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验的疆界》有感

读《经验的疆界》有感_第1张图片

本书的作者詹姆斯-马奇,是世界排名第二的管理学大师,排名第一是20世纪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家德鲁克,排在第三位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詹姆斯-马奇是一个跨学科的通才,涉猎范围极广,包括组织心理学、行为经济学、领导、计算机仿真、统计学等等。此外,他还制作过纪录片、出过诗集,是一个兴趣广泛的学者。

在本书中,詹姆斯-马奇的跨学科的知识和思维琳琅满目,令人赞叹,虽然有的地方读不懂,但收获颇多。在井里爬高了多尺,天空更加开阔。

读《经验的疆界》有感_第2张图片

爱上经典

这本书读起来不轻松,像钻研教科书,有的地方晦涩难懂,但读完觉得前面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骨头虽硬,但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读完很想再继续研读这类科学洗脑的经典书籍。在这本书里,处处可见时间源头的观点,很多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事情,站在时间源头,追根溯源,原来它是这么来的。它跨学科的宏大的角度刷新了我的认知,它严谨而客观的呈现让我看到真正的治学态度,当然,最让我兴奋和喜欢的是全书的核心观点(我以为),它刷新了我对世界的认识,也解了我心中对于很多事情的虚无和焦虑感,让我可以更坦然地面对这个世界:很多事情并不一定非要指向行动,故事、模型、审美本身就是意义,和行动同样重要。对于经验,也是如此。

主要内容

从经验中学习是追求智慧的一个方面,本书承认从经验中学习有好处,但主要探究从经验中学习存在哪些问题。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书的局限,没有考虑的问题以及本书的关注点、组织学习的研究历史等,为后面章节打下基础背景。

人类从经验中学习,有两种模式,一是通过复制成功而学习,也陈“低智学习”,是指在不求理解因果结构的情况下复制与成功相连的行动;二是通过故事和模型来学习,也称“高智学习”,它是通过理清事物的因果关系,并用叙事(自然语言)、模型(符号语言)或者理论阐述,以总结经验。两种模式都存在问题。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作者引用了大量的跨学科的研究、理论,严谨地论证,并给出现存的改善问题的策略。

通过复制、故事或模型学习本身会抑制新事物的产生,但不会将新事物斩尽杀绝,相反,过程中也会促进新事物产生。在第四章里,作者对此进行了论证听探讨了适合新事物产生的流程和策略。

智慧一般包括两个要素:有效地适应环境和优雅地诠释经验。两者是平行的,同等重要。人类需要适应环境来彰显智慧,也需要故事、模型、审美本身来彰显智慧。在最后一章里,作者对全书进行了总结,主要给出了经验学习的四个一般结论、经验的三个特征(造成经验学习存在问题)、经验与人类智慧等。前面读不懂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找到安慰。

时间源头

世界本来什么也没有,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很多事物,比如语言、比如根据经验创建的故事、模型、神话。

作者站的角度挺宏大的,一般我们看一个人物的人物传记,对一个人的评价,或者形成某种一致的价值观,我们站在低处,身处其中,思维、视野是很窄了,还以为自己掌握了世界的真理。而作者跳出来,有跨学科的视野,把来龙去脉说清楚,一下子就明白了,一个故事、模型从一开始的根来说就是不完善的、有问题的,后面习惯性地成为标准、一致的立场。

  • 所谓贴标签

平时我们会说这个人是高尚的,卑鄙的,外向的,内向的,这是我之前理解的贴标签,就是主观评价,给对方放在一个范围里,在本书里,我意识到,贴标签远比我想象的要多。

实际上,贴标签与其说是进行解释,不如说是承认缺乏理解,或者说是放上一个占位符,留待进一步研究。在心理学故事中,“人格”经常被人用作标签贴在一些理解不了的东西上,也就是不能解释的变异上。在社会学和人类学故事中,“文化”也起着类似的作用,就像政治学中的“权力”、经济学中的“效用”、进化生物学中的“突变”一样。在大众故事中,“人性”有着类似的作用。这样的标签,在让故事灵活地拟合经验的同时,还让故事显得很有真实感。有了这样的标签,就比较容易创作具有事后解释力,但没有什么预测力,也没有什么指导作用的故事。

