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8~2019.1.24,一个偶然的契机,我参加了NEUE组织的为期一周的NEUE DESIGN TOUR TOKYO(东京设计游学计划),为了防止记忆随着时间渐渐淡忘,我决定趁热打铁总结下这次旅行的见闻,也希望这会是一个帮助我迈向优秀设计师的起点。下面我着重介绍下本次design tour最大的亮点——与设计师&主编近距离接触系列:三泽遥、中村至男、高田唯、idea杂志主编Nishi~
ps.关于这次design tour的主办方NEUE,于2018年成立,是一个聚焦设计领域的策展团队,此外也经营游学项目和线上商店等。本次东京design tour是NEUE design tour 系列的第一站,后续还会开放更多路线。对平面设计、公共设计、当代艺术与视觉文化等方向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关注一下他们的微信公众号:NEUE。(很赞的团队,忍不住想打个软广~)
好了,言归正传,开始游学精彩回顾咯~~
1. 三泽 遥
三泽遥说话声音柔柔的,甚至在和大家交流的时候,都喜欢往地面上看。不喜张扬,毫无架子,但是对于设计又很执着,是个内心细腻的女子。
这次我们在东京银座的ggg画廊有幸见到了本次展览的主创者——三泽遥。在三泽遥的讲述下,我了解到作品背后的初衷与不为人知的创作历程。
展品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以纸张为主角的系列。关于创作灵感,她说纸张一直都是“被使用者”的角色,无从选择自己的归宿,她想通过艺术的形式赋予纸张自由灵动的生命,让不同形状、材质的纸张变幻出无比丰富的形态。有木有觉得这个角度特别温暖?如果我只是单纯看这些作品,可能会先对作品的外在形式感到新奇,或是对其如何实现的原理感兴趣,直到听到三泽遥分享的设计初衷,才真正被作品背后的内涵打动。
三泽遥还是个敢于尝试新事物的人,为了创作更有趣的鱼缸,她先后选择过很多材料(3D打印、玻璃、石膏、丝线…)也设计过多种鱼缸的形态,虽然成功率不到30%,但最终呈现出的作品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效果——鱼儿竟然可以在水平面以上的球形缸里自由遨游。除了作品本身的美感和想象力外,我也很欣赏她在展示作品上的用心之处,不仅展示出了成功的作品,也展示了那些失败的作品,因为失败中也有收获、也有很多很好的idea,也能带给自己和别人启发吧。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她的很多创作最初并没有甲方的支持,完全是基于自发的兴趣,如果想去做一样东西,就会行动起来,而不是一味靠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机会。比如为上野动物园设计的导览地图,后来真的被上野动物园的理事看中,取得了后续的合作。她还说,这个展上的作品并非最终版本,因为她还想不断优化、哺育自己的作品。看似柔弱的外表下有一颗对设计如此虔诚并执着的心,不禁令人佩服。
最后补充一点小八卦,三泽遥是原研哉的学生,09年起在日本设计中心原设计研究所工作,14年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三泽设计研究室,是日本80后设计师中表现很突出的代表。我后来逛书店的时候还在《2017-JAGDA NEW DESIGNER AWARDS》上面看到了她的作品~~
2. 中村 至男
被我戏称为"中村直男"的中村先生,身上也有日本男子特有的绅士风格。而且保养简直超好,40多岁的人一点眼角纹都没有,后来才知道他喜欢游泳。看来坚持一项运动对保持颜值确实很重要。
中村先生的分享,是在浅草寺附近的book&design进行。下午,明媚的阳光洒进工作室,听着中村先生娓娓道来自己在设计领域一路走来的心得,欣赏他脑洞大开的作品,真真是一种享受。
中村先生在入行的早期,也经历过和许多新人一样的问题。1992年刚进入Sony Music公司时,每天流水线一般的设计,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设计到底是什么?一次偶然的契机,他的第一个脑洞作品“搬家”,被做成了成品。他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脑洞”是可以变成作品,分享与传播的。从那以后,他沿着“one idea in one design”的思路,不断尝试各种题材的平面设计。无论是3D还是2D,他的脑洞和视角之怪都让人啧啧称奇。我真是特别好奇,中村先生的脑洞怎么能开那么大!
