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与职场

某天听节目,主持人随口开聊,说吃这个字在中国太有意思了,什么事情似乎都能和吃沾上边。

例如:这个人在单位很吃香、吃得开,说明这个人混的好呗。说到混,一些成功人士往往自谦的把自己高大的事业说成,混口饭吃而已。把工作说成混口饭吃,既谦虚低调,给对方平和的印象,又自信满足。有人光想拿钱不干活,人就会说干指头蘸盐,想得美。

你瞧瞧,这吃字厉害不?

吃不仅仅是饮食文化,更是深入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生活哲学。

用吃大致可以把一个人的职场状态描绘下来。

刚参加工作,被人称作职场菜鸟,新人就新人,不会就不会,竟然被称作菜鸟。除了被称为菜鸟,有时还被称为生瓜蛋子、嫩黄瓜。生瓜的味道肯定不好,又涩又酸,实在是难以下咽。用生瓜蛋比喻刚入职场的新人,多么的形象可爱。

等混上一段时间混熟了,又被人称作老油条了、老皮。经历多了再也不会直来直去,学会拐弯抹角了,就像油条被炸透一样成了老油条了。比如,姜还是老的辣。连调味品也不放过。职场新人碰上老油条,那还是嫩黄瓜。

工作上遇到困难了,遇到棘手的难题,有时也会说自己用了吃奶的劲儿,就是没办成。遇到难事,也会说真是块难啃的骨头,实在是啃不动了,实在是束手无策。

上司交办的任务,自己从来没经过,觉得很没把握,心里虚,于是心里暗暗说:真吃不准呀!心里没底,这可咋整?尤其上司任务安排的含糊,没有明说,光让你领会精神,于是你把领导的讲话研究了好久,觉得自己还是没有吃透,还是有些吃不准,找不到方向。

被领导心心念念的项目,结果自己办砸了,于是被上司骂,你是干啥吃的?你是吃白饭的吗?自己被骂的晕头转向的,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干啥吃的,是不是吃白饭的。

你历经千辛万难、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给单位办成了大事、立了大功,于是领导请你喝庆功酒、摆庆功宴,这时你心里可有些慌,怕被同事嫉妒、吃你的醋,怕领导卸磨杀驴,怕这一去是奔赴鸿门宴,于是你心里七上八下的。

你看这职场处处离不开吃、离不开与吃的文化的关联。

生活上形容一个人品行不好,有多吃多占的描述,生动形象。连威胁、恐吓都与吃有关,吃不了兜着走。吃人家的豆腐,形容占便宜。制止人作恶,有小心吃花生米的告诫,这话比吃枪子含蓄。

吃,向高处说就是饮食文化。谈到饮食文化,那可是深如海,天南地北各不同。

有句话说得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请客吃饭绝对是革命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好方式。一个吃字,容纳了天地诸多事。

柳传志当初去一个部门办事时,被年轻的小官员骂出来,相当于让他滚出去。后来,柳传志想方设法请那位年轻的小喽啰吃饭,这次进得了门,这次能交流、交往。

潘石屹有句话是这样说,很值得思考,他说:穷时多请人吃饭。注意,潘石屹说的是穷的时候,不是有钱了请人吃饭。查资料时,也有说是李嘉诚说,穷的时候要多花钱请比你优秀的人在外面吃饭,富的时候要呆在家里。

总之,这句话不是从空里来的,是大佬们说过的,有没有道理呢,自己慢慢想了。

2019-3-29

你可能感兴趣的:(吃与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