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彼岸尚早

关注区块链的时间有些早,很早就把加密数字货币、区块链、ICO这些概念向周围的朋友推广,身边的朋友基本来自于两个行业:IT工程师和金融从业人员。布道一年的实证结果是:工程师朋友的敏锐度远超过金融从业人员。

反转就发生在某嘻哈明星红遍大江南北的某一个晚上,徐老师的一张微信截屏点燃了大家对“区块链”的热情,配合过年100亿电影票房仍无法填满的空闲时间,引发了全国VC圈、古典互联网圈、链圈、币圈的大讨论,区块链飞仙成了放之四海皆准的玄学。

抬头看天的太多,跟踪研究了这么久,我想说些低头看路的心得,现阶段的那么多区块链项目真的靠谱吗?

一、区块链系统的架构和逻辑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可以争论一下,比特币和区块链哪个在先,这是完全没有争议的问题。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创造了第一个创世区块,比特币横空出世。比特币在完全去中心的情况下,安全运行多年后,2016年年初,比特币系统特征的抽象描述——“区块链”的概念才进入大众视野。

所以,比特币作为“点对点的现金系统”已经接受了多年市场的压力测试和安全检验,区块链并没有,目前风起云涌的区块链创业项目可以视作第一波检验。

一个典型的区块链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分布式账本:全系统认可、不可篡改的分布式多活数据库,由所有系统节点对账本同步并见证。

2、共识机制:区块链系统的所有节点为对等节点,共识机制是数据一致性验证的发起节点的选择规则。

3、加密账户体系:私钥公钥机制,确保所有用户直接且唯一地掌握帐户及个人资产。

4、通证(Token):系统资源分配和激励分配的载体。

为什么拥有了这几个部分,区块链系统就不同于传统的互联网系统了呢?因为了有了这几个部分,区块链系统就完全实现了“自治”,所有节点地位相等,账本公开透明,系统中资源使用和资源提供(如算力、存储、开发、内容提供等),以通证流转的形式直接从个人加密帐户中予以结算。

这样的自治系统,像市场经济的运作结构,Token就是区块链系统中“看不见的手”——资源市场价格,系统资源通过Token自动分配,加密货币交易市场形成Token价格的自由波动,系统自身形成闭环生态,不再依赖于任何公司或团队对系统进行运营、管理、操作甚至商业化。

因此,这样的系统是开放的、透明的、去中心化的。

开放: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系统的贡献,包括贡献代码、建立节点、提供算力或存储、修复系统bug、增加功能、为系统提供各种内容等。与过往的开源社区不同,区块链社区所有贡献都会获得Token的经济回报,实现经济激励的兑现,使其成为长效且经济理性的行为

透明:区块链项目开源,账本数据公开透明,共识机制、Token分配规则对参与系统的每个人均透明可读,既是所有规则的保证,也有利于社区对其优化与改进。

去中心化:区块链系统中没有中心化的权威决策机构。按照V神的观点,区块链系统中的去中心化包含三层含义:

?架构层:物理世界中,系统由多少台计算机组成?可以忍受多少台计算机的崩溃而系统依然不受影响?

?政治层:有多少人或组织对系统拥有最终的控制权?

?逻辑层:从系统结构来看,系统更像一台单一设备,还是更像一个由无数单位组成的集群?

在FAG和BAT大行其道的大环境下,这样一种新型系统架构的出现,让所有对“古典互联网”的深入思考者,如见一道“天启之光”:

解决了大平台垄断问题:区块链社区自治,资源共享,所有资产(包括个人数据、通证、创作内容)归个人用户所拥有,这基本是互联网的乌托邦社会。

用互联网解决了信用问题:过往所有的信任问题,均由组织或国家的背书的形式实现,区块链系统的透明账本首次实现了互联网系统的无组织信用背书。

解决了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股权投资的理念冲突:长久以来,股权投资追求净利润的增长,与互联网注重用户和流量增长,一直有理念的冲突,互联网企业一旦被投资人施压做利润的结果,往往是助长竞争对手的昏招。区块链系统天然无收入利润,社区和用户的活跃度,生态的健全,直接带来Token市场价值的增长,各方利益诉求完美统一。

