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学生物的最后都去干嘛了?

那些学生物的最后都去干嘛了?_第1张图片

1

你确定选生物专业?学生物能干嘛?”大学选专业时妈妈的担心。

“我们这个专业啊,要么考研深造,要么跑业务买医疗仪器。当然,还有另外一条路,如果你选的是师范类的,可以去当老师。”进校时学长的吐槽。

“还是考研吧。虽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但要学得深入才有前景。”毕业时老师的建议。

“海洋生物这一块,做传统分类鉴定的很少,以后会很好找工作。”读研时听导师说。

大学四年加研究生三年,七年的青春都花在了“生物”这两个字上。与其他误打误撞选择了生物类专业的同学不同,我打一开始就是喜欢的。但我对微观的东西不感兴趣,所以没有选择分子生物学、神经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这些领域,而是选择了宏观上的生态学,并扎根于更加细分的领域——海洋生物,方向是鱼类学。

七年下来,如那位学长所言,身边的同学有的当了老师,有的做了医药代表,还有的在读博士。当老师的,一些去了公立小学,但教的是语文历史等其他学科;另一些去了培训机构,辅导的无外乎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做医药代表的,有的做了一两年就转行了;有的则业务遍布全球。读博的,一部分跨专业到了心理学和教育学;一部分选择了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更细分的领域。

哦,忘记了,还有一些研究生毕业的。这部分人比较最尴尬的,比如我。尴尬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个人能力和择业标准有关。毕业时,很多人都选择了专业以外的工作,有考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的,有进银行、进高校的,有应聘外企的。

我属于喜欢生物专业,也做着本专业的工作,但因为其他原因想转行另辟蹊径的那一类。

当我们问“学生物专业的最后都去干嘛了”的时候,脑海里第一反应是这样两个分类:做本专业的和不做本专业的。而所有那些不做本专业的更倾向被归为“异类”,我们还往往为他们可惜。学了那么多年,白学了!

其实,“异类”这种说法本身会误导我们。上面我所说的做本专业的可以进一步细分,不做本专业的也可以充分细分。当我们不以专业作为标准时,他们的区别是是否做了各自擅长并喜欢的工作。

当然,有做得好的,自然有做得不好的。但你看出来了没,这和他们选择做本专业和不做本专业并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如果有人问我选什么专业好,我会说选你喜欢的。

2

如果你“不幸”念了这个21世纪的热门专业,那么接下来一些可能是你想了解的。

曾经有人问我有遇到过哪些事庆幸自己是学生物的,我是这么回答他的:

先上个图,装13

那些学生物的最后都去干嘛了?_第2张图片

以下学了生物是对生活的帮助:

1. 去公园、植物园、森林等任何有植物的地方,都会被人崇拜,哇,你好博学。当然也有尴尬的时候,比如,这个叫什么?只能答,应该是xx科的吧,具体还要检索。

2. 在讨论转基因等问题时,身边的人都觉得你是权威。

3. 更加喜欢大自然,观察会更敏锐。

4. 为科普杂志手绘动植物插图时更专业。

5. 不知道是自己本身就兴趣广泛,还是因为学了生物爱好变得更广泛。

6. 会有两次机会住在山里,7天闭关认植物、认动物、捕蝴蝶、抓昆虫、观鸟。

总之,我很庆幸自己学了生物。目前,并没有从事生物相关工作,也不打算做实验,喜欢的也只是生物学分类,但它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知。这世界上不只有人类,我们与周围的世界处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我很庆幸我了解他们。也希望我们能和谐相处。

那些学生物的最后都去干嘛了?_第3张图片
采集的蝴蝶和昆虫标本

如果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可以留言或私信我。

探索有趣,好玩的自然世界,认识不一样的生活家。我是人鱼说,欢迎关注!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喜欢,关注,打赏。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学生物的最后都去干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