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如果你只看到了错过,那便是辜负了刘若英

《后来的我们》:如果你只看到了错过,那便是辜负了刘若英_第1张图片
电影海报

《后来的我们》是刘若英跨界执导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同期最为热门的影片。整个五一假期,到处可见关于它的消息,正面负面的都不少:有人在朋友圈里挂起片中的深情对白,就有人笑称刘若英竟也沦为了倒卖情怀的商贩;有人攻击电影票房作假,就有人发声捍卫“奶茶”的声誉;有人夸奖周冬雨和井柏然的演技,就有人对电影片段化的叙述提出质疑。无可争议的事实是,电影的口碑并没有随着票房一路走高,豆瓣评分也是很尴尬的跌破了6分。

尽管如此,我依旧认为《后来的我们》是一部认真的电影,更为可贵的,它是一部认真的青春题材的电影。很多看过电影的人,都为自己曾经错过的那个人湿了眼眶。但如果你只看到了错过,那便是辜负了刘若英

刘若英是用《后来的我们》很认真的在和我们探索这个时代里的青春与爱。


《后来的我们》:如果你只看到了错过,那便是辜负了刘若英_第2张图片
电影剧照

北漂: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夹缝

北漂是电影《后来的我们》中最能调动观众情感的元素,也是它被诟病最多的地方。如今,在观众的认知里煽情与催泪都是低级的,有罪的。一无所有的北漂男孩经过自己的奋斗终于走上人生巅峰,在他功成名就的时刻却错失了心爱的姑娘。这样的故事确实狗血,而且老套。还好,刘若英并没有止步于此。

2010年,有一本很火的书,《蚁族》。“蚁族”这个概念的提出让很多人无法接受,因为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些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竟会过着那样艰难辛酸的生活。2011年,在网络走红的“西单女孩”登上春晚,演唱了歌曲《回家》。于是,“北漂”一词拥有了天使和魔鬼两张面孔。

在电影《后来的我们》中,林见清和方小晓来自东北的同一个小县城,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要在北京扎下根。林见清有从小痴迷的游戏梦,方小晓有自己在社会上历练出的手段。两个身处异乡,前途渺茫的年轻人最终选择了抱团取暖,在狭小逼仄的合租屋里,互相鼓励、支撑面对冰冷的生活。当身边的伙伴一个个离开,当希望的光芒越来越微弱,梦想与现实之间的那条路便生出更多的荆棘和绝望的迷雾;那小小的房间也不再是温暖巢穴,变成了令人心冷的困兽之笼。

有人说电影将北漂符号化了,太轻率。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不过敢于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故事,不也是一种态度吗?这种敢于将时代烙印烫在故事之上的态度,在我看来就是认真。我们从来不缺令人心动或惹人心痛的爱情电影,我们却很少见到能为时代做注脚的爱情故事。或许不完美,但刘若英在尝试。

每到过年的时候,朋友圈里总会看到这样的文字:没有梦想,何必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那些去大都市寻找梦想的年轻人无疑是痛苦的,因为在决定出走的那一刻他们就注定要作一生的“异乡人”。

只有那些为梦想漂泊着的人才会懂,梦想与现实的夹缝中绝没有一碗鸡汤到天亮的一路高歌,那是一线以希望命名的微光,两侧都是足以粉身碎骨的绝望深渊。

他们对于归宿的渴望,集中体现在对于房子和户口的执着!电影里的方小晓最初选择男友的标准就是房子和户口;林见清得到第一笔存款的时候,毫不犹豫就去买了房。刘若英在一部青春爱情电影中把买房、买车和户口等问题摆到台面上来谈,这让很多人觉得不舒服。那是因为我们不知不觉间已习惯了爱情电影中霸道总裁与各色精英的人设,也把“一无所有却能天长地久”的爱情童话当成了理所应当。


《后来的我们》:如果你只看到了错过,那便是辜负了刘若英_第3张图片
电影剧照

少年:乏力与无奈之下的挣扎

似乎没有哪一个时代的年轻人像现在这样被生活压得抬不起头来。

“佛系”一词的风行让人们对当今年轻人的“低欲望”大为不解,甚至被一些媒体批评为不思进取。确实,相较于父辈的勤奋务实,祖辈的战天斗地,新一代的年轻人似乎缺少了一些飞扬的锐气。对于生活,他们不再追求大志向,而更加倾向于在自己的“小确幸”里安然度日。时代的轰轰烈烈在他们听来只是滚滚而去的天际闷雷,生活的苦涩就在眼前唇边,能得一夜安眠就是幸运

电影《后来的我们》中的林见清就是当今年轻人的缩影。在年少轻狂的时候,谁不觉得自己的未来会绚丽如梦。然而当现实迎头撞来,毫无起色的生活与物质的匮乏一点点消磨着当初的雄心壮志。

然而更可怕的还是对自我的怀疑。当曾经一同打拼的伙伴已经混的风生水起,当穷困已成为别人侮辱自己的戈矛,当他甚至无法给心爱的姑娘一个安稳的居所。林见清对自己的选择失去了信心,他丢掉了所有的意气风发和轻狂勇气,沉迷游戏,麻痹自己;也没有敢留住那个一门之隔的姑娘。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深深触动了我:方小晓执意要将一个大沙发搬进那间狭小的合租屋。这一举动被很多人认为是方小晓的任性,但细想之下,又何尝不是她渴望掌控生活的挣扎。在浩大奔流的生活面前,一切的不可确定让他们心怀焦虑,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生活更加丰盛,不也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吗?