二、互联网世界的效率和公平

看了前文,感觉区块链简直完美,取代现有的互联网系统指日可待,难怪VC投资人的热情被彻底点燃。等等,先看看下面的数据。

以以太坊为例,目前以太坊上每秒的交易数量为8.27笔(最近一年的峰值为15.6笔),区块生成时间是14.5秒(每个交易至少要14.5秒才能上链)。而比特币的每秒交易数量理论上限为7笔。古典互联网是什么水平?支付宝2017年双十一的每秒交易峰值为25万笔。不夸张地说,从使用体验上来说,区块链系统和“古典互联网”系统的对比,就如同56K猫和百兆宽带网络的差异。

可见,从古典互联网到区块链系统的发展,从效率角度是倒退的。从诞生之日开始,互联网是个提升效率的存在,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提升了运算效率,优化了系统实现,而区块链系统的诞生是对这一发展逻辑的颠覆。

区块链系统的诞生,本质上是互联网发展到目前阶段,为了实现“公开公平”和“去中心”,对效率的牺牲。对于现有的互联网应用而言,如果系统中心是可信的、高效的、满足用户需求的,区块链的颠覆并不存在生存的土壤,比如某场球赛结果、今天的天气情况,这些数据上网是不需要全网见证这么复杂的。因此,区块链系统的生长逻辑可能是:

?信用要求高的领域:比如金融领域,传统金融机构存在的意义主要是信用背书和资源配置,金融机构的分散化和金融系统的复杂性,大大降低了整体行业效率,跨境结算支付就是典型的低效场景。

区块链解决了最难的信用背书的问题,资源配置可以直接通过算法实现,区块链的存在理论上可以替代所有金融中介,所以第一个爆款应用就是比特币——直接实现点对点的现金系统。以太坊则更进一步,实现了金融产品点对点的发行,ERC-20/ERC-721本质上都是标准化的金融产品合约。目前区块链上的金融产品已有雏形,下一步的难题是如何把有价值的资产和金融产品相挂钩,最容易的也许是从数字资产开始。

?“中心化作恶”的互联网领域:互联网规模效应形成的自然垄断,已经日渐显现,传统互联网应用的中心系统受资本的压力或者扩张的野心,往往会侵犯用户的利益,某著名搜索引擎就是典型之一,目前各大巨头对用户数据的滥用则是另一个案例。区块链系统提供了解决方式,但是这种逻辑下的区块链系统能出现爆款的前提是:用户体验和中心化系统相比,不能差距太大。目前社区著名项目IPFS有望改变网络上的数据存放结构,传统搜索方式面临的挑战也很有想像空间。

?社区价值大于商业变现的互联网领域:传统资本市场对社区类互联网的应用估值,考虑流量、用户数、活跃用户数、留存率等网络指标后,最后终要落实到商业转化率上,有商业转化才有收入利润,才能满足资本市场股东收益率要求。而这样的衡量标准是否合理?

区块链提供了另一种以通证为代表的经济模式,价值回归于社区和用户。维基百科的项目在传统互联网领域,需要靠用户的捐赠存活,其创始人之一目前正在尝试区块链版的维基百科。

?全新的区块链原生应用:这个领域需要想像力,但小小的一个需求点,会产生燃爆全场的效果,比如著名的Cryptokitty。甚至不需要解决用户的需求,以社区现在的活跃度,一个新奇符合人类某种心理特点的应用足以形成爆款。

三、区块链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并不清楚区块链现在究竟是站在互联网行业的92年还是98年,但是目前跨向区块链的彼岸,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许是一个需要时间积累、技术突破、社区试挫的过程。

