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中华文化,离不开琴棋书画,离不开宗教哲学,离不开文物建筑,不过更离不开的是那一盏玉露琼浆。

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享誉中外。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一千多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了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到了明清两代,中国的行酒道可谓到了又一高峰,此时开始饮酒特别讲究一个“陈”字,且五花八门的酒令开始把中国的酒文化从高雅的殿堂推向了通俗的民间,并把普通的饮酒提升到讲酒品,崇饮器,行酒令,懂饮道的高尚境地。而到了当今社会,酒文化就更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喜宴丧宴上喝酒、亲朋聚会时喝酒、工作应酬时喝酒,觥筹交错间互相传递着祝福与劝慰,同时又增进了情谊。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说到酒,不得不提起李太白。他是诗仙,更是酒仙,一篇《将进酒》道尽了与酒为伴的一生:人生得意之时要饮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愤慨时要饮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寂寞时更要饮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他想要借酒来浇平心中对现世的愤懑不平,却终是“举杯消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了思想情切,于是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化作了万丈豪情,于是有了“铲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化作了桀骜与不羁,于是有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酒成就了这样一个孤傲、重情重义、洒脱却又落寞的李白。

中国的酒文化,虽南北各异,却也各有一番滋味。北方人个性爽直,偏爱烈酒,男人之间的结交大多是建立在一同在酒桌上高谈阔论的基础上,有趣的是,在北方,许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妥的,且之后也无人后悔。而相比北方人的豪情,南方人的待人接物就显得谨慎许多了,酒在他们的饭局中更多的是一种礼貌的象征,他们更主张浅酌,绝不允许自己的头脑发生混乱,一顿饭下来,云淡风轻,理道闻名。与北方的烈酒不同,南方酒的醇厚也是别具一格的,享有“江南第一名酒”美誉的四特酒便以其“清,香,醇,纯,回味无穷”的独特口感而驰名全国。想来其实无论是北方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快意,还是南方的小酌怡情,都能很好地诠释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秋风秋雨小亭台,对饮举杯尽开怀。雾雨蒙蒙群山秀,引得神仙下界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