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ivering Happiness-2-左手上学,右手赚钱

阅读进度:Ch 1 -- In Search of Profits

Tony 的父母皆是从台湾移民到美国的,所以是一对相当典型的亚裔父母(typical Asian American parents)。五岁那年,因工作原因举家搬到加州 Marin County,父亲是 Chevron 公司的化工工程师,母亲是名社工。Tony 有两个弟弟 Andy(小他两岁)和 David。

Tony 调侃说虽然 Marin County 的中国人屈指可数,但他的父母还是有办法和所有的10个亚裔家庭取得联系,而后经常聚会交流,不可避免地就出现了中国文化里再司空见惯不过的 “炫耀” 和 “吹嘘”。

Tony 写到:

The accomplishments of the children were the trophies that many parents defined their own success and status by.

孩子们身上取得的成就,标榜着为人父母的成功与地位。这些所谓的成就不外乎体现在三个方面:

  • 学习成绩(academic accomplishments):是否全 A,有没有奖学金,考入什么好大学等;
  • 职业成就(career accomplishments):彼时公认的光环职业是成为医生,或者是博士,因为两者 title 的简写都是 Dr.;
  • 娴熟掌握某种乐器技能(musical instrument mastery):能在某些聚会场合炫技一把,给父母 “大大长脸”。

看到这里,我十分确信 Tony 是如假包换的 ABC(American Born Chinese),他所讲述的这些亚洲文化我们一点都不陌生,甚至都可以说是熟悉到让人倍感亲切的程度了。尤其是乐器表演这一项,莫名就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新闻,提到陈凯歌要电影《芳华》女主苗苗在京圈大佬聚会上跳舞的事情。有种说法是陈凯歌太欣赏苗苗的舞蹈功底了,纯粹就是想让来客见识一下,颇有种父母要子女在亲朋好友面前表演的意味。娱乐圈的八卦向来是众说纷纭,但不知为何,我却信了这个说法。

Anyway,言归正传。Tony 在父母的殷切期望下,门门功课都要全 A,才六年级就要开始准备 SAT 考试(相当于中国的高考) ,至于乐器更是要学四种:钢琴、小提琴、喇叭(trumpet)和法国圆号(French horn)。周一到周五每天每种乐器练习半小时,至于周末两天则升级为1小时。深感没有玩乐时间的 Tony 耍了个小聪明,用录音带播放的方式代替钢琴和小提琴的练习,然后再利用这段时间尽情阅读自己喜欢的杂志。

童年时期的 Tony 便开始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挣钱。他想到养殖蚯蚓的点子,却因后续自作聪明的操作不当而 “竹篮打水一场空”,第一次品尝到失败的糟糕感觉。不过他倒是借用了爱迪生的名言激励自己:

I failed my way to success.

虽然在整个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是叮嘱 Tony 不用为金钱操心,专注读书就好。但他还是很热衷于赚钱这件事,因为他觉得,对他而言,金钱意味着以后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

I always fantasized about making money, because to me, money meant that later on in life I would have the freedom to do whatever I wanted.

于是,小学时尝试甩卖车库的旧货(garage sales),初中时期做过报童(后觉得童工报酬太低而放弃),之后自己办快报 The Gobbler 想赚版面广告费(结果只出了两期便因滞销而不得不停刊),跟着尝试在杂志 Boys’ Life 上订购圣诞贺卡样本来售卖(结果因季节未到而卖不出去),最后总算找到一个靠谱的 “生意” — 以邮购的方式售卖 “带有别针的照片徽章(photo pin-on buttons)”,第一个月底便收回成本,还清了“创业”初期向父母借的款项。而后的每个月均保持稳定的 $200 收入。这次成功的小“创业” 让 Tony 意识到,有些生意不是非得要面对面才能谈成的,邮购销售也是种经营模式。

I think the biggest lesson I learned was that it was possible to run a successful business by mail order, without any face-to-face interaction.

当时谁也没想到后来会发展为“家族生意”。Tony 初中毕业前将这项生意交给弟弟 Andy 打理,几年后 Andy 同样把它转给了小弟 David,直到小弟 David 随工作调动的父亲去了香港,才正式结束了这项 “家族生意”。

高中时期的 Tony 依然没闲着,又是自学 BASIC 编程语言,又是选修各种外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甚至拉丁语),又是摩斯密码,又是义工,又是视频游戏测试员,还在 GDI 公司做过编程工作,反正是怎么折腾怎么来。

但也恰恰是因为这一番折腾,让他学会冒险创新,能够跳出固有的思考模式,培养创造性思维。

I learned that, even in school, it sometimes pays to take risks and think outside the box.

大学终究去了父母所期望的哈佛,却依然没有闲着,照旧各种折腾。为了应付期末考试,弄了个在线学习小组,最后顺利通过考试之余,还赚了点钱。这件事让 Tony 着实体验了把 “外包” 的力量(I had discovered the power of crowdsourcing)。之后的大学时光继续各种打工体验,从调酒师到软件编程师。

进入大三后,再次开启 “创业” 模式,先是与麦当劳合作在校内卖汉堡,后来听说披萨利润高,就转而开披萨店,通过免费播放录像带及对披萨口味的推陈出新,销售额大涨,很快就回本了。正是在此期间,Tony 结识了后来成为 Zappos 公司 CFO 和 COO 的 Alfred,这家伙也不是一般的聪明,他从 Tony 那里买来披萨,再分块卖给他的室友,这才是活脱脱的 “无本生意” 呢。这样的人担任首席财务官和运营官是再适合不过了。

毕业在即,室友们纷纷向当时的热门行业(银行、咨询工作)投简历,而 Tony 却一门心思只想着找个高收入、少干活的工作。

I just wanted a job that paid well and didn’t seem like too much work.

这种想法也真是服了我,但这才符合以上所述的 Tony 的个性,不是么?

很期待他后面的人生路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Delivering Happiness-2-左手上学,右手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