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在何方

很多朋友说,贾樟柯舍弃了自己得心应手的题材,选择了他并不擅长的故事,导演了一部不成功的片子。我不太懂得摄影和剪辑,也不懂音乐和画面。

我只是老老实实得观看了《山河故人》,然后哭得一塌糊涂。

我觉得这部片子讲述的不是故事,而是寓言,不是过去,而是未来。寓言不仅属于汾阳,山西,也属于中国,亚洲和世界。未来不是遥不可知的未来,而是迫在眉睫的未来。

它是昔日农业对当代工业的追问,是乡村对城镇的追问,是本土化对国际化的追问。是平等无差的人民对日益划分阶层的追问。是乡土故国对他乡他国的追问。是信息技术的进步对人伦血脉的追问。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问,一直在回答,从未被解决。是来出来,去处去,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还是成为必然存在的偶然存在者,被抛到世上。图穷匕见成为传说和故事。坐井观天成为历史和现实。

电影里的“我”是梁子,是张晋生,是沈涛,是到乐,也是未出镜的上海女人张晋生更名为杰克后的太太,出镜的邯郸女人梁子的媳妇,张艾嘉饰演的来自香港的离异女人,还是在汾阳生活了一辈子偶尔去沙河探亲访友的沈父,与更名为杰克的张晋生一样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卖煤者,梁子准备去和萨克斯坦的昔日挖煤好友。

这些所有的人,都是我。但我又是谁。定位我的是什么。是身份地位,是自我意识,是社会的评价?

1999年,梁子是一个挖煤工人,张晋生还不是煤老板,沈涛只是一个教数学的老师。

尽管职业有差别,但可以一起蹦迪,一同兜风。

大街上还是看得到浓浓的人情味,还是由当地保留至今的风俗和传统,哪些在岁月长河中早已变形的仪式,毫无实际意义的仪式,带给节日的欢愉,集体的狂欢。

风土人情,山河故人。

所谓风土是地理脉络,是地缘。所谓人情,是血脉人伦,是血缘。前者是地域性的确认,后者是宗族实的指征。地缘和血缘曾是人类自我认知和固着的基地,如同x轴和y轴确定了我是谁。

可是,农业社会迈入工业社会后,我再也不能被地缘所指认。我身上的地域性痕迹因迁徙而慢慢消失。

张晋生,生在晋,长在晋,但是落脚于沪,归根于澳大利亚。梁子也曾辗转于河北,又最终回乡。离开了的人,是真的离开了吗?没有。

张晋生始终是张晋生,而不是杰克。

回归的人,真的回来了吗?

到乐短暂的回乡,丝毫无法与故乡相融,因为故乡和他没有任何的关联。

这是什么时间起的变化。

地方仍是那个地方,但人已不再是那些人。

电影中出现的试管婴儿的梗,其实不是梗,而是可怕的隐喻。因为对越来越多的国际大都市的人而言,是没有故乡可言的,他们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

他们都是一个人,孤独的人。

拥有了全球视野后,失去的是什么?

回家,路在何方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家,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