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 心中“馆”藏

作者:李俊杰


人在“旅”途 心中“馆”藏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从小在农村长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于住旅馆特别兴奋,因为旅馆的房间环境好,有电视、电风扇等,用水也十分方便,尤其是晚上感觉十分明亮。这是因为家中的墙壁不白、电灯不亮、用水靠挑,而旅馆的墙壁洁白,用的是日光灯而非白炽灯,呈现出来的采光效果天然之别。记得小时有一次住进了一家有电梯的旅馆,自己和一个同伴专门跑去上下乘坐了电梯若干次,连服务员都看不过去了,说我们太调皮。

小升初、初升高到县城参加考试住宿,对旅馆的墙壁印象很深刻,因为墙壁非常光滑干净,不像家中的墙壁手一摸就可能沾灰。中考有一天晚上在旅馆,躺在床上脚在墙上像击鼓那样飞快地敲打,结果隔壁的同学毫不示弱也进行了回应。当时还纳闷,为什么家中的墙壁用石灰刷不了这么平,后来才晓得这是用的涂料,现在则有了仿瓷和乳胶漆。

那时还没有听说过甲醛等致癌物质,新修的房子也不需要敞很久,因为农村上的房子一般是墙壁干了就可以搬进去入住。不像现在再好的装修材料,房屋装修好之后不敞几个月,没人敢进去住。当时的建筑材料也很简单,一般就水泥、河沙、石灰等;家具也是木材制作的,土漆只有黑色,要想五颜六色得用洋漆。

中考住的旅馆顶楼有一个大会议室,第一次看到空调很是羡慕,因为旅馆住的房间只有电扇还是热得很,就想以后家里要是能安上空调就好了,这个目标现在看都不是梦。那时的住宿费一晚大约10元,上大学的时候费用涨到20-30元了。学生时代一般走哪里都是找当地的同学,住宿一般都是去蹭学生宿舍,对于旅馆价格的感知不明显。工作之后只要出门,基本上就住旅馆了,对于房费于是有了概念。如今在北上广深,没有三四百元是甭想住酒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住的旅馆应该叫招待所,那时县城最好的就是县委招待所,当时的感觉就好比现在的五星级酒店。随着经济的发展,旅馆不断升级换代、推陈出新,房间的布置基本上都在标准间的水平及以上。以前的招待所基本上是公共厕所和公共浴室,如今的旅馆私密性则更强。

可是条件的改善,对旅馆的那种兴奋却没有了。如果旅馆条件比家里的住宿差,还会挑剔一下,先前旅馆的比较优势荡然无存。工作后有一段时间,因为异地交流的原因,在宾馆住了一年多。如果放在小时候那将无比的兴奋,可成年之后住的时间越长,越是感觉“家”的味道少了一点。

去参观某某名人的故居,看着古色古香的建筑,以及土生土长的家具,反倒有些怀旧了,还想要是住在这里,可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时发现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反而觉得有意思,不知道这是不是返璞归真。

看着农村上一座座独门独院的房子,环境好、空气好,清新幽静,融入大自然,这些都不在话下。可多数房子已经人去楼空,试想如果装修跟上去,生活各方面的配套设施到位,那简直就是一栋栋别墅。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还在继续,可别让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成为伤痛,别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儿时的记忆。

对于旅馆,我们只是匆匆的过客。树挪死,人挪活。对于树来讲,一方面是枝叶迎迓的上方,一方面是根须生长的足下,这注定了树习惯于停留,而人却永远在漂泊中。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在旅途中需要寻找栖息地和歇脚地,如果说家是栖息地的话,那么旅馆就是歇脚地。

如今,虽然旅馆也在努力营造宾至如归的氛围,可嘘寒问暖只有自己才心知肚明。人是能用背睡觉的动物,只是希望在旅途中少一点“该背时”(四川话意思是该倒霉、遭殃等),越是艰难越是需要努力翻身。人在“旅”途,心中“馆”藏,一路走来不变的心境就是,眼中有尘三界窄,心中无事一床宽。

人在“旅”途 心中“馆”藏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人在“旅”途 心中“馆”藏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在“旅”途 心中“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