提议如果结束时间早就到博物馆去参观。

        2.各级领导从上到下统筹安排:再比如以上这些单位,我们的政府、局领导都是可以从上到下统筹安排的,为我们寒暑假提供很好的实践单位。比如图书馆可以看电影,每天也可以把电影内容发在教育局的群里,再有各个学校转发到班级群。再比如博物馆、科技馆等,可以轮流安排一个学校去参观学习。在参观学习的时候,除了班主任、家长之外,还可以增派警力。

        我们再把眼光投到国外看看,他们的政府或社区是如何支持孩子的寒暑假的:

      在美国,寒假作业是不存在的,寒假期间会有很多活动给孩子选择,教会也会举行一些活动,玩得好的孩子还能得到家长的奖励。

        ​在德国,除了政府和学校举办的各种社会实践、夏令营之外,德国几乎每个城市的青少年局都会发售一种“假期证”。凭这个证件,青少年可参加青少年局的所有活动。

        在法国,近年来,“工业旅游”形成热潮。许多工厂企业都会在假期时接待来自各地的参观者,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学生。尤其是酒工业游戏吸引了很多学生。因为法国以盛产葡萄酒而闻名于世,因此不少中小学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法国西部或者南部的葡萄酒产地进行工业旅游。

        所以,只要我们的政府重视我们的寒暑假,关心我们的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那么我们所说的终身教育的微观系统建设就会步入正规。

你可能感兴趣的:(NO.27 《你好!寒假!——学生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重建》读后感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