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余秋雨:文化苦旅并不苦--14.宁古塔

背景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读余秋雨,有的只是一种苦涩的无奈。

【连载】余秋雨:文化苦旅并不苦--14.宁古塔_第1张图片

宁古塔辖界在顺治年间十分广大,哈尔滨以南、以东皆归其统。随着设厅,疆土逐渐减少。作为国防重镇的宁古塔,是向朝廷提供八旗兵源和向戍边部队输送物资的重要根据地,也是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东北各族向朝廷进贡礼品的转收点,因此宁古塔与盛京齐名。

宁古塔为古地名,约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范围大概是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靠日本海,旧属吉林管辖。满语数之六为宁古,塔为个,所以宁古塔的意思是“六个”。

【连载】余秋雨:文化苦旅并不苦--14.宁古塔_第2张图片

相传昔有兄弟六个,各占一方,满洲称六为宁古,个为塔,其言宁古塔,犹华言六个也。

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他们当中有抗清名将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文人金圣叹家属;著名诗人吴兆骞;思想家吕留良家属等等。他们的到来,传播了中原文化,使南北两方人民的文化交流得以沟通。流民的涌入改变了当地以渔猎为主的原始生活方式,教他们种植稷、麦、粟、烟叶,采集人参和蜂蜜,使农业耕作得到发展。


浅析

流放源于那个朝代,清帝龙颜大怒,一声“流放宁古塔”,有罪之人便踏上流放之路,走向宁古塔。

【连载】余秋雨:文化苦旅并不苦--14.宁古塔_第3张图片

“流放宁古塔”意义“深远”,一是为惩恶扬善,让罪犯到关外自思、自省、自悔,背井离乡,受尽磨难,接受风沙的洗涤。二是为建设清皇族老家。宁古塔是满族的发源地,是清皇族的老家,让罪犯来老家改造,为老家“增砖添瓦”,以彰显祖上荣耀。

流放之途真是太艰辛,多少人死在途中不得而知,道上的幽幽白骨似在诉说万千冤屈。“美女多塞北,才子半辽原”多少才子佳人在东北长眠,他们的到来为宁古塔带来了文化气息,带来了文明,流放者很多都是含不白之冤的文人志士。他们在经历了剧烈的创痛与无情的挤压之后,在陌生而荒芜的土地上重拾生活的欲念,他们开始吟诗,开始传递友情,开始拂去心灵的尘垢与阴霾,继而他们教书,他们传授佛法,他们教授耕作与商贾之法,以强烈的实证意识进行着文化的考察,全方位地推动着这块土地走向文明。最终,他们由可怜的流放者变为可敬的拓荒者。生命因苦难屈辱而蜕变,生命因播扬文明的火种而高贵。

尽管流放这种人生际遇给文人志士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余先生在“流放”途中用具体事例铺陈、渲染,满腹满腔的冤屈、漫漫无际的孤单,并没有让流放的生命放慢或停止执着前行的步履,生命的长度、韧度、硬度以及由此带来的文明的艰难进化,这份由苦难而滋生的高贵,是余先生此次“流放之旅”双目聚焦之点。因了这种轻重取舍,使“流放之旅”走离了一般性的唏嘘喟叹,在完成对文化灵魂由流放到复苏的探访的同时,闪烁着不灭的理性光芒。

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凭着这种高贵,让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上吟诗作赋,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的心头冰雪,继而用屈辱之身点燃文明的火种,义无反顾,一代又一代。

先生站在宁古塔,举目四顾,低头向远年的灵魂祭奠,为苦难中的高贵灵魂!


感悟

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

【连载】余秋雨:文化苦旅并不苦--14.宁古塔_第4张图片

凭借这种高贵,我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凭借这种高贵,我们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凭借这种高贵,我们可以在苦中作乐。

有很多人去过宁古塔,然而那里最常见的是那些被流放的人。那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折磨,更是心灵上的摧残。

他们的忠心换来的是被贬,他们的改革换来的是流放,在清朝,君王视汉人为草夫,一旦引起不满就会被流放,最害怕的是祸连九族,不管是不是认识,熟不熟都要受罪,一行队伍百十余号人就上路了,他们身无分文,然而还没有到达流放的地点,就死了一大半,没有人会可怜他们,因为他们“一文不值”,在去的路上则会结交一些“患友”,他们的友谊会日益坚固。

灾难,对于常人来说是灾难,而对于文人骚客来说,他们已经开始面对灾难寻找生命的底蕴了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南荒和朔北的流放地,产生在哪些生死相依的文人之间。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他们在文化领域上发生冲突发生碰撞。“士为知己者死,女为知己者荣”,他们相互依赖,相互寄托,忘了时间,忘了痛苦,也忘了地点

他们是同甘共苦的“战友”,永不背叛。或许我们也有所谓的兄弟,但我们绝不会体验到“士为知己者死”的那种豪情。怀着那份对他们的羡慕,想着他们仍在苦难中保持高贵,值得让人敬佩!

你可能感兴趣的:(【连载】余秋雨:文化苦旅并不苦--14.宁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