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项目,不是一个人的朝圣

你还以为走路是世上最简单的事情呢?只不过是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但我一直很惊讶 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有多困难。——《一个人的朝圣》

全文共910字,消化约5分钟。

观点丨项目,不是一个人的朝圣_第1张图片

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

6月7~9日三天,公司组织京西古道33公里的野外徒步素质拓展,首先让我想到的就是上面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

这是关于信仰与坚持的故事,但最大的不同在于,哈罗德是一个人的朝圣,而外包大师团队是一群人的坚持。

观点丨项目,不是一个人的朝圣_第2张图片

三天野外负重徒步,对于久坐办公室的我们确实是一场不小的挑战,很多人可能最初并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生理准备,甚至穿着板鞋、篮球鞋、背着单肩包就上路了。

可以想象,很多人路上肯定吃了不少苦头,当然也包括我自己。甚至到了最后,全凭一口仙气吊着,直到看见能把我们拉回市区的大巴,简直不能自已。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最原始的风景,呼吸了最新鲜的空气,也体会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看到古道上碗口大小的马蹄印,感受着经年累月的历史沧桑。对我来说,这确实是一次很好的团建活动。

观点丨项目,不是一个人的朝圣_第3张图片

回归了自然,也锻炼了身体,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团队凝聚力。很多人都在挑战自己的体能极限,最难能可贵的是,每个人在这场活动中都坚持下来。

除了自我的鞭策、路线的及时调整等,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团队荣誉感,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需要共同的坚持。每个团队成员又各有所长,体质好的帮扶体质差的,有徒步经验的帮助没有经验的等等,就像是木桶理论一样,决定团队能走最远的不是体质最好的那个,而是体质稍差的的队友,所以需要齐心协力。

观点丨项目,不是一个人的朝圣_第4张图片

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作战,团建拉练亦是如此,放在工作中也是一样。

在项目管理中,一个项目团队要有产品、设计、开发、测试和运维等各个不同角色的岗位,而项目经理就是这个团队的组织者和协调者。项目经理需要了解每个团队成员的优势劣势,尽最大可能的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潜能,或者激发团队成员自己发挥潜能,提高团队的自组织性,只有将资源都协同起来,项目才有可能成功。

每一个项目的成败,都不是一个人的能力所致,而是成员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就像是这场徒步,如若是一人负重前行,怕是三天很难坚持下来。

所以,项目不是一个人的朝圣,而是一群人的坚持。

如有问题,欢迎在官方微信公众号留言,微信公众号搜索“外包大师”点击关注即可。

观点丨项目,不是一个人的朝圣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点丨项目,不是一个人的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