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看过Wachowski的三部作品:《黑客帝国》,《v字仇杀队》和《土星上升》。这三部电影的水准相差之大,犹如Wachowski从兄弟到姐弟到姐妹。
《黑客帝国》
距离最早看《黑客帝国》有十几年了。那时候觉得挺好看,画面精彩,又是一个勇者拯救世界的故事。两年前把这部老片重看了一遍,顿时震惊了,这并非只是一个拯救地球的俗套故事,影片中的很多细节当年完全没看懂,比如两颗药丸呈现的两个世界、史密斯探员的变异、先知的存在、车站的程序片段、救世主的轮回以及最后的结局。当时以为是一个皆大欢喜、人类再次胜利的结局,事实上人类是失败了,而且失败了很多次,这一次只是由于Neo的牺牲,换得两边世界的暂时并存。第一遍看《黑客帝国》的时候,已经是读大学之后,为什么那时候会看不懂呢?
全剧情节曲折,充满各种可能性,而并不显突兀;女主角英姿飒爽,男主角潇洒帅气,颜值均高;机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设定,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讨,给人回顾和思索的回味。
看了很多大片和高分电影,不得不说《黑客帝国》是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部,无论是剧情、思考、画面,还是男女主角,均无可挑剔,称之为跨世纪的巨作,并不为过。
据说《神经漫游者》和《零伯爵》这两本科幻小说是《黑客帝国》系列的原型。读的是中文译本,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理解问题,这两本书读下来觉得很累,别扭,虽然谈到了人工智能和脱离肉体的精神漫游,但跟《黑客帝国》里描述的人工智能统治的世界还有颇大的差距。
《V字仇杀队》
相对来说,《V字仇杀队》的场面没有《黑客帝国》那么宏大,大多数是小场景,一些日常镜头。哪怕是最后的大爆炸以及焰火,也还是比不上《黑客帝国》那么绚丽。
《V》的时代背景设定是一个虚拟的集权社会,反映的主题是对集权社会的反抗,因此本片的评价被抬到很高的角度。《V》可以跟反乌托邦的小说一起看,比如《1984》,《动物庄园》,《美丽新世界》等,更能理解其中的共性。小时候看到乌托邦,觉得那是多么完美的世界;长大了再看,乌托邦的漏洞之多,逻辑之混乱,已注定了它无法成功。
说到群体,比起乌托邦的全民皆智的描述,更愿意相信《乌合之众》- “一切集体,不管其成员如何,全都患有智力低下症。在群体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变得智力平平,在一般性问题上,40名院士的投票不会比40个卖水人所投的票更高明。我一点都不相信,如果只让有教养的和受过教育的人成为选民,受到谴责的普选的投票结果就会大为不同。”
事实上,V并没有那么崇高,他的目标也仅仅只是个人复仇,并非推翻集权统治;只是他的仇人正好是统治集团的首脑们,为了复仇,他必须打倒这些首脑,而这正好迎合了大众的需要。
剧中,普通群众被统治者不分昼夜的24小时洗脑,在恐惧下接受了集权统治;而艾薇也是在被V洗脑,用更残酷的方法,让她成为了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人;甚至可以说,如果V失败了,她是有潜力成为第二个V的。V最喜欢的是《基督山伯爵》,艾薇和海黛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她们是这两位复仇者的产物。只是艾薇更独立一些,离开了V,她一样能照顾自己;而海黛如果离开了基督山伯爵,只靠她自己是否还能很好的活下去,是个未知数。
本剧里时不时有一些有哲理的语句,诸如“能消灭身体,但消灭不了思想”,“人民不应该怕政府,政府应该怕人民”……这是讨巧的做法,电影上升了至少一个档次,是一部有内涵的电影,而不是那些空洞无物的好莱坞大片。
说到男女主角,由于女主角一直疲于奔命,样子是比较狼狈的,实在谈不上美丽和优雅;而男主角,虽然很优雅,但一直戴着面具,也无法知道是不是帅哥。有一个有趣的讨论是,既然男主角从头到尾戴着面具,那随便找一个演员来演就行了,何必一定要找大牌演员?事实上,戴着面具演的难度更大,因为没有了表情,需要通过语言、语气和肢体语言来表达更丰富的内涵。透过面具,观众能感受到V的修养和优雅,这是演员功底的体现。
一直觉得玫瑰这件事情没法解释。V在监狱里发现了遗书(这封遗书是怎么写成的很可疑),然后知道了玫瑰,并且想办法把这个稀有的品种培育了出来。但是验尸官并没有进过监狱,也没有可能看到过遗书,她是怎么知道玫瑰与V之间的联系的呢?为什么一看到玫瑰就知道是V?
遗书带给V的,是坚定了复仇的决心;带给艾薇的,是坚定了守护的决心。
大结局。V说:“只要第一轮射击杀不死我,你们就会死。”我的反应是 - V一定把敌人枪里的子弹换掉了;当枪口喷射出子弹,我的反应是 - V一定是发生了基因变异,不怕子弹,就像《死侍》一样。可是V被子弹打死了,只是临死前杀死了自己的仇人,并努力见到艾薇最后一面。
《土星上行》
若论场面的精美和宏大,《土星上升》当仁不让的是首选;只是再有气魄的宇宙宏图、再精美细腻的画面,也掩饰不了剧情空洞和逻辑混乱的硬伤。
说起来本剧的背景设定挺有吸引力,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个牧场,到一定的时间就会被收割;地球上一个刷马桶的女孩,由于DNA与去世的宇宙某个大家族的女王完全一致,突然之间被认定是新女王,地球是她的领地之一。女王原有3个孩子,为了遗产以及这个新女王,开始各种争夺。
剧情中有Wachowski兄弟(姑且认为是兄弟吧)喜欢的生死和轮回,基础设定也不算离谱;之所以被诟病太多,实在是情节的发展太过突兀,无法解释,比如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两个儿子的失败,以及莫名其妙的结局……剧本之烂,不少观众认为去论坛上求一个剧本,恐怕也要比这个强。
为什么本片会如此大失水准?或许篇幅是原因之一。《黑客帝国》用了3部才把故事讲清楚,第1部整个就是在做铺垫,解释故事的背景设定。如果强压成1部,恐怕《黑客帝国》也很难避免情节突兀的问题。反之,《土星上升》要是拉伸成3部,有足够的时间把前因后果解释得更充分,情节发展做更多的铺垫,是否会好很多?
另一个槽点是男女主角。男主角是否有狼人血统,对于主题来说,一点也不重要,那么为啥不能换一个帅一点的男主角呢?要是《黑客帝国》失去了基努里维斯,该失色多少呀。至于女主角,为啥不能找一个美一点的呢?既然是和女王的DNA完全一致,应该也继承了女王的美貌啊。
《土星上行》在剧情上的硬伤是致命的,导致这部影片的评价较低。假设像《黑客帝国》一样拍成3部,充实和完善背景设定和情节发展,换上帅气的男主角和美貌的女主角,甩掉溜冰鞋,再像《V》一样加入一些哲学的思考,能否成为一部佳作呢?只怕依然很难。
一部好电影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修修补补或许能让它上升一个档次,但难以成为一部杰作。至于那种惊世骇俗的跨世纪神作,它们有自己的生命力,已非单凭人力所能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