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做决定

在心理学中,做决定(decision-making)是一个很经常被关注的话题。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做决定/决策是一个认知过程,这种认知过程以“从多个可能中作出选择”为结果。每个做决定的过程都会产生出一个最后的选择,尽管这种选择也有可能不会被付诸行动。做决定的过程,一定是基于决策者的价值取向和偏好的。无论这个决定看起来多小。

生活中,我们时时都需要做决定。从早上起床要不要多睡几分钟,到早餐吃什么,种草的各种东西如何取舍;或者要不要换工作、是否考虑和约会对象迈向下个阶段等等……这些数不清的、或大或小的决定,勾画了“我们是谁”,也正是从中诞生了被我们称之为“命运”的东西。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做决定。





1. 生理因素会对决策有影响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的眼窝前额皮质(orbitofrontal cortex, OFC)区域与做决定的过程密切相关。在针对人类、猴子和老鼠的实验中,OFC区域的受损对其他部分的认知能力都不会有明显的影响,但会明显影响到决策能力,被试在变化的环境中整合信息、权衡利弊、做出对长远有利的决策的能力会显著下降。(Steiner, 2014)

当OFC区域的神经活动较强时,我们会对决策有着更强的信心;反之,决策时的信心也会减弱。

有意思的是,实验还显示,当OFC区域受损时,我们的决策能力会下降,但事后却并不会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感到后悔。(Steiner,2014)原因在于,当OFC区域受损时,被试会丧失“反事实思考”(counterfactual thinking)的能力——即“针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假设一种与事实相反的可能性”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后悔”的情绪是基于这种反事实能力产生的,因为只有当人们假设存在比事实更好的可能性时,才会感到后悔。

2. 人格特点影响决策风格

一系列研究证明,在决策时,不同的人格特质会作出不同风格的决定。

Colin DeYoung分析了内向和外向这两种人格特质在决策时的不同表现。他发现,外向者更多地会选择立刻得到较少的奖赏,而不是等待之后得到更多满足;而内向者则更多地选择了延迟奖赏时间、换取更多回报。

Kaileigh Byrne则进一步分析了处于压力情境时,“大五人格”与决策风格的关系。他发现,“神经质” (容易紧张)或“宜人性”(善解人意)得分较高的人,在没有压力或较少压力的情况下会做出更有效的决策,而在真实的或假想的压力情境下做决策时,则会大失水准。

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神经质”得分高的人在压力环境下容易焦虑,更容易有强迫性的行为,更容易分散注意力;而高“宜人性”的人,即那些富有同理心、善解人意的人,可能是因为过于考虑他人的看法,害怕他人会失望,这反而会影响他们在决策时的思考(Byrne, 2015)。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向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