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95+W10

先总结一下读本书前半段的效果。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记录时间的开销,争取每天一记录,有时候当天忘记,要两三天之后才能想起来,就凭借印象补上两三项内容。在用了UTIME之后,效率上有所提高,对于手机的依赖有所减弱。这与书中介绍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在继续完善和反思中。其中有两个不足之处:书中要列出任务清单,我所列的任务是几天内需要完成的,并没有具体到每天,而且除了工作的任务之外,其他时间没有具体划分,只是整体把握,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效果感。对于时间的控制,有助于睡眠,延迟满足的说法会让自己放下对轻松的依赖,对于自己心态的调整,也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书中反复提到的,你不是孤独的,让我觉得自己对自己的不满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把时间当作朋友的后半部分,对于看惯了前面故事来说理的文科思维,有点不习惯,零碎,不系统。但其中不乏一些看起来很明显,在平时的生活中又并不思考的观点。

一对记笔记的方法的介绍。

图片发自App

在记笔记的时候,可以借助一些符号来简化书写,例如[ ]方括号标注为要做的事,( )圆括号标注为指派给他人的事情,* 星号标注为重要的事情,? 问号标注为下一步要研究或是询问的事情。我个人常用的是一些逻辑符号:->,用来表示因果,或者顺序<、>、≤、≥=、≈、≠,可以用来表示各种比较关系,、——,可以用来表示例子{,可以用来表示分类或者列表。

二对于成功学的介绍,他是运用经济学正态分布的理论解释的,这个是我的盲点,也大概没看太明白。结论是“人人都能成功”明显是荒谬的对于这个道理,我也懂。但是对生活意义的思考我看懂了。对成功的定义每个人都有所不同,他认为“幸福是一种比较。更有人戏谑到,对一个男人来讲,幸福就是自己的收入总是比妹夫的收入多20%。”因此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运用心智获得的解放可能会让你更加强大。所给出的方法是“标记出并优先实施那些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欢乐和幸福的行动方案。”

顺便说一句,这里面的专业术语有点多。他对坚持就会成功的说法是否定的。然后又转变到这个内容,“如果你想改变你的世界,改变你的生活,首先就应改变你自己。”我本来还以为他对这个观念是赞同的,其实论述了半天是反对的。他认为这是一种逻辑混乱,我差点就以为牧师的话是对的呢,从改变自己开始。然后他说态度也不决定一切。我承认我的世界观在颠覆的途中。之后又用很多类似于程序员的代码的英文单词在做某种解释,这是在活学活用么。他认为努力在决定成功中并不重要,出身和运气也有很大比重。“每个人都面临着自身一定的局限,而现实又是“资源不仅稀缺,并且分布很不均匀”。然后,他竟然用埃克斯轴跟瓦爱轴来解释,为什么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点点的差距是平时积累不够的表现。他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我们不应该被人鼓励了才去努力。努力是应当的。无论有没有人鼓励,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努力——当然,在任何努力之前应该先确定目标是否现实。有些人与众不同,他们不仅一贯努力,并且其分外努力的原因来自于他们认真的观察和清楚的思考:最终的困难远比想象中的更加困难。”这个逻辑我表示有点费解。

三是人脉。这个话题有点俗,但也很值得思考。“生活中总是只有少数人是大多数人想要结交的朋友。但是同样基于种种原因,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那些少数的人是如何理解他们大多数人的行为的。”“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他们的所谓“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交换关系””他说的内容非常现实,现实到我们都不敢正视,而有不得不承认。在前面,他也说到了交换的问题,这或许就是最本质最让人不自觉的话题了。“后来,我开始怀疑,雷锋的领导是否太白痴,因为他没有给自己的下属分配足够的工作。——这是那天晚上与我来讲非常惊喜的一件事儿,因为我发现我正在独立思考”。这个三观,我有点被毁的感觉,脑洞真大啊。

四是对于工作效率,停止自卑,克服什么什么就好了的假设等多项的论述,有点长辈的影子,比如不要浪费时间证明自己,不要停止帮助别人,不要减少与家庭成员接触的时间,不要睡眠不足,不要迟到,要提前准备,把各种因素考虑进去。做事要有耐心,这部分就比较零碎了。

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内涵的方法论,以及对现实的真实看法,还有一些让人心平气和地接受现状的思考,是本温故知新的书。

2017.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时间当作朋友+95+W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