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是李童鞋~

我今年35岁, 是个特不靠谱的人。

16岁, 仅仅因为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选报了医疗器械专业。当时丝毫没有考虑到, 这个决定, 将影响我未来几年, 十几年, 甚至一生。 当时丝毫没有敬畏心。

17岁, 发现自己很喜欢编程, 就踏上了自学编程之路。毕业后从事医疗设备维修工作, 出差是家常便饭。如果你曾在火车、飞机、大巴、地铁上, 看到这样一个人: 拖着个大工具箱上车, 入座后, 拿出一本厚厚的英文版的《Operating System》, 旁若无人的阅读, 那可能就是我。

26岁, 放弃医疗器械行业的工作, 放弃所有的知识储备, 人脉积累, 找了一个程序员的工作。 当时一起放弃的,还有陪老婆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机会——他们在常州, 但我去了北京。

30岁, 自己需要一款手机App, 就边自学边写了出来。从此开始了创业之旅。

33岁, 在思考人生时,这样考虑: 我的价值观“活着就要改变世界”, 不会有公司要我。 因此我这辈子只能创业了。

34岁, 全国上下都在喊“万众创新”, 不知怎么创业居然成了潮流。 而我,创业依然没有成功。没有成功的好处, 就是还有机会选择。 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方向。 经过几个月的研究, 我决定这辈子从事教育相关的事儿。

选择教育

这样的经历, 连我自己都觉得不靠谱。

若每次决定, 都有一位睿智的老师带领我, 一定可以避免这么多的弯路。

也许是亲身经历了这么多的弯路, 让我亲身体验到, 睿智的老师的价值

因此我更坚信了“做教育”这个选择。

做哪个方向的教育呢?

正念方向

又经历了一年多的摸索, 我选择了教育的方向: “正念教育”。

这个方向,听起来很“不靠谱”。

正念是什么鬼?滚!

要给我洗脑?滚!

心灵鸡汤?滚!

会不会走火入魔?滚!

起源于佛教?不是宗教迷信么?滚!

每个人对自己深信不疑的东西, 都有一种坚固的信仰。

如果一个观念挑战了我们的固有观念, 心会紧张起来, 指挥我们迅速反驳。

我们甚至察觉不到, 自己反驳的原因, 无关观点的对错, 而是因为“这是我的观点, 我要誓死捍卫”。

我们极力证明自己是对的。因为我们的心, 感觉到不安全。

这就是为什么, 我们很难成长。

正念是一种练习, 这个练习的好处之一, 是让心安住。

一颗安住的心,会更包容, 更平和, 更淡定, 更大气。

姑且举个例子说明什么是“大气”。
昨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个消息, 寻找一个做餐饮的朋友, 希望他是“大气”的。大气到什么程度?公司做到海底捞那么成功, 或者快要破产了,甚至负债累累,都能平和的处事。

大气是装不出来的。 因为他需要一颗安住的心。 

一个大楼,地基不稳, 就很容易塌掉。为了让它不塌,我们在外墙加很多的支撑。 我们人的地基, 就是心。我们学的各种技巧,甚至各种伪装, 就是外墙的支撑。

正念是一种方法, 让心安住, 从而让我们稳固地基。地基稳固, 很多支撑就没有必要了。

我不是李老师

虽然我选择做“正念教育”, 但请不要叫我“李老师”。

为什么坚决不愿意被称为老师?

怎样才算是老师?

来看看佛教。佛教中的老师,称为“法师”。

以下文字来自《佛教常识答问》, 作者是赵朴初先生。

法师(Dhammqcariya)本是一种学位的称号,要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才能称法师,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称的。还有较高的学位,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Suttqcariya),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Vinayqcariya),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Abhidhammqcariya)。更高的是三藏法师(Tipiwakqcariya),是遍通经律论三藏者的学位,如唐代玄奘、义净都受到这个称号。

赵朴初先生提到, “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才堪称法师(佛教里的老师)。

可见佛教对“老师”资质要求, 主要有两点:

1. 自己明白(“通达佛法”)。一个人只有通达一项领域,并且触类旁通, 了解相关领域, 才敢说自己明白。

2. 懂得教(“能为人讲说”)。教是一门艺术。 能用浅显的语言讲出深邃的道理, 能洞察学生的特质,善巧的让学生产生共鸣。

不具备第一点的人, 会以讹传讹; 不具备第二点的人, 学生根本听不进。

结尾:请叫我李童鞋

我曾是个很不靠谱的人。

这些“不靠谱”的经历,让我有激情去分享, 以帮助其他人, 少走弯路。

虽然我很愿意分享, 但我还不具备做老师的资格。

因此,今天开始,请叫我“李童鞋”。

p.s. 公众号“正念成长”,是我分享正念相关内容的地方, 欢迎来坐坐。

p.s. 我的私人微信 leefurong , 欢迎来交流。

p.s. 欢迎打赏, 鼓励我继续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好, 我是李童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