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史 |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已经走了多远

感谢大家的喜欢与关注,我已经长久不在写作了,最新的自我提升、情感、读书等文章,有兴趣可以在豆瓣关注:艾莉森王,或是公众号:醒awake,有全文收录,很期待再遇见你❤️

简史 |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已经走了多远_第1张图片


文末有书目推荐列表

我听过一个故事,是讨论人类的起源,好吧,应该是生物的起源,大家各执一词,而最“令人信服的”理论来自水源之说,即有水就有生命!可是在地球上最冷与最热的地方,皆有生命!至少细菌是存活着的。于是,科学家猜测,地球上的生命极有可能是来自远方的小行星,因为在小行星上微生物是可以存活的!

原来,我们也极有可能起源于另一遥远的星球。你,我,他们,都是外星人,征战了地球!现在我们迫不及待地建立太空计划,只为回一次家乡。

这篇文章本来取名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

(释义: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呢?我看就像那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雪地的某处落脚)

可是,起这个名字我又要被小编批评,“你不介意的话可不可以先交代个背景,因为你写的句子单独看起来没有人知道你在说什么。”

在上初中语文课的时候苏东坡就在眼前豪放地吟诵: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我想说:小苏啊!你能不能也把背景交代一下啊,人生是个什么?

我被自己的感性感动了,于是变成了文科生。十年文科生涯,却在第九年疯狂地迷上了物理科普书籍:Bill Bryson浅显易懂,费曼先生(Sheldon的大偶像)风趣横生,阿西莫夫科幻物理走进神学,霍金大神深入浅出,Elon Musk的信心满满。我想说:Gentlemen,这是Smart is the new sexy的年代,请接受我花痴一拜!✪ ω ✪

引用一下著名天体物理学科普作家Carl Sagan在旅行者1号正要飞出太阳系时,回头最后看一眼那遥远的地球,那个泛着苍白蓝光的小点(Pale Blue Dot),时说的话作为开篇:

It has been said that astronomy is a humbling and character-building experience. There is probably no better demonstration of the folly of human conceits than this distant image.

(据说研习天文学,可以让人谦卑,塑造人心,磨练个性。也许再没有更好的方法能比这遥远的画面更好地显示出人类的自负与愚蠢。)

人类在对宇宙的探索现在走到了哪一步?


从何说起?必须从古希腊说起!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七贤之一泰勒斯(Thales of Miletus)就提出:世界是由水组成的。他认为世界就是一座漂浮在海洋上的圆盘岛屿,周身被星辰围绕。这应该是历史上公开思考我们究竟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的第一人吧!他还准确的预言过一次日食。

不光如此,他还很穷,当时市里有许多人嘲笑他说:你看,哲学家都那么穷,哲学不是什么好东西,根本就没有用。

他一气之下,仔细观察星象(天象),预测了来年橄榄会大丰收,于是他就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一些钱拿来收购榨油机,当时还是冬天,也没有人与他竞价,所他买了不少,第二年橄榄果然大丰收,榨油机供不应求,他得意洋洋的抬高价格赚得盆满钵盈!

Let's science the shit out of this.

钱不是个人追求罢了。

注:公元前3世纪时诸葛亮也借了个东风,通过气象员的身份登上神坛。

后来,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地心说,哥白尼又提出了日心说,根据哥白尼的理论布鲁诺又提出了宇宙无边际的猜想,后来伽利略用望远镜证明了哥白尼是正确的。往往复复几百年,画面切到一战前,有一位物理学家戈达德(Robert Goddard)开始研究火箭推进器(因为他看了当时的科幻小说《世界大战》),并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液态燃料火箭。

戈达德认为这是人类探测月球的可行工具,却被当时的媒体嘲弄取笑,好在他受到了一些政府机构的资助,还有林白(Charles Lindberg世界上第一个独自不着落飞跃大西洋的飞行员)的鼎力支持(林白是当时的美国超级英雄),最后,你猜戈达德的液态燃料火箭做了什么?