在他展示的作品中,为小朋友设计的绘本系列,是呼声最高的。大家都很喜欢那些可爱的形象演绎的故事。我回国后还特意从网上买了已经在中国出版的《方块动物园》。这些作品,听说是中村先生做完初稿后,特别去幼儿园根据小朋友的反馈不断优化的。日本人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当我们问他,随着名气的增大,特别是获得了“龟仓雄策大赏”后,作品风格是否会被定型,不容易突破时,他自嘲自己好像很多年都没什么进步。但是他紧接着很认真地强调,自己一直在探索新的设计理念。现在的他,虽然也有灵感尽失的时候,但在设计之路的探索从未废止。
中村先生的坦率真诚,让整个分享的过程无比欢快,我也记住了这个愿意把自己的形象画在儿童绘本里的,希望被小朋友们喜爱的可爱帅大叔。
3.高田 唯
这次东京design tour的主策划龚奇骏说,去年在上海的高田唯潜水展,可以说是后续一系列活动得以开启的起点。从这个角度讲,高田唯老师也算是这次旅行的“红娘”了。
高老师当天穿了一件红色的纯棉卫衣,配合他帅气的发型和blingbling的大眼睛,整个人精神十足。我们先在他助手的介绍下,了解了活版印刷技术(这个部分我会在后面的工坊part展开)。而后就是和高老师面对面探讨他那怪异十足的作品了。
“新丑风”是一些业内人士给高田唯作品的定义,但我估计他本人是不愿意接受的,谁愿意自己的作品丑呢?我特意问过他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他告诉我是因为“有趣”。这种心态和勇气确实是很多刚入行的设计师不能有的。毕竟,反传统的设计,不仅可能不会被外界理解,还有可能被吐槽不懂审美,更不有趣。但他就是喜欢做自己认为好玩的设计,于是,光是为一个剧场设计广告,他都能用各种载体来实现——扑克牌、像素小人、红花油包装...真是个爱玩又叛逆的人。后来我们了解的高老师的父亲也是位很有名的设计师,高老师其实是个“设二代”,不知道和这个有多大关系。
在和高老师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他很喜欢用“合作”的方式设计。如果说中村的设计是源于脑洞,那么高田唯的设计,更多源于发现——发现这世界上有趣好玩的事,然后把它们放到自己的作品中。比如被嘲为“新丑风”的设计作品的来源,其实是上海街头的小广告。而他为长期合作伙伴 “STOCKISTS EXHIBITION”的平面设计,每一年都会有不一样的变化,或卡通风、或水墨风、或抽象风…都是因为当年他的新发现。
我还在高老师工作室发现了一副和龟仓雄策设计的东京奥运会海报很像的平面设计。两幅图对比下,你会发现,国旗中的圆点变成了一个笑脸。是的,这就是高田唯,一个喜欢改造原作,并延伸其设计内涵的设计师。
交流中,我们还问到了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与甲方的分歧怎么办,毕竟在国内给设计师如此大的空间去发挥实在不多见。他谈到了几点。1. 双向选择 2. 长期合作培养默契 3. 花时间沟通碰撞 4. 较长的准备周期 5.用心不辜负顾客的信任。可见,高老师不仅是个设计师,还是个很会经营客户关系的人呢,要不说他硬是凭着“新丑风”登上idea杂志特刊,获得龟仓雄策大赏的肯定呢?
好了,本次design tour的设计师系列就介绍到这里了,三位设计师虽然作品风格各异,但身上都有同样的笃定、谦虚与温暖。我想,相较于作品本身,他们自己才是更有趣的存在~因为热爱,所以设计!
4. Nishi
如果说高田唯是这次tour的红娘,那么idea杂志就是我能来参加这次活动的红娘。最初本来以各种现实的理由,想要放弃这次旅行。但就是那么凑巧,在活动截止当天,我无意中看到了idea杂志,当时只觉得似曾相识,在记忆库里搜寻了好久,才发现好像是高田唯登过它的封面。我鼓足勇气问了一个设计领域的牛人朋友,问她这个活动怎么样,她说你可以去看看。这才给了我信心决定参加这次活动。所以我对idea杂志,最初就有很强的亲切感。
Idea杂志主编Nishi短发大眼睛,表情丰富,是个很有亲和力的女孩。她为我们分享了idea杂志的发展历程。idea杂志的前身是一本叫《广告界》的杂志,这个杂志存在了15年,随着二战的爆发于1941年停刊。1953年7月,idea出版了第一期,意在为日本设计专业人士与爱好者介绍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经验。这期杂志的logo由日本享有盛名的龟仓雄策先生设计(也是1964东京奥运会logo的设计者),艺术总监则是大智浩先生。这位大智浩先生,本科是学电子工程的,毕业后才转为设计,他的作品风格虽然不是所有人都买账,但理科生素有的逻辑与条理让他的执行力很强。在idea杂志的官网上,可以看到它成立至今300多期的全部封面。从第301期开始,idea杂志更换了它的logo,变得更加有国际范儿,因为这次它在logo中加入了英文的idea。
idea杂志的受众多为一些平面设计师,据主编所言,虽然现在电子媒体(如手机、pad、电子书)越来越普及,但他们还是会坚持做纸质版,毕竟对于一个讲平面设计的刊物而言,不出纸质版于情于理都说不通。idea杂志作为一个老牌杂志,在当下也面临着流失年轻读者的挑战。Nishi特意提到了另外一本很吸引当下年轻人的设计类杂志MdN,这本杂志从封面上就可以看出来和idea 的分别,如果说idea是含蓄朴素的,那么MdN绝对是明媚张扬的。怪不得现在idea杂志在日本的受众多为30岁以上的人士呢?当听到idea当下的发展窘境,大家也都纷纷出谋划策,在加拿大上学的Jenny就对idea国际版很感兴趣。Nishi说未来的确有计划将一些精选内容做成国际版发布,也期望大家能多多支持。
无论是对于Idea杂志过往辉煌历史的回顾,还是对idea杂志当下发展困境的解读,Nishi始终是以坦诚的态度分享给我们。我相信,她一定可以带着Idea杂志,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