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和认识之间的距离(对刘勰《文心雕龙》的一点小认识)

知识和认识之间的距离(对刘勰《文心雕龙》的一点小认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文心雕龙·知音》是刘勰文学批评论的一个专篇。“知音”的“知”是懂得的意思,“音”指音乐。“知音”即懂得音乐。

关于这个词,最令世人神往感动的莫过于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了。世人羡慕的不是伯牙的高超琴艺,而是羡慕他遇到了一个能听懂他琴声的人——钟子期。

刘勰用“知音”作篇名意为:文学作品也需要“知音”的鉴赏。这个专篇论述的就是如何进行文学批评的问题。

文学批评的问题实际就是创作者和读者之间通过作品为媒介进行交流的问题。更近一步,也可以说就是知识和认识之间的问题。

文学作品是我们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读者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或者说文学批评,就是对作品进行鉴赏、再加工,获得知识,提高认识的过程。

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创作者和读者之间以作品为媒介的交流,实质上需要处理好知识和认识之间的关系。

那么知识和认识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联系呢?

《文心雕龙·知音》篇首先就讲了“知实难逢”的问题。第一,通过多个历史实例来证明自古“文人相轻”,贵古贱今,知音难得。第二,论证了有形的器物容易验证考查,还会发生缪误,抽象的文情难于鉴定,“音实难知”。第三,提出“六观”之论,即六个考察评价文学作品的角度、方法,但是知易行难。

可见,无论从创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还是从读者在理解接受作品过程中的困难来看,还有从考察评价作品的方法角度来看,作品创作者和读者理解接受之间存在着极大的阻碍,也可以说知识和认识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那么两者之间存在距离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呢?

以刘勰的观点,这第一点就是“知音难逢”。首先,时人往往相轻,很难有知音。其次,要“贵古”者,即跨时代去理解一部作品,又会由于时代、社会坏境的不同,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下层基础还是上层建筑的不同,要真正的去理解一部跨时代的作品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第二点,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和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读者的期待视野的不同。有形的器物可视、可摸,鉴赏来也难免会出错,那么作为抽象思维表现的文学作品鉴赏来就更加困难了。

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们往往“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隅之解”。而要全面观察,广博观览就需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平理若衡”才行。所以要真正公正全面的评价一部作品是困难的。

另一方面,在方法的运用上,刘勰认为只要以“六观”之论依序做来,以流溯源是可以探究作品的真意的。但是只怕自己的认识鉴别能力不够,太过浅薄,有方法但也不能够充分运用,而不能达到鉴赏作品的目的。

再者,“俗监之迷者,深费浅售”,如庄周讥笑世人喜爱《折杨》,宋玉伤感听《阳春白雪》的人少了那样,弃难就易,弃雅就俗,不能真正的欣赏到好的作品。

从上述来看,这距离之间的障碍是不少的,那么如何一点一点尽力去消除这障碍,缩小这距离呢?

对于第一个障碍,超越的时代我们不能返回就只能照刘勰的观点那样,溯流而求源了。

对于当世的作品就要以“有容乃大”的胸怀,本着客观的原则,结合时代,结合作者实际来做出自己的认识。莫以个人好恶,带着情绪,还没有真正的读过作品就妄加评论。

这第二点才是更为重要要紧的一点,评论者固然改变不了作品的复杂性,但还是可以调整自己的期待视野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让自己更加充实广博才可以更有可能去接近作品复杂中的真正意图。

而在鉴赏的同时就是接受知识的时候,就是充实自己的时候。这样以后,就更加有能力去鉴赏别的作品,如此循环往复,鉴赏的作品多了,自己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那么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照刘勰提倡的“六观”之法去鉴赏作品,第一看文体的安排是否合适,第二看文辞布置的情况如何,第三看在文学继承发展方面做的如何,第四看奇正的表现方法运用的是否恰当,第五看运用事类合不合适,第六看作品的音律如何。这样以后弃俗就雅,鉴赏精品才能真正受到感染,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内在素养和鉴赏能力。

这样以后,消除了障碍,缩短了距离,知识和认识一点点的融为一体,既鉴赏了作品,又充实了自己的见识,这才是读书最基本的意义。

只要是读书就会接受知识,而没有认识只有知识还不如没有知识。

文学作品阅读的过程即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文学作品鉴赏的过程即是基于知识基础上的认识性发挥。

两者之间存在的距离即是如何调整自己,充实自己,来更好的做鉴赏的问题。以“六观”来做鉴赏的方法,削减知识和认识之间的距离,达到鉴赏的目的,发挥鉴赏对于读者或说是批评者的作用,这同样是读书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尽力消除知识和认识之间的障碍,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达到知识和认识的融合一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和认识之间的距离(对刘勰《文心雕龙》的一点小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