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梓瑜 59~65章

我说译老子

罗梓瑜

【摘要】《老子》又名《道德经》,相传为春秋老聃所作,成书年代当不晚于战国初,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本文主要阐述以下几点:名家对《老子》翻译的不妥之处、我翻译的内容及原因。

【关键词】老子、道、思想

一、名家翻译&我的翻译对比

第六十一章中“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下以取”指大国汇聚小国,“下而取”指小国见容于大国,但这里的“或”被名家翻译为“有时”,我认为应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的意思——天下太平,总需要有人做出退让。翻译成“有时”让人无从理解。

第六十二章中“虽有拱璧以先驷马”,名家翻译为纵然有进奉宝璧在先、驷马在后的礼仪”。我认为“拱璧以先驷马”是借代手法,实指某种礼仪,因此我译为“繁复的礼仪”。

二、我发现的翻译规律

译文不过讲究基本语意,文章思想,再加之修饰即可。说来容易,亲身体验一回方觉其中大有讲究。

译文的直译不可或缺,翻译《老子》对古汉语字词的掌握要求极高。不过《老子》作为哲学典籍,许多字词有特殊含义,可以使翻译更有章可循。

例如正,一般意为“端正”或“清静之道”。许多字词在本书中含义有限,如知,一般意为“智”“知道”。还有一些字词要特别注意准确翻译,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无为”。“无为”不是一般所说的“无所作为”,而是“无妄为”。若是翻译成“无所作为”,恐怕《老子》一书早就被曲解、抨击了。

另外,本书中的用词多需拆分引申才能理解,如五十九章中“早服”,“早”为“先”,“服”为“得”,即为“早做准备。   

 我认为在翻译过程中最困难的部分当是补充。

《老子》仅仅五千言,却有八十一章,涵盖了个人修身,治理国家,军事谋略等领域,因此文章都短小精悍,微言大义,免不得省略许多字词。为了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不得不补充许多语句。补充的总方针自然是紧扣文章思想,但另有两大原则,一是依据本句:如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翻译是必当补充“若”的内涵——煎小鱼不能多次翻动,治理大国也要安静无扰;二是依据上下文、全书:例如六十一章“大邦者下流”需要联系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因此完整说来应是“大国要像百川归附江海那样居于下流”。补充应是最能检验对书的理解的。

末尾删改缩放的工作难度出乎意料。

在句式上,长短整散,音韵和谐,翻译时断不可破坏了这种音韵美。例如五十六章两个排比,气势恢宏,翻译时最好也翻译成排比句,但不留斧凿之痕,着实考验人。

在内容上,《老子》一书通常有未说出的引申情况。例如第六十章说道“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既然说到百姓,自然应当提及天下,因此翻译出“好处同归于民,天下相安无事”。

在字词上,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借代,例如六十二章(详情见上)。

此次翻译《老子》使我受益良多,不仅大大提高了古汉语水平,而且加深了对本书的理解,受到了哲学的熏陶(看唐人街探案2的时候瑟瑟发抖)。

【参考文献】《老子译注》/贾德永译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2

你可能感兴趣的:(罗梓瑜 59~6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