——1969年,一个根据他的理论造出来的液态火箭,第一次载人飞到月球。

这把我们的故事直接引导至“Space Race”太空争霸

1957年10月,苏联航空工业之父Korolov引领建造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 1伴侣号1,这颗卫星相当出名,Ross还在《老友记》里的一次万圣节扮成了它。

Sputnik每绕地球转一圈要98分钟,每小时飞行速度一万八千里,在1958年返回地球时在大气层烧毁,但是它携带的两部无线电发报机在太空运行良好,许多无线电爱好者都收到了它发来的讯号。

1958年,在冷战Cold War中大受刺激的美国成立美国航空宇航局NASA,紧接着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射一颗卫星:Explorer 1。他们把德国火箭专家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收入囊中,布劳恩被称为导弹之父,二战期间,他是德国党卫军高级军官,十分向往宇宙探索,也在此同时研究了英国的噩梦V2火箭。他带着此腔热情为NASA工作,为一系列太空计划做出了许多贡献。

NASA的第一个载人航天计划是——“Mercury Redstone”水星计划,1961年宇航员谢波德首次驾驶自由七号(Freedom 7)驶入太空,虽然没有进入轨道绕行,但是他确实进入了太空,美国一片叫好。

然而,其实苏联早先就在“东方计划”里挑选出了他们的宇航员加加林,他成功驾驶东方一号宇宙飞船(Vostok 1)进入绕行轨道,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因为这个项目恰恰早了美国3周。

1959年,苏联成功发射月球1号(Luna),这是人类发布成功的第一个星际探测器。而美国的传奇一般的旅行者号的发射还是1977年的事情了。

1962年,魅力无限的肯尼迪总统在他著名的演讲——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我们选择登月):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in this decade and do the other things, not because they are easy, but because they arehard.

我们选择登月,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恰恰是因为它很难。

1963年,肯尼迪建议美国与苏联两强联手合作一起为探月工程出一份力,苏联都已经快要同意了,肯尼迪总统却在这时遇刺身亡,苏联也取消了他们的合作计划。

1967年,联合国发布《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美苏同时承诺履行其条约。条约明令禁止:”在绕地球轨道放置任何携带核武器或任何其他类型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物体,不在天体配置这种武器,也不以任何其他方式在外层空间布署此种武器。“文献原文点击此。禁止任何政府私自占有任何星球。

时间来到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计划开始,3天之后,3位宇航员进入月球轨道绕行,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an)打开舱门登上月球。

阿姆斯特朗永远成为了传奇,而皮克斯动画《玩具总动员》的主角巴斯光年(Buzz Lightyear)正是在向奥尔德林致敬。第三个宇航员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的名字是柯林斯Michael Collins,他不太被人记得。可是在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转的那两个半小时里,他一直驾驶着航天器在等着他们回来。

他们在月球上呆了两个半小时,拍了一些照片,然后带回了约47磅的月球石回到地球。

在此同时,苏联人的探月计划却屡屡失败,究其原因是他们当时的运载火箭不够稳定,彼时的巨无霸火箭N1发射了4次,均已失败告终。

美国人的顺利登月令太空争霸进入巅峰,也在同时走向缓和。

重重困难

美苏双方在此后皆遇到了一些困难,就在登月成功两年前,NASA的阿波罗一号在发射模拟台上首先通讯出现事故,接着机舱起火,短短的17秒火势却将三位宇航员活活烧死。

"Huston, we have a problem."(休斯顿,我们遇到麻烦了。)

这句听上去有燃眉之急的著名句子则来自阿波罗13号计划。

阿波罗13号1970年在太空中发生事故,但有惊无险的回到地球,整个过程也被拍成了电影,汤姆汉克斯Tom Hanks主演。

至此,太空探索进入了减速阶段,NASA也暂停了1984年要将宇航员送上火星的计划。

惨剧

1986年发生的事,我们在中学的课本里已经读到了:挑战者号升空爆炸。7名机组人员全部罹难。

2003年,哥伦比亚号在发射过程中机翼遭到损坏,在航空器返回大气层时迅速解体,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任何科技或者科学的前行都伴随着这些令人心痛的牺牲,我觉得作为一名人类,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我们和任何动物一样,都值得拥有生存的权利,所以我们在为这些宇航员感到惋惜的时候,我们绝对以同样的尊敬善待那些被送上太空的小动物们


简史 |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已经走了多远_第2张图片

(穿着太空服的Sam 1959年)

而,他们的故事更是发生在人类真正开始探险之前,可以说他们才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先驱。

1957年,苏联发射Sputnik2号卫星时,搭载着一只小狗Laika,徕卡,而这只可怜的小小流浪狗在升空后没过几个小时便死于惊吓。还有一只叫波尼的猴子,被美国人送往太空8天,回到地面上1天后便暴毙死亡,原来波尼在太空太寂寞,孤独而死。此后,美国人总是送成双成对的猴子上天。伊朗这些年更是送了许多猴子,这些小生命们令人肃然起敬。