从来没觉得这些词语是贴标签,细细一想,的确是这样,人们如果不理解一个事情,就给他起一个名字。

  • 人类创造的的神话

历史是复杂的,人类将经验总结成故事,有关组织经验的故事受到一类独特主题的深刻影响,这类主题称作神话。在《美国英语传统辞典》中,这样定义神话:

“任何通过具体化一个民族的文化理想或者表达一个民族共同深深体验到的情绪情感来取悦这个民族的或真实或虚构的故事、重复出现的主题或者性格类型。”

我们生活在这些这些神话的世界中。作者总结了有关经验的四种神话主题:

  • 理性神话:

人类遵循结果逻辑采取行动、为行为辩护,人类精神由此得到明确表达。行动是做选择,作选择要遵循结果逻辑。

理性神话遍布公共领域的管理故事和模型,也遍布私人领域的鼓励故事和模型。

我的理解是,人们在行动和作选择时,会考虑这样会不会带来好结果。出了结果以后,也会根据结果去总结模型。

  • 层级神话

问题可以分解成一层一层的子问题,行动可以分解成一层一层的子行动。组织采用层级结构并用层级方式解决问题,依赖的基础就是层级神话。采用层级方式解决问题,就是把任务逐层分接下去,各部门平行开工,然后把成果逐层整合上去。

这个比较好理解,在企业里,组织是一层一层分下去的,责任也一层一层下去,这个在世界刚开始并没有,不过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我们就觉得是理所当然,追根溯源,是源于层级神话。

  • 领导者个人举足轻重神话

任何历史故事要想有意义,都必须和伟人扯上关系;组织历史是组织领导者根据个人意愿创造的。在典型的组织故事或模型中,个人行动被视作组织历史的基本构建。历史是人创造的,是重大人物相互斗争、相互作用的结果。组织历史的重大发展应该归因于非凡的人类行动和能力,也就是领导者各人的行动和能力。

就像有关军队沉浮的故事变成了将军有无能力的故事一样,有关商业公司兴衰的故事变成了有关CEO有无远见的故事。

这段也很好理解,我们的确有这种倾向,一个商业公司成功了,我们会说这个CEO厉害,而自己所在的集体和周围的集体比较,的确领导人的作用挺大的,对一个集体有主导作用。比如和君说,一个班长什么样,那个班级就是什么样。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事情,追根溯源,总结出来,我觉得这叫清醒。

  • 历史有效神话

历史遵循的路线,通向唯一的平衡,这个唯一均衡由先前条件和竞争共同决定。很多人强调市场竞争是商业公司的自然选择机制,他们之所以这样强调,就是因为相信历史有效。历史有效的基本观点是:历史青睐哪些符合环境的个人、组织、形式、实务和信念;竞争会确保历史的有效性;能够生存下来,就说明与环境要求的匹配度较高。

领导者个人举足轻重神话与历史有效神话显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但是人类故事讲述的一个常见特点就是,结合相互冲突的熟悉主题。

这个并不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但我们也了解,就是历史有他的规律,优胜劣汰,适应者生活,不适应者淘汰,这和前面说的归功于领导者有些冲突,但个人觉得也没有完全冲突,领导人给的决策其实也是选对了策略,顺应了环境和历史的发展规律。

当然人类还有其他神话,作者写到其中就有与上面四大神话完全相反的。

理性神话————个体不是遵循结果逻辑,而是把情境与身份要求匹配起来。(没太懂,过程也很重要的意思的吗)

层级神话————非层级网络主题,复杂的联系网络把组织中的个人连接起来。(我想到的是现在的扁平化管理)

领导者神话————复杂性主题,历史是由多个个人的行动的复杂结合创造的。(这样说似乎也不无道理,蝴蝶效应,多个个人都对历史产生大的影响,但我似乎倾向于个别大人物的影响,比如皇上颁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之后的历史影响太大了,对于一个组织也是。领导选对了人、战略、方向,组织的发展才能往正确方向走。)

