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武则天

高阳台•武则天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高阳台•武则天】

叶子花儿,红白共闹, 碧山金露临盆。纵命东风,占得天下之春。翻手欲把苍生救, 覆手云 、持斧削根。小针心、金阙如烟,月总窥频。

胭脂面血痕新染,数石榴裙泪,比虎狼禽。夜夜笙歌 ,荒山野径林深。虫衔紫帐飞巢燕,觅仙庭 、 恨草长存。叹瓜藤、寥落行宫,无字碑尘。



第一次在“碧山金露临盆”的秋霜天看到”红白共闹”的叶子花,不禁想起客家人特有的风俗,白花代表男丁,红花则代表女孩。

也不禁想起武则天的那首《腊日宣诏幸上苑 / 催花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也不禁感叹“纵命东风,占得天下之春”,纵然你可以如此霸道命令百花齐放,却也管不住经历再多霜冻,依然艳丽的叶子花,想秋时绽放就绽。

这位叫嚣着“翻手可杀万民,覆手可救苍生,这便是大权只要大权在握,朕即天下”的女王虽能“翻手欲把苍生救”, 却犯下了“覆手云 、持斧削根”的恐怖杀婴行为。

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在安定思公主出生后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望,怜爱并逗弄公主玩,王皇后走出去后,武则天趁没人将女孩掐死,又盖上被子掩饰。正好李治来到,武则天假装欢笑,打开被子一同看孩子,发现女儿已经死了,武则天啼哭。问身边的人是怎么回事,身边的人都说:“皇后刚刚来过这里。”李治勃然大怒,说道:“皇后杀了我的女儿!”武则天于是哭泣着数落王皇后的罪过。王皇后无法解释清楚,李治便只能“废王立武“(百度)

有的史学家认为“虎毒不吃仔”,倾向于认为是王皇后对襁褓中的婴儿下毒手,而我个人觉得这位能喊出“欲成大事者,至亲皆可杀!”的变态狂便是货真价实的杀人凶手。即便“小针心”,心思再缜密也留下蛛丝马迹;即便“金阙【què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如烟”般高耸难入,却“月总窥频”时,哪怕没有找到人证,却总有天知地知,何况宫中人多嘴杂,总有泄密之人。

不用太深奥,只要反推公主被杀后是谁获利最多便有最大的动机,福尔摩斯的逻辑推理不就是这样排除和寻找嫌疑犯的吗?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雄性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的杀婴(尤其是其他雄性的婴儿)行为较为常见。一般这种恶劣行为被视为能迫使雌性更快进入下一轮的生育期,毕竟处于哺乳期的婴儿会抑制母亲的排卵。

可是,身为母亲居然能够对活生生的女婴下得了如此毒手,则枉为亲生母亲,也实属罕见,堪“比虎狼禽”!

只是不知,如此豺狼式的母亲每每对镜梳妆时,可曾有丝毫的悔意?假如她面前的是一面魔镜,一定会显示出“胭脂面血痕新染”!

说什么“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诗《如意娘》),就开箱数“数石榴裙泪”,看看这位“比虎狼禽”还凶狠的女人是否在裙上留有泪痕?若真的能流泪,流的也该是鳄鱼那种假惺惺的泪罢了。

只是不知,如此豺狼式的母亲在“夜夜笙歌” 时,可曾会记得那个埋在冷清清的“荒山野径林深”中的小公主?哪怕有那么一丁点的怜悯?

这样凶狠毒辣的母亲最后下场如何呢?据《新唐书》中记载“自是太后常御紫宸殿,施惨紫帐临朝。”即便最终成为了人上人,可是终难敌时间这一公平使者的魔力,落得个“虫衔紫帐飞巢燕”,“觅仙庭 ”无果,只能和凡夫俗子一样“恨草长存”于墓地的下场。

可想而知,这种玩人命以掌心的毒妇,最终只能落得个血脉相争,“瓜藤寥落行宫”的下场。瓜藤取自武则天儿子李贤诗《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只希望世上只有一座落满灰尘的“无字碑”,如实记录着那个弑血如狼,连亲生孩子都不放过的女魔头!


备注:

1、此词押中华新韵。

2、照片摄自深圳较场尾民宿。

3、以上的解读是在写诗时的所思所想,事后再回味可能又有新的启示,而且每个人理解的角度不同,可以从多个出发点进行解读,或许这正是仿古诗词的魅力所在。

4、以诗词言志,以诗词写史,记录生活的痕迹,见证蜕变的年代。

5、诗人华兹华斯有言:“我相信我的诗歌之使命便是安慰受苦者;使开心的人的更加快乐,好让白天的阳光更明媚;教导年幼者及各年龄层有仁爱之心的人学会真正地观察、思考和感受,让他们在行动和心灵上更有德性。这就是它们的职责,我相信在我们作古多年后,它们仍会忠实地完成这个使命。”——以此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阳台•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