合作平稳阶段

1998年美国与俄罗斯合作,建立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其实它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九个载人空间站,此前的8个皆有前苏联与俄罗斯运行。空间站目前由六个国家或地区共同运行: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欧盟。宇航员一般在空间站待6个月,上一次宇航员Scott Kelly和宇航员Mikhail Kornienko在国际空间待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空间站将于2020年弃用,直接坠海

航空探索的危险性时时面临被民众指责,NASA在21世纪初开始裁员并减少航空探索的计划。

而另一面的中国自21世纪以来则如火如荼的进军太空,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入太空,2008年神舟七号将3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并完成一次“太空漫步”,2011年中国自主建立天宫一号首个实验型空间站,2012年与2013年又紧接着将两组机组人员顺利送入太空,可谓野心勃勃!

有野心的可不止步于中国,还有Elon Musk(此前写过他点此阅读)的SpaceX,来自荷兰的Marsone计划,也有最近又一次被点燃的NASA

太空探索未来计划

Marsone来自荷兰的火星殖民计划预计2026年首航,这是一张单程票。Marsone在网络公开招募火星移民志愿者,据称,有超过20万份申请发出,而他们会最终选出24名“第一批移民“。

SpaceX似乎听起来就不那么玄乎了,CEO Elon Musk早在大学时期的梦想就是要探索火星,2009年他便预言人类将在2020年有能力登陆火星。目前,SpaceX的火箭仍在不断改进中,目前刚刚实现火箭重复利用的可能性,为人类移居火星吃下了第一颗定心丸。


流行文化

历史可能将会记载20世纪60年代为第一次太空热,而第二次太空热正是当下,而这一次我们正好站在过渡的中央,等待9¾月台的建成。


简史 |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已经走了多远_第3张图片

(2001:太空漫游剧照)

库布里克大神在1968年上映了他的传奇般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强迫症般的对称工整画面,60年代的剪裁技术,已经类似电影顶峰之作。这部电影,神秘,宏伟,结局似乎不知所云,当时的影星从首映礼愤然离场说:“这是什么玩意?看不懂。”一位17岁的中学生脱口而出:“这是让你体验的,不是让你理解的。”

在阿波罗11号登月前几天,David Bowie(大卫·鲍伊华丽摇滚奠基人今年年初去世)受到库布里克电影的激发(他嗑药后去看的该电影)发行了一首歌叫Space Oddity(文首歌曲链接),"This is Ground Control to Major Tom"(地面指挥中心呼叫汤姆上校)。这首歌曲成为了他最具标志性的表达方式,国际空间站的一名宇航员Chris曾在2013年在国际空间站现场弹唱了这首歌!成为第一支录制于太空的歌曲。

1970年,Beatles演唱着"Across the Universe"横穿宇宙(被NASA拿到太空去播了)。

1972年,Elton John演唱“Rocket Man"火箭人。

1977年,第一部Star Wars星球大战上映。

1982年,Michael Jackson在"Billie Jean"里跳起了“太空步”Moonwalk。

近几年来的好莱坞大片当然也风头正劲,《火星救援》,《星际穿越》。

如果你喜欢同样题材,却又看够了宏大的特效与“俗套的”剧情,推荐你两部电影:

District 9 第九区

Coherence 彗星来的那一夜

后记

1977年,NASA发射了Voyager 1,旅行者1号,这是一艘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目前(2016年)仍正常运行,它携带着来自地球的善意寻找其他智慧生命,它的外壳设计寿命更是长达10亿年之久。


简史 |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已经走了多远_第4张图片

这只镶嵌在探测器身上的黄金唱盘刻有地球的坐标,中国古琴曲,59种人类语言问候,鲸鱼的深鸣,一位母亲对她的新生婴儿说的话,一个刚刚坠入爱河的年轻女子的脑电波,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的问候。

它仍然在宇宙中高速飞行者,仍孤独亦又执着地前行于未知。

谢谢阅读

书目推荐 (非中文书籍能读原文都建议读原文)

Bill Bryson: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Richard Feynman: Six Easy Pieces

Richard Feynman: Sur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n

曹天元:《上帝掷骰子吗》

汪洁:《时间的形状》

Stephen Hwaking: 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

Stephen Hwaking: The Grand Design

Frank Wilczek: Fantastic Realities

George Gamow:One Two Three...Infinity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史 |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已经走了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