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围的是城,困的是人

读一本好书,需要似品茶般,那茶叶被炒过、被烫过,在杯内翻腾后,我们便细呷一口,再细呷一小口,茶水流过口腔,滑过肠胃,最后,连茶香也在五窍七孔中,缭绕开,久久不愿散去。

《围城》确是这样一本好书,其艺术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我不太愿意单拣一方面讲,好像拣了铂金又失了白玉,怕自己暗惜,于是恨不能将它的所有的好都展现出来。

不得不说,钱钟书是一个有着极强文字驾驭能力的大师。第一章里,钱钟书是这样写老实人的:“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骨鱼片里未尽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这是对复杂人性的深刻洞见,比喻中透出寒冷的光。鲍小姐是方鸿渐在归国邮轮上所遇,有一处写男学生看鲍小姐时对鲍小姐的评论:“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都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真理’”。这实在是称得上具有高度思想的讽刺幽默,不是从文字中硬挤出来的,这其中是“罪恶”的人性之欲与至高神圣“真理”的反差,传统的知识分子怕看了怕是要发窘的。另外写方鸿渐的假文凭:“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等都掩盖起来”。这是钱钟书式的讽刺,没有辛辣,没有尖锐,而是像万只虫蚁在啃食心脏,给人的只有隐约的痛,和深入骨髓的怜悯。《围城》的比喻在全篇俯拾皆是,而这些比喻将幽默与讽刺推向天才式的高度。

这是一座城,城内外有各色人物。方鸿渐是主人公,面对爱情满是向往,却屡次碰壁,在刚学成回国时单纯得被鲍小姐诱骗,随后又在苏文纨和唐晓芙之间难以摆出明确的态度,他的懦弱的善良使他错失了他真正爱过的唐晓芙最后方鸿渐在平淡之中与孙柔嘉结婚,终被困于城内无法逃脱。苏文纨是个清高冷傲的女知识分子,她的公主般的虚荣心在方鸿渐与赵辛楣为其争风吃醋中得到满足,而也正是这虚荣心——女博士的聪明使她失去了最爱她的人赵辛楣。唐晓芙是书中比较称得上是值得夸耀的人物,她率真朴素、不加伪饰,这使得方鸿渐为之倾倒,也与苏文纨形成了人格上鲜明的对比。孙柔嘉是最后能与方鸿渐在一起的人,初见时善于摆出单纯可怜的样子,实质是个强势的女主人,这样攻于心计的女人的形象也是极富现实意义的。各色人物之间有着戏剧性的关系,方赵由情敌变为挚友,苏唐却是表姐妹关系。而另外在职业描写的篇幅中,尤其是去三闾大学的路上那一段,对李梅亭的刻画也惹人关注。李梅亭的箱子总是招眼——“鸿渐一眼瞧见李先生的大铁箱,衬了狭小的船首,仿佛大鼻子阔嘴生在小脸上,使人起局部大于全体的惊奇,似乎推翻了几何学上的原则”,“看了后才知这箱子全是救命卖钱的药材”,利己虚伪的真面目被发现时,李的窘迫顿时使他各种名片身份变得讽刺不堪,就像外表华丽的布偶戳破后里面全是破棉败絮。还有一处的刻画令人叫绝:“李先生本来像冬蛰的冷血动物,给顾先生当众恭维得春气入身,蠕蠕欲活”。李梅亭应是被困在城内已久的老人物的典型代表吧。此外还有汪处厚、高松年、方鹏图等。这些人物的刻画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无一不活起来,他们共同构成了一部新《儒林外史》。

这部小说写的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围城,而钱钟书身为知识分子,敢于将良心之笔伸向自己的生活圈,进行群体心理的剖视,这样的作家精神让我喜爱。全小说的主旨在苏文纨的话语中道了明白:“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婚姻是围城,职业是围城,以方鸿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婚姻与职业的围困中形成了精神围城。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婚姻是普通人的婚姻,总有吵闹、有忍让、有怄气、有和好,总没个了断。方鸿渐初回国的羞涩与婚后的疲惫,大概是一城之隔。除婚姻之外,在职业方面,方鸿渐与汪处厚、高松年等人的争斗在语言行为方面总有着令人无奈的所谓为人处世的技巧与智慧。他们在迷宫里躲藏,而忘却了灵魂安归的方向。整部小说最后一段话道出了大部分知识分子无力的精神状态:“”那只祖传的老钟从容自在地打起来······这个时间落住的计时机无意中包含对人生的讽刺和悲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这样的结尾像是被酸甜苦辣破过后的心脏被凿了无底洞。

我是被钱钟书那洒脱幽默的文笔折服了,所谓语言反映思维,钱钟书的眼睛似乎看透了世间百态,冷静地观看着如戏的人生。字里行间是深入骨髓的洞见,也是通达超脱的生存智慧。

这是第二次读它,获得的是更深远的回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评论 | 围的是城,困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