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下古镇

古镇,一般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供集中居住的建筑群。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过度,这样的建筑群似乎到处可见。最出名的大抵要数乌镇了。

然而今天萌叔却要给大家介绍一座可能并不出名的古镇,就是萌叔家乡淮安市淮安区的河下古镇。

河下古镇_第1张图片
雨中河下老街

河下古镇虽不出名,但或许也正因如此,少了很多其他古镇那种浓烈的现代商业化的气息,更多的是古镇本身真实的年代感。

河下古镇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2500年以前,京杭运河开凿后,成为勾连南北的交通中枢,因而逐渐繁荣,至明清两代达到顶峰。因而河下现存整体面貌也保持着强烈的明清的建筑风格。

现今河下古镇南起古运河堤,北至近年重建的“御马头”,南北贯通全长约5公里。其间旁道杂支,街巷纵横,或通百年老号,或通古迹,或通世代民居……

河下古镇_第2张图片
河下古运河堤入口

从古运河堤涉阶而下,向北之行,便是青石板街,有的石板已经被来回的行人磨得很光滑。不同于其他古镇沿街尽是叫卖各种特产、纪念物,尽管米刻、麦芽糖、牛皮糖这些从成都的洛带古镇到福州的三坊七巷乃至杭州的南宋御街都有,甚至连叫卖的形式、店铺的样式、招揽顾客的动作都如出一辙。

沿河下古镇的青石板街行走,你绝难看到这样的景象。偶或一家包子铺、小卖铺,也只是为了服务周边居民的,虽然并没有什么特色,但却贵在真实不做作。你见到的更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居,或许也正因此他们不会为了作古,刻意拒绝一些现代化的措施,把所谓古老封存在冰冷的空间里展示给你,去刻意的逢迎你。

但你仍能感受到一股世代传承的年代感和真实的烟火气,在你脚下磨得发亮的青石板上;在两旁民居一片片木板拼凑的板搭门上;在透过窗子看到白头发老奶奶的听着得,装在木匣子里的收音机里;也在门口穿着背心,摇着蒲扇,躺在竹藤摇椅上的白胡子老头儿吞吐的云雾里;还在那个爬在家门口,结着嫩绿色小葫芦的葫芦藤上……

河下古镇_第3张图片
河下重建“御马头”端牌楼

如果你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样板式的古镇;厌倦充满喧嚣,叫卖着和千里之外,至只是你家门口超市里一样的商品的老街;厌倦了充满了尘封的死物,毫无烟火气的冷冰冰的民居建筑……或许河下古镇值得你花上半天的时间,由南至北的走一遍,体验一下穿越时光般的宁静。

你可能感兴趣的:(河下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