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立德树人”而教书

            水寨小学    李荣耀

      为“立德立人”而教书。这是教育家型的教师,是“入室”境界。在当今的语文教育界,像于漪、魏书生就是这样的老师。他们教书从“立德立人”的高度入手,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做整体规划,所以,他们不仅书教得好,人也育得很成功。他们的教书有这样四个特点:

      教育观:

      育人是他们教书的最高追求。于漪老师说:“中学各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都是育人,都是使学生德智体美能获得全面发展,语文课程也不例外。语文教师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要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高,为今日学好其他课程、日后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魏书生老师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一个负责任的教师,最重要的,不仅是教给学生以眼前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由此可见,这重境界的教师对育人的认识和追求。

      教学观:

      教书为“学”而“教”。处在这重境界的教师的他们的教书服从于他们育人的总目标。在这个总目标引领下,他们教书的宗旨不是为教书而教书,而是为学生学会、会学而教书。这一点,无论是于漪老师,还是魏书生老师,均惊人地相似。

      学生观:

      都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于漪老师说过这么一段话:“教语文,几乎有这样一个通病,就是‘时间不够’,讲啊讲啊,似乎许多该讲的都没有讲完,哪有时间让学生活动?长期以来,我常苦于课时不够,急得出汗。乍看是课时问题,实际是观念问题,教学中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要深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魏书生老师在谈到的师生关系时,有一个很著名的比喻,他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仆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可以说,这个比喻把十分准确地揭示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观: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传统的教师观把教书看成是手握真理、“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而现代教育认为,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组织者,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在这个方面,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纵观魏书生老师的教学生涯,他在这个方面可说是做到了极致。比如,他曾经担任学校的校长,还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两个班的语文老师;不仅如此,由于工作的原因,还经常外出讲学。就是如此,他所教的两个班的语文成绩,不仅不必其他班级低,而且还常常高出很多!这就是正确的教师观带来的巨大的教育效应。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是人们形容做学问的一句话,实际上,就教学而言,同样如此。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在教学上认真钻研,努力学习,其教学水平就会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中,甚至倒退的状态中,至于前述的境界就更谈不上。因此,教师的教学要有境界,就必须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奋进精神,唯有如此,教学水平方能达于最高境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立德树人”而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