1、高交易吞吐和去中心化程度的平衡:所有人都看到了目前区块链技术低交易吞吐的限制,社区也在各个技术方向予以改进,比如闪电网络、分片、链下计算等。目前最为期待的是EOS今年年中的主网上线,BM的系统历来都以高并发著称,但事实上,EOS提高交易吞吐是以降低去中心化程度为代价的。与比特币全网节点对等不同,EOS有超级节点的存在,这样的节点理论上会提高系统的可被攻击性。如何在交易吞吐量和去中心化程度获得平衡,是个很难的问题。

2、合理可靠的治理生态和共识机制:这其实不是一个技术问题,也许属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范畴,也是一个演进博弈的过程。比特币采用POW的共识机制,简单粗暴但是实在(个人观点),所有参与决策的人都必须为社区做出工作量贡献,但比特币社区在完全民主的情况下,出现了core和比特大陆的各种分歧,不利于系统的快速迭代,有目共睹。以太坊未来会采用POS机制,EOS会采用DPOS机制,个人判断也会碰到各种问题,人性使然。一个完全自治的社区,开发团队、资源提供方、社区用户如何实现合理的治理解构,这个问题比上一个更难。

3、适合普通用户的区块链系统入口:传统互联网的爆发源自于Netscape的诞生,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源自于Iphone的问世。适合普通用户的系统入口,是新技术系统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的必要条件。区块链世界的入口是什么?个人觉得不管是什么形态,至少要傻瓜好用,要自带钱包,目前各种钱包的用户体验实在是不忍直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一直很关注Brave(自带钱包的浏览器)项目的开发进展。但是入口级产品的诞生,往往无法想像,只能等待。

4、链上数据容量:上链的数据意味着全网需要见证、广播和存储,且需要无限期存储(目前的区块链链上数据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其占用的全网系统资源是十分可观的。比特币的每个上链交易的单位数据结构UTXO,只占有几百个字节,比特币目前的全区块数据量已经达到190GB,而以太坊目前的全区块数据量已经达到320GB。若以永续经营的假设来看,能上链的数据量,按照目前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来看,是极其有限的,能支持的应用种类也不可能如想像中放之四海而准。

5、应用场景和流量来源:所有互联网应用的兴起都不来自于价值观,而是有应用场景和良性增长的流量支持。

?区块链领域很常见的一种认知是:所有参与Token流通的认购者或持有者,天然形成了利益诉求高度一致用户社区,这个逻辑成立吗?

?A股市场各个股吧的用户,拼命购买上市公司产品,上市公司业绩提升,股价提升,这个看似完美的逻辑成立吗?

?事实是投资人的数量中,能真正转换为活跃且能为社区产生正贡献的用户数并不多,与一个互联网应用需要的用户规模数量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更不要说需要在长时间维度上维持。

投资人和用户,天生是两个角度和诉求,这是客观规律。所以,区块链系统无法回避场景和流量的问题。

6、自治社区的监管机制和安全:任何一个社区,人多了,自然什么事都会有。传统互联网系统,稀疏平常的刷单、买用户、钓鱼各种不良手段,区块链系统一样难以避免,更何况有直接经济激励的存在(已经在几个类steem的论坛中看到了有偿刷票的广告)。比特币和以太坊这几年的安全事件更是屡见不鲜,高额的经济利益放在那里,全世界技术最好的黑客蜂拥而来,目前社区中只能依靠群众的力量,靠孤胆英雄们追踪、揭秘甚至与黑客作战,如何在自治社区中建立常态化的类社区警察的监管机制,保障社区安全,把丛林社会改造成文明社会,这又是一个很难的课题。

讲了这么多,只是想说,太多的区块链项目和团队,甚至匆忙上马ICO,是有多么乐观。Code is Law,相信技术进步总比想象得更快,社区中许多在这个领域有着长期技术积累的团队,着手解决一两个技术单点优化或者算法更新的团队,更值得关注。区块链的社区中,各种技术尝试、挫败、混乱、突破、规范是前行中必不可少的过程。

彼岸虽美,道阻且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区块链:彼岸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