电影中,刘若英运用不够节制的场景表现了两个年轻人在经济压力之下的匮乏与流离,虽有恣意渲染之嫌,却远远好过那些粉饰与回避问题的爱情电影。

大多数的爱情,并不在夜店酒吧和摩天大厦;大多数的相爱,也绝不只是请客吃饭,环游世界。大多数的爱情在尘土之间,大多数的相爱是相濡以沫。


《后来的我们》:如果你只看到了错过,那便是辜负了刘若英_第4张图片
电影剧照

前任:相伴与错过之后的再见

中国的观众似乎有很重的“前任情结”,2018年初《前任3》的大火就是很好的例证;陈奕迅的歌词这样唱:得不到的一直在骚动;刘若英也用一首《后来》唱哭了自己和很多人。

就连《后来的我们》中,林见清的小游戏也是靠着“前任情结”逐渐大火。

为什么前任会有如此强大的杀伤力?

或许错过的两个人可以看作是在相对奔跑,短暂的擦肩后便开始一路回望,只有到达彼此原来的位置时才会发现,原来那时对方眼中的自己那样美,原来那时的他又是如此深爱着自己。

错过无疑是《后来的我们》要讲述的故事主题,但这种错过远不只两个人的离散。

犹记得故事开始之初,林见清问方小晓的男朋友能不能为她“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而那时方小晓要的爱情简单的令人发笑:房子,户口和钱。当故事到了后来,林见清质问方小晓,自己有了房子和钱,可以给她落户北京,为什么就不能再爱了?

原来,最大的错过并不是没有勇气让你留下来,而是我们对爱的理解发生了戏剧化的转变。林见清变成了最初的方小晓,方小晓成为了年少的林见清。

是爱让我们成长为彼此相遇时的模样,也因此注定了我们的分离。

所以有多少人所谓的“前任情结”,不是对曾经自己的一种追怀?

方小晓无疑是爱着林见清的,所以会纵容他的软弱,帮他撑起所谓的面子,甚至扮演他的未婚妻。她或许比林见清更了解他自己,所以温暖他,安慰他,鼓励他。

而林见清未必真正了解方小晓。故事的末尾,林见清说自己有一次看到方小晓开着一辆红色的跑车,开的飞快。他特别强调是自己曾答应方小晓要卖给她的那辆。方小晓只是平静的说,自己从来没有开过什么跑车。或许对于林见清来说,他对方小晓的不能忘怀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亏欠,一种没有给她丰厚物质享受的亏欠。在他的心目中,方小晓依旧还是那个执着于房子和户口的方小晓。

他没有看到她的改变,或者他从来就没有认真地看过她。

那么是时候该认真的说一次再见了。


《后来的我们》:如果你只看到了错过,那便是辜负了刘若英_第5张图片

故乡:不变与改变之中的消失

《后来的我们》中最让人惊喜的就是对故乡情怀的表现。

林见清和方小晓的故乡是一座冬天会落很厚积雪的小县城,那里的人们互相熟悉,彼此交好。但在年轻人的眼中,它老旧、破败,似乎永远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它不能给年轻人提供机会,所以就只能看着他们慢慢远去,甚至那些已经衰老的人,也因为移民和死亡渐渐少了。

那一年,方小晓陪着林见清“衣锦还乡”。生活拮据的林见清觉得在饭局上被人嘲笑,伤了自尊。他恶狠狠地抱怨自己就不应该回来。在他心中故乡已经不是那个可以放松和休息的家,而是变成了另一种战场,一方以金钱角力赢取尊严的战场。

后来,事业有成的林见清和方小晓俯瞰小城:无数的烟囱在黑压压的云下喘着气,街道与房屋看起来更加苍老。

不变的故乡还是变了,这一次的改变不只是在林见清的心中。一种时代更迭的沧桑透过黑白画面扑打过来,令人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

我们一路奔走的进取拼搏,在赢得未来的同时是否注定着要失去从前?

影片中由田壮壮扮演的林父是最温暖的的一束光。他安居于落后的小县城,看似被时代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他不懂如何使用新的遥控器;不明白游戏怎么也能成为一种产业;更不理解自己的儿子为什么没有和方小晓在一起。

在他老派甚至陈旧的生活哲学的映衬下,林见清代表的新一代人的焦虑与不安便更加无可遁形。但作为父亲,即便不能理解,他还是坚持每年给儿子准备粘豆包和各色食物。这些就是林见清与故乡最后的联系了。

影片结尾,林见清站在北京家中的灶台之前清洗碗筷,这一幕照应着林父为他准备年夜饭的身影,到底哪一种是更好的幸福?

我们一直都在学着飞,每次出发都想飞的更高一点,更远一点。直到后来,我们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巢,也不能看到自己在地上的影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后来的我们》:如果你只看到了错过,那便是辜负了刘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