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ummary of February 2018

整个2月,似乎都在病休中。

好在月初我的身体状态还不错,工作了一周,不然真是愧对这个月的收入。

那一周主要在陪领导进行例牌的春节慰问。今年慰问的老领导都住在天河北的那栋“市长楼”里,比较集中,上上下下几次就完成任务了。

十年前我刚进机关时,这些老领导刚刚退下领导岗位,依旧神采奕奕。如今再见到,与当年的情况迥然。十年,从60+到70+,老态尽显。

还记得9年前有一次我参加他们的集体活动,某位老领导一直在给夫人拍照,夫人摆出各种pose,拍好后走过去看相机,不满意的pose重新拍,和年轻的小情侣没什么两样。

而今年上门慰问,夫人已是满头白发,挪着小小的步子,几乎说不出话来。老领导也是步履蹒跚,讲起前段时间生病去医院,需要家属签字,孩子们不在身边,夫人又身体虚弱,只能打电话去老干处,请单位的同志来签字和照顾。

我坐在旁边一阵心酸。那举着纱巾在树下拍照的身影还历历在目,怎么一下子就变换成如此景象了呢?

另一位老领导,慰问时聊起当年赴台考察,几番被检查,因为其名字已列入当地黑名单,是“死忠的G产分子”,至今夫人和孩子都不愿去那边旅行,因为填表时需要填到他的名字,后面就很麻烦。

这是不是一种牺牲和奉献呢?和平年代,自由受限,如军人,如保mi人员,如这类领导,就是一种默默的牺牲和奉献。

老领导刚刚出院。夫人讲起入院前的状况,丈夫突然晕倒,她又无力搀扶,2个儿子都远在花都,司机住得也远,还要回单位开车,一时间只能向保安求助。好在这栋楼的物业不错,保安很是帮忙,120也来得快,这才没有耽误病情。

慰问的领导感慨,孩子还是不能走得太远啊!还是要在身边,不然病倒了都没人搀扶。

最后去慰问的是位女领导,儿女都在广州。孙女在澳洲,最近也准备回国了,因为奶奶说,广州挺好的啊,在广州也能有自己的事业,也能享受很好的生活。

她家的餐厅有一个圆圆的餐桌,上面还有转盘。她说他们是传统家庭,每周六孩子们必须回来一起吃饭,没有特殊原因不得缺席,也不用特别通知,已经是制度化安排了,大家都已形成习惯。

临走时,慰问的领导说,他慰问过很多家老领导,这家的状态特别值得羡慕——老夫妻都健在,而且身体不错;儿女们都在身边,而且和父母关系融洽;孙辈们还愿意听祖辈的意见,愿意和父辈祖辈在一起团聚……

每年的慰问,都是一次对老年生活的预想和审视。就像那年慰问刚去世老领导的遗孀,得知他们的积蓄在老领导生病时开支殆尽后,我马上给全家买了重疾险——副市长级别的老领导都别想组织包办,我们这种小喽啰,还是靠自己吧!

今年的慰问呢,我则放下了对齐齐出国的期待。

以前我总认为,一代要比一代强,我的父母生活在中部小城,我则奋力来到一线城市,接下来我的女儿,应该去更先进的国家。

然而,并没有这样的道理,没有人规定一代要比一代强,一代要比一代生活的环境更高端。

在中国如此迅猛的发展形势下,等到齐齐立业成家时,国外未必好,广州未必差,至少广州有父母啊!她可以出国读书,增长见识,但生活一辈子的城市,不一定不可以是广州。

撑到张罗完全市各界人士新春团拜会,听大boss当场纠正英文翻译的口误,看各界名流齐聚一堂,为自己在这样的场子行动自如而产生职业满足。

2月8日下午,我开始病休,一直到今天,尚未上班。

这是连续第三个月了,每次大姨妈到访前,我就会头晕无力,然后发烧,体温由38℃逐渐上升,最高能到40多。伴随着高烧,淋巴结便会肿大,先是脖子两侧,然后腋下,然后腹股沟。退烧后,这些淋巴结又慢慢消下去,但尚未完全消肿,又到下个月的姨妈期了。

2月9日发烧了,我很有经验地喝了退烧药,准备再反复的话就去医院打退烧针。果然,很快大姨妈就到了。我再次确定这不明原因的怪病是去年6月大出血的后遗症,与妇科有关。

这次并未反复发烧,喝了一次退烧药,体温降下来后就没再发烧了。可是,更痛苦的是淋巴结肿大——这次淋巴结没有随着体温降下来而消肿,反而越肿越大,而且非常疼痛。

雪上加霜的是,似乎还有感冒症状,鼻子不通,嗓子疼痛,咽口水都能痛得流泪,每次睡觉时鼻腔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声音,有时候还很大声,常常把自己给吵醒了。

与嗓子痛的同时,下巴上的淋巴结全都肿出来了,一个个像弹珠那么大,挤挤攮攮地拥在下颌骨有限的空间内,将那里的皮肤撑得往下垂,总让我怀疑会不会像出现妊娠纹那样产生纹路。

整个春节期间,我都在和病痛搏斗。

大年三十下午,开始头痛,准备去医院,却无力起床,只能躺在床上昏昏沉沉地睡着,又不能完全睡着,与欲裂的头痛对峙。那天晚上的年夜饭我都没有吃,齐齐也被带到爷爷奶奶那边,冷清的除夕夜。

大年初一我的脑袋肿得像个猪头,好在精神稍微恢复了一些,便去三元宫祈福。三元宫依越秀山而建,人多得启动了限流措施,我抬头一看乌泱泱的人群,就有些头晕了,只在门口请了一个转运风车便回家了。

后面几天,淋巴结痛得无法入睡,连续三晚几乎没睡,白天便只能躺在床上休息,迷迷糊糊地睡了又醒,一天的步数不到100步,大概就是从卧室到洗手间或者到餐厅的路程吧。

每次照镜子,我都有些绝望。这个肿得脸和脖子连到一起的人,是我吗?肿处迟迟不消,会不会永远消不了了?我是不是要接受这个事实,未来的日子,都要顶着这样的双下巴生活?

