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大家的朋友圈应该都被《流浪地球》刷屏了。上映5天,斩获15亿票房,预测最终票房超过50亿。
“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载入中国电影史”、“媲美好莱坞”等赞誉不绝于耳,连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也发来贺电,祝福中国科幻电影“航程”顺利。
不过,饺子哥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并非这部电影,而是它的原著小说《流浪地球》。
它最早是2000年发表在《科幻世界》杂志的短篇小说,全书非常短小精悍,在微信读书上看仅有59页,不到一个小时就能看完。
与电影不同的是,原著时间跨度更长,情节更加虐心。书中对地球恶劣环境的描写以及对婚姻、爱情、背叛等人性的拷问比电影更令人震撼,值得更多人品读。
1. 你的不以为然,是别人的求之不得
昼夜交替,星空璀璨,四季轮换......这些现象对于我们来说是自然而然,但对书中的“我”而言却是求之不得的奢望。作者在开篇就这样写道: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
这是种怎样的体验?我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好比把你关在摄氏七八十度的屋子里,拿手机手电筒强光直射双眼,这时候你会觉得,即使当个盲人也比这种感受好。对此,作者这样描述:
你想象一个巨大的宫殿,有雅典卫城上的神殿那么大,殿中有无数根顶天立地的巨柱,每根柱子像一根巨大的日光灯管那样发出蓝白色的强光。而你,是那巨大宫殿地板上的一个细菌。
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你享受着理所当然的馈赠,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而对书中的“我”来说,随便一场小灾难轻松就能夺走至亲的生命。
爷爷因为雨点烫伤感染去世:
爷爷老糊涂了,有一次被酷热折磨得实在受不了,看到大雨喜出望外,赤膊冲出门去,我们没来得及拦住他。外面雨点已被地球发动机超高温的等离子光柱烤热,把他身上烫起了一层皮...就在起航时,爷爷去世了,他身上的烫伤已经感染。
妈妈因为岩浆渗入地下城来不及撤离失去生命:
我到地面两个半小时后,岩浆在就在五百米深的地下吞没了整座城市。我心如刀绞地想象着妈妈最后的时刻:她同没能撤出的一万八千人一起,看着岩浆涌进市中心广场。那时已经停电,整个地下城只有岩浆那恐怖的暗红色光芒。广场那高大的白色穹顶在高温中渐渐变黑,所有遇难者可能还没接触到岩浆,就被这上千度的高温夺去了生命。
爸爸在执行任务时被小行星碎片击中飞船牺牲:
在清除地球航线上的小行星的行动中,一块被反物质炸弹炸出的小行星碎片击中了父亲的单座微型飞船...当时那个石块和飞船的相对速度有每秒一百公里,撞击使飞船座舱瞬间汽化了,他没有一点痛苦。
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成为了一种幸运,生存和死亡成为人类唯一关心的话题。
2. 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在书中,当主人公看到地球发动机发射出的等离子巨墙时,他想起了一个哲学谜语: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
答案是:死亡。
是的,当太阳即将毁灭,地球末日来临,人类已经被逼到了死亡之墙下面。在生与死面前,其他的一切都已经变得不重要。
知识变成了唯实用论。学校教育都集中在理工科上,艺术和哲学之类的教育已压缩到最少,人类没有这份闲心了。这是人类最忙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做不完的工作。
爱情变得可有可无。在这个时代,人们在看四个世纪以前的电影和小说时都莫名其妙,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
当看到男女主人公为爱情而痛苦或哭泣时,他们的惊奇是难以言表的。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当前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没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打动他们了。
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关注,渐渐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对于爱情这类东西,他们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口水一样。
就连婚姻的瓦解也变得微不足道。
“每个人都在不顾一切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也没什么不好。”爸爸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呵,忘了告诉你们,我爱上了黎星,我要离开你们和她在一起。”
“这是谁?”妈妈平静地问。“我的小学老师。”我替爸爸回答。我升入初中已两年,不知道爸爸和小星老师是怎么认识的,也许是在两年前那的毕业仪式上?
“那你去吧。”妈妈说。
“过一阵我肯定会厌倦,那时我就回来,你看呢?”
“你要愿意当然行。”妈妈的声音像冰冻的海面一样平稳,但很快激动起来,“啊,这一颗真漂亮,里面一定有全息散射体!”她指着刚在空中开放的一朵焰火,真诚地赞美着。
而死亡的凝视,也让我们学会加倍珍惜生命。
书中作者描写了一个失去希望想要自杀的男人,在妻子的劝说下又选择坚强的活下去。
我又听到那个女人的声音:“亲爱的,痛苦、恐惧这些东西,也只有在活着时才能感觉到,死了,死了什么都没有了,那边只有黑暗。还是活着好,你说呢?”
那男人没有回答,他盯着前方的蓝光看,眼泪流了下来。我知道他能活下去了,只要那希望的蓝光还在,我们就都能活下去。
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在死亡面前,我们短暂的工作不如意,生活遇到一点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3. 背叛,人性的拷问
在小说中,当地球借助木星的引力逃出太阳系后,意想不到的叛乱发生了。原来,人们通过观测发现,地球离开后太阳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也就是说科学家所预测的太阳氦闪、吞没行星的现象并未发生。
越来越多的人将“流浪地球计划”视为联合政府的阴谋。他们高喊:地球被出卖了!人类被出卖了!太阳不会爆发!这一切都是联合政府想要建立独裁帝国所编造出来的骗局!
于是,无数受到阴谋论蛊惑的公民群起响应,愤怒地拿起武器对抗,将联合政府五千多名主要成员和科学家丢在大海的冰面上,让零下百度的严寒慢慢夺去他们的生命。
而就在所有人高歌庆祝革命胜利时,宇宙一瞬间被笼罩在一片强烈的白光之中,太阳氦闪爆发了。
科学家的预言变成了现实,联合政府的“流浪地球计划”拯救了全人类。而此时这些功臣们,在这突然出现的灿烂阳光下,仍在海面上稳稳地站着,仿佛五千多尊雕像,他们的身体早已冻僵。
可以说这段情节是整本书中最令我震撼的一部分,拯救地球、拯救人类命运的功臣却被无数号称“有良知的公民”判处死刑,愚昧的群众胜利了,多么的讽刺!
这让我想起了电影中moss的那句台词: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
饺子曰
昨天我去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坦白说特效确实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剧情略显单薄,不过国产科幻片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已经实属不易,还是值得去电影院支持一下的。
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看科幻小说的意义并不是真的要我们去学习科学知识,也不是教我们去幻想不切实际的未来,而是让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暂时抽身出来,站在宇宙的尺度上去审视人类的渺小。
最终你会发现,在生与死面前,一切身份、地位、名利,都已变得不重要。好好活着,已经是最大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