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如果有人问你最喜欢哪本书,你也许能回答对方一个书名;而当对方问起下面的问题,你会怎样回答呢?

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你喜欢书的哪一部分?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它的优点在哪里?

天啊,如果是我,我会答不出来。最糗的是,我去UC浏览器面试时就曾栽在这个问题上。

这是一次我很在意的面试,为此我提前做了很多准备。但当面试官问我,最近在看什么书,这本书讲了什么,你觉得它好在哪里时,我竟答不上来。我当时刚看完钱钟书的《围城》,说了书名和作者后,我只说了一句我很喜欢这本书。至于为什么喜欢,喜欢哪些地方,我一概说不出来。

不出意料的,这次面试失败了。这个问题从此成了我日后看书的一个心结,我总在问自己,到底怎样看书,才能更多地记住书里的内容?曾经的,看过总比没看过好的借口,已经安慰不了我了。

其实很多作家都或多或少给出过独门的读书方法,比如李敖的五马分尸读书方法,他读完一本书,会把书的精华部分撕下来,归类入档。咪蒙也在文章《你以为毕业了就不用学习了吗?屁咧》里谈过她的读书方法:划重点、做笔记、分类、背诵、总结……

这两年,我也开始做读书笔记,却一直不得要领。比如,我也会在书里划重点,但一旦把书放回书架,我就想不起翻出来重新阅读。最要命的是我的笔记有些在书本里,有些在手机里,有些在kindle里,有些在实体笔记本里,有些在电脑里……存放的地方非常分散,导致我做完笔记就忘了它们的存在。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那个看似读了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人。

最近,我越来越迫切地想要改变一下,时间也花费了,精力也消耗了,却没有带走一丝书本内容的现状。这本书没有让我失望。说实话作者奥野宣之提供的读书方法一点都不新颖,但我看完后还是很受用,并迅速买了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开启了记笔记模式的读书方法。

这也是这本书的灵妙之处,虽然理论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少有人会事无巨细地一步一步教你怎么做。比如,他告诉我可以把所有内容书写在同一本笔记本里,也就是所谓的笔记本一元化,这样不仅方便管理,还容易重新阅读,重新阅读时还可以有更多内容参考,参考内容多了迸发灵感的几率也会变大。这个方法点醒了我,一下子解决了我眼下的窘境。

奥野宣之还教我,怎样使用笔记本。在他那里,笔记本不止是用来写字的,还可以粘贴书的腰封、电影票、车票、好文章的复印件、报纸杂志的剪报等等,可以把笔记本做得像报纸杂志一样美观又有可读性。

他还教我,怎样激发写读书笔记的热情,怎样坚持写读书笔记,怎样反复重看读书笔记,怎样搜索活用读书笔记……最后还附上让人生开挂的19个读书技巧,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非常详尽。

我喜欢这种手把手教你怎么做的方式,作者甚至把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提前设想好并给予了答案,这样入门的成本,开始动手做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你只要照着作者说的方法去做就行,然后在做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稍作优化,慢慢地就能形成自己的方式方法。

不会读书,阅读量再大都帮不了我们,在提倡多看书的年代,我倒希望多宣传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慕宇轩(微信订阅号:muyuxuanxuan)

做一个有意思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过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