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梳理-秦汉时期

秦王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国力日渐强盛,采用远交近攻的方式将其它六国个个击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起一统天下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自“三皇五帝”中取两字,称皇帝,自称朕。由于秦朝徭役赋税繁重,人民苦不堪言,这一代王朝只持续了区区十五年便宣告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进咸阳,秦灭。

秦始皇的功过不再评说,通过影视剧也让我们对这个朝代有了不少的了解。丞相李斯,大太监赵高,公子扶苏,秦二世等都是顶熟悉的人物,虽然单拿出一个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这篇文章只说点,只做流水账似的梳理,毕竟每个点都是一个大坑。


去年看那时汉朝只看了前两本,没有坚持下来,现在也忘的差不多了。陈道明版的楚汉传奇也看过一部分,都没看全。我感觉充分了解一个朝代的历史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看历史有不同的维度。看完这本梳理类型的书籍之后还要每个朝代的去看。

这本书其实解决了我很多疑问,也丰富了我看待历史发展的角度,比如各个朝代的等级制度,我现在看过只有个初始的印象,等到看完整本书,我会根据这个维度去梳理一下。其实说白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也好,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罢,都是为了更好的统治老百姓。因为秦始皇采用的是法家思想,就是以法治国,你必须听我的,不听我有的是办法惩治你。结果十五年就遭到灭国,所以法家思想在以后的朝代中名义上不再受待见,但是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跟孔老夫子最初的思想时有差别的,他是融合了法家思想在内的新的儒学思想。毕竟儒家太强调民,忽视了君,君王是很难接受的。为了迎合统治者董仲舒把孔子的意思改造成天人感应,皇帝代表天道,任何人都要服从。变成了这种你要听我的,我是为了你好。同样都是为了让人民听话,听起来就比法家思想柔和多了。

楚汉之争,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佛教传入中国,司马迁史记等等,汉朝有太多我们熟悉的东西。

东汉中期之后,皇帝继位时大多年龄幼小。从汉和帝开始一连八个小皇帝,这种皇权低幼现象,形成了外戚和宦官控制朝政的局面,政治一片黑暗。皇帝年幼时一般由太后主持朝政,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处理朝政只能靠父兄。小皇帝自幼看姥爷舅舅眼色做人,长大后自然不甘心,一门心思要干掉他们。但满朝文武都是姥爷舅舅提拔上来的人,支使不动,只好靠身边的宦官。因此形成这样的特点,皇帝年幼,外戚掌权。皇上长大了,宦官掌权。就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在平定黄巾军的过程中,州郡的长官和地方豪强趁机扩充武装,集聚力量,最后一形成了袁绍曹操等一些势力强大的军阀。赤壁之战之后的十多年间,曹操刘备和孙权不断的扩大自己的统治区域。公元220年,曹丕废掉自己的小舅子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刘备孙权也先后称帝为王,就到了我们非常熟悉的三国时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知识梳理-秦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