终于,春节假期过了,医生们都回来上班了。朋友托人帮我找了一位中山医的教授,挂号永远是“约满”的那种,连加号都困难,人太多他看不完。

最后我们是在住院部找的他,非常寡言,几乎不问病情,只是看了我一眼,翻了检查结果,就刷刷刷地开了两周的药,两次注射,两种验血,然后在几秒钟内告诉我去哪里开单,2周后拿检查结果再找他。

当我看到注射的药物上写着“抗肿瘤”时,就有些疑虑——都说了不是肿瘤不是肿瘤不是肿瘤!这个医生是不是也不知道怎么治,先试试看啊?

那天抽完血打完针,我一个人坐公交车回家,又对着窗外默默流泪。这病到底要怎么治啊?有没有医生能治好啊?未来的日子都要这样奔波于各大医院,艰难地找那些牛哄哄的医生么?

比病痛更折磨人的,是这种意志力的消耗。

两天后的今天,我脖子上的肿处已经消得差不多了,好神奇!

今早照镜子,又看到了那张熟悉的脸,尖尖的下巴,明显的下颌骨,虽然依旧有些微微双下巴,我还是忍不住笑了。

嗯,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虽然这个春节过得病怏怏的,但我还是有所欣慰。

经过几年的努力,春节的仪式感终于在我们的小家庭建立起来了。我没精神像往年那样去花卉批发市场买花,依然在家门口的花市买了能让家里洋溢着节日气氛的花束。除夕夜的一大桌年夜饭,大年初一的祈福,虽然都不完美,却都在进行。

齐齐跟着小伙伴一起上了一节马术课,和小马以及教练相处甚欢,还和小伙伴约好下次再一起上课。新的体验,令她的人生更丰富。

因为有水平很高又善于鼓励我的好读者,我在春节假期坚持了每天一两千字的自由写作,类似日记的形式,想到什么写什么,不拘泥于主题和结构,自由表达,不设限。

8天之后,我发现我的写作能力有所恢复,写了2篇关于阅读的长文,又找到往日那种流畅表达的感觉了,好开心!

开心的事情还有月底齐齐开学了。

寒假因为我生病,大家都没怎么管她,每天任她自由玩耍,她也结交了好多朋友。

原本还担心开学没办法收心,但这几天我发现她进步很大,作业登记字迹工整,放学回家会自己写作业,每天中午也睡得很好,不管是洗澡还是睡觉,都不用像以前那样重复很多遍,一叫就马上有行动……

不知不觉间,孩子就这样长大了。

长大的明显体现,还有对压岁钱的在意。去年过年齐齐还对压岁钱和利是没什么感觉,收到后就交给我们了,今年却像守财奴一样守得死死的,一有空就一张张地数钱,还不停催我将外婆从微信发给她的压岁钱取给她。

有钱在手,她就想买以前想要却没钱买的那些物件,比如省博的兔子书签,比如校门口小店的粉色毛茸茸小兔挂件。我都任由她买了,不管家人说不值那么多钱。值不值,由齐齐自己判断。

在花掉一百多块钱,买到她想买的所有东西后,她就不再惦记那些压岁钱了,已经很多天没有提及,或许就这样渐渐淡忘了吧。

下次她再提及金钱,我会和她商量每周或每月固定时间固定金额的零花钱,让她有稳定的收入,学着消费和储蓄,学着自己延迟满足。

育儿之路越走越顺畅,吾心甚慰。

只是齐齐坚决不肯吃学校的早餐,家里其他人又没有早起的习惯,只能我给她做早餐了。可我的厨艺,已经连续几天给她吃番茄炒鸡蛋……

新的学习内容,新的挑战。

休息近一个月,虽有病痛,亦有输入。

2月读了7本书:《我的一个世纪》《100条裙子》《中国的经济制度》《微小的命运》以及3本《我在伊朗长大》。

一月和二月,我听完了潇洒姐讲的“十个一生”,找了几本书来看,对新女性又有了新的认知,待有空时整理成文字。

平日昏睡时,会在稍微清醒的状态下听喜马拉雅APP上的“静说日本”,主讲人是东京日文版报纸《中国经济新闻》的总裁,在东京工作和生活的中国人。他以推动中日友好为己任,这个节目就是介绍当今日本的情况,有关于安倍政权、日本经济社会现状等严肃性的话题,也有关于日本女主播从哪里来并嫁给谁、日本女孩子和父亲一起泡澡到几岁等八卦话题,还有日本自助游、购物攻略等实用性话题,挺有意思的。

在话题之外,他常常会提几句自己的行程安排,很多节目他都是在出差时抽空完成的,在飞机上写稿,回酒店录制。但如若他不说,我完全听不出,因为出差期间的节目也同样是有理有据,谈古说今,完全不显粗糙。

我佩服这样有毅力并有体力的人。

成长是对时光的流逝已经不再惊讶。

明天又是新的一个月了。2018年已过了1/6,没关系,还有更加美好的5/6!

你可能感兴趣的:(The Summary of February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