历史神话————历史无效,适应是缓慢的,具有多重均衡(没太懂)

最后作者总结到这些神话的下面有一个更大的神话(可见作者站的高度和视野):

人类举足轻重,也就是,人类可以通过个体的或集体的指挥行动影响历史进程,让历史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这个观点说的很明白通透,一下就明白且被吸引,但这似乎与上面的历史神话相违背。我认为历史有它的规律,人类的智慧就是顺应规律,作出正确的选择,从而胜出。

  • 关于由智慧的两个要素引出的真、正义、美

智慧的两个要素,第一个是有效地适应环境。第二个是,优雅地诠释经验。在刚开始读本书时,我认为第二个也是为了为第一个服务的,通过故事、模型诠释以后,总结经验,为更好适应环境服务。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两者是平行的,同等重要。人类需要适应环境来彰显智慧,也需要故事、模型、审美本来来彰显智慧。

因为“世界太复杂,经验太贫乏”,“在现实生活中,真相是模糊的。人们口中所谓的真相,不过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看法”,也有时候故事会受到当时政治的影响,过一段时间就变了,经验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薄弱的。

既然经验故事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世界真相,那么为什么需要它们呢?作者讲到,经验故事构建了一种社会规范、框架、道义,人们在这种框架里达成共识,可以相互交流。整个社会有统一的正义,人们对共公正的要素以及个人和社会的责任达成广泛的共识。高智学习产生的故事和模型,是获得这种共识的工具。它们促进信念的社会趋同,提高个人和社会对智慧的信心。

美、真理、正义是相互独立的美德,但是美学价值并不比真理价值和正义价值小。能够用美丽的故事讲述组织生活,就是赋予组织生活以价值。想法就是艺术品。

观念刷新

  • 从经验中学习不一定带来改进

实际上这是一条浅显易懂的道理,但我们日常生活中却常常忘记。这抹杀了我们的很多可能性,需要我在平时生活中反思和刻意注意的。

我认为对于个人来说,要做的是要知道足够多的经验,而且是已经盖棺定论的经验,以及一些失败的案例(以为的那个导致成功的也导致了失败,那就是随机变异,不能用了作为成功的经验复制),才能在个人的人生中作出更好的决定。所以不能听一家之言,不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自以为是、坐井观天,不能只听能印证自己观点的话,要多读书,增加样本量,读各类,跨学科的,使选项之间存在差异,学会证伪的思想,这样过滤掉随机变量。才能更有可能找到最优解。

  • 成功也许不是因为做对了事

决定组织命运的因素,很多(但可能并非全部)不由组织掌控。组织群和个体组织能够生存下来,应该部分是因为拥有适应智慧。生存是没有保障的事情。......绝大多数组织只能存货相对较短的时间。从那个标准来看,并非所有的组织都拥有适应智慧,甚至是并非一般的组织都拥有适应智慧。

一般认为胜者是因为它用自己的智慧做对了事,就从它的成功经验学习。而作者的意思是决定成功还是失败的因素很多,有可能只是偶然做对了事,巧了。所以,并不能据此得出经验。我自己的看法是,一个组织在特定的时期做了对的事情,往往是领导人的洞察力和直觉,或者说能力。后面跟不上了是因为领导人战略不对?

  • 摒弃固化的权威标准答案的思想

从小的教育总是告诉我们标准答案,我潜意识里觉得现在已经认可的公理、框架、好的作家写出的故事肯定是正确的,我只要懂得和努力去发掘就好了。我常常不自信,总是向权威的标准答案靠,或者说过于自信,认为书中提到的能用自己的认知和经验证明的框架就是正确的,也从书中找到依靠,原来自己是正确的。而本节作者客观展示的方法,展示了不同意见,令人醍醐灌顶。

  • 胜任力陷阱

因为练习效应的存在,所以通过复制成功寻找最佳选项容易出现问题。这个问题被称作“胜任力陷阱”。

假设某项活动的绩效是由这项活动的潜力和在这项活动上的胜任力共同决定的,潜力是固定的,胜任力是变化的。一般而言,胜任力起初较低,但随着练习而提高。极有可能,一个潜力较低的选项会因为学习者比较擅长而胜过一个潜力较高的选项。组织经常会面临一种选择:一个是老做法(或流程、形式),缺点较多,但是用顺手了;另外一个新做法,优点较多,但是不大会用。

  • 风险偏好

人们有规避风险的倾向。对于这个结果,有几种解释,

一个标准解释是,金钱的边际效用递减,所以确定选项的期望效用大于不确定选项的期望效用。

更一般的是,经典理性选择理论把“风险偏好”简单地定义为“金钱效用曲线的任何非线性特征”。

环境的影响。人们在面对收益时是风险厌恶的;在面对损失时是风险偏好的。两个特例是在小概率事件里。如果一个正面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很小,人们会因为小而没有尽全力,从而使其概率更小,比如科学研究,出成果的几率很小,所以人们就倾向于放弃高度敬业和积极投入,无意识地规避风险,这样导致出成果的概率更小。如果一个负面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人们会倾向于忘记它,因为粗心大意,结果却使其概率增加。比如核电厂的核事故。由于其发生概率很低,人们会低估其发生可能性,而变得粗心大意,无意识的寻求风险,进而使事件的概率增加。

这个在现实生活中挺有警示意义的,我们自身会不会不自觉地在面对收益时规避风险而丧失了机会,使成功的几率降低。或者在面对损失时就敢于寻求风险,成为风险偏好了(即使我们都非常讨厌那个风险,但是觉得概率低就忽视。)

也就是说,如果有收益,我们倾向于去拿收益而规避风险;如果损失的概率很低,我们会自动忽略损失,愿意冒险,变成了风险偏好。

  • 招聘的面试可能降低而非提高人事决策的有效性

直接经验的鲜活性往往会导致个体把直接经验看得过度重于很多个体的聚合经验。

直接经验在人事决策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误导性。很多组织在招聘选拔中经常使用个人陈述或者个人免谈等技术。系统而言,这样的直接经验给人的震撼超过了提供的信息应该有的样子,因此往往被赋予过高的权重。结果,个人陈述,例如介绍自己的工作,更有可能降低而非提高人事决策的有效性。

  • 新事物是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的?

复制成功导致选择趋于稳定以及建构故事和模型学习都会导致新事物难以存活,但是新事物还是会不断出现,是为什么呢?

在组织中,高效适应通过三种方式制造有利于新事物产生的条件:

1、组织宽裕,组织发展好了有余钱用来搞创新。新事物(大部分新事物都是愚蠢的)是宽裕的副产品,而宽裕是高效适应的副产品。

2、管理者狂妄自大。管理者通过高效适应成功了,就盲目自信,把更多钱放在创新上。新事物是管理者狂妄自大的副产品,而管理者狂妄自大是高校选拔管理者的副产品。

3、对新想法过度乐观。因为对新事物不了解,就会过度乐观。“乐观偏见待见新事物,因为新事物的不确定性让新事物更容易陷入乐观主义幻想。”

此外,适应过程也许还有其他方法帮助供养而非消灭新事物产生机制。比如,乌托邦智慧,这种智慧是和理性智慧相反的,它信仰假设模型与现实情境的拟合,看好抽象思考产生新的事物。乌托邦智慧是通过 搭乘 一个经常且明显成功的属性而存活,因为两者在认识上、社会上紧密相联、无法轻易分开,而且历史的因果结构具有复杂性。

在绝大多数案例中,运用智慧拒绝新想法事后都被证明是明智的。

总结

虽然还有很多没读懂,但收获很多,感谢陆莹的赠书,让我看到这样一本好书,让我有勇气去钻研一本难懂的经典。

后记

写完读书笔记,对本书还是云里雾里,因为全书的逻辑和框架没有理解,听了陆莹的分享,明白了。醍醐灌顶,貌似知了,接下来就是行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经验的疆界》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