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经过对前面几篇备忘录的梳理,我发现自己的底层知识系统过于薄弱,导致对梅兰妮克莱因的理论仍然存在比较多的误读。因此也就在结业时对于克莱因的部分重点理论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为自己提供理论巩固的同时,也为希望能够为理论上有困惑的同学们提供一个求证之地。
客体关系理论的哲学出发点是:人性基本上是社会性的,我们对他人的需求是最基本的。
因而,“关系”应置于人性发展的最核心位置。客体关系学认为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对关系的需求是最原始的,自我是由意识或潜意识层面上的内在关系构成的。由此,被弗洛伊德所重视的生物驱力在客体关系理论家那里或被驱逐或仅处于次要地位,寻求客体成为它的主要功能。
【梅兰妮·克莱因】
梅兰妮·克莱因早年在费伦茨的指导和鼓励下开始精神分析学习和儿童精神分析治疗,1926年移居英国直至1960年去世。克莱因作为客体关系理论的倡导者,其儿童精神分析主要是围绕客体关系展开的,尽管她没有放弃内驱力概念,但是她关注的焦点却转向了对儿童生活有重大影响的客体关系。她认为,婴儿通过内投和投射等机制建立其内外客体关系世界,并影响着自我和超我的形成,而潜意识幻想是这些机制运作的平台。正如她所说,“关于一个人的内部客体世界状态的幻想和焦虑是一个人行为、情绪和自我意识的潜在基础。”
【克莱因对于弗洛伊德内驱力的修正】
不得不提的是克莱因修正了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把内驱力的无目的性转变为“先天的而且不可分离地指向客体”,强调其指向性和对象性。
在弗洛伊德元心理学框架里,驱力是一个介于躯体和心理之间的边界概念,“驱力源自躯体内部的紧张状态,(主体)不可能逃避它。”直到被投注之前,驱力都表现为一种持续寻求投注的恒定力量,并无指向性,所以驱力的客体是“驱力实现其目的所借助的事物,具有最大的可变性,与驱力本身没有根本联系,只是在驱力满足具有可能性时才与驱力联系起来。”在这种论述里,与驱力连接的客体本身的性质并不重要。
克莱因不同意这种观点,她认为“驱力是一种带有方向性的心理现象,有机体不是驱力的源头,而是表达驱力的工具”。究其本质,驱力并不像弗洛伊德所言那样与客体没有根本性联系,反而总是指向特定的客体,因此,在克莱因的视角下,驱力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客体关系。在与客体的关系中,婴儿内化外部客体,建立内部精神世界。
一方面,好的内化客体使主体感到安全和自由,并支撑主体的精神发展;
另一方面,神经症感受到的危险来自心里内部,这种危险并不由驱力累积所带来,而是源自内化的客体,内化的坏客体使个体产生焦虑和被迫害恐惧。
因此,分析临床的职责即减缓某些焦虑同时修正内化的坏客体,减弱这种内在迫害者的严厉性,在调整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过程中,驱力得到卸载,最终取得治疗的效果。
内部客体一方面推动和阻碍着驱力的卸载,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个体心理结构化进程。
而克莱因的心理位置理论揭示了个体早年心理结构化的奥秘。
【克莱因理论中的偏执—分裂位相】
偏执—分裂心理位置出现于生命的三至六个月。
在这个时期,婴儿没有将外部客体整合,于是与部分客体———母亲的乳房建立了关系,驱力都投注到乳房上。当生驱力(生本能)和死驱力(死本能)分别投注于部分客体时,母亲的乳房就被分裂为“好客体”与“坏客体”:当它带来满足和愉快时,它就是带来爱、和善等良好感受的“好乳房”;当部分客体令婴儿失望时,它就变成为死驱力的投注对象,与恐惧、伤害联系在一起。
好客体与坏客体两个维度带来了主体最早的结构化,未整合状态的主体也被分裂为两部分。
自我致力于将好客体内向投射并认同于它,使好客体成为自我理想( ego-ideal),最终与之融合,使其成为自我的一部分。
当坏客体呈现时,主体产生被坏客体毁灭的恐惧,死亡驱力投注在坏客体上,期待摧毁它,避免坏客体摧毁自我和内化的好客体。
需注意的是,虽然好客体和坏客体的分裂与外部客体的性质有关,但与外部客体本身的好坏并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婴儿的幻想。在生命早期,主体处于毁灭幻想的威胁之中,为了避免这种威胁,主体必须区分好与坏的东西。分裂这种防御机制将客体拆分是主体“人化”过程的开端。
好客体和坏客体的区分使主体能以明确固定的形式感知外部客体,如果没有这种分裂,婴儿就生活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无法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和与客体互动的惯常模式。
投射与内射机制促成了偏执-分裂心理位置的形成。
精神分析意义上的投射——指个体将主体自身产生的欲望、恐惧、焦虑等诸多感受至于外界,内射——则指将外部客体的性质置于主体内部。
在偏执—分裂位的形成过程中,主体“内射所有好的事物,并将所有坏的事物丢弃于外。”
这一过程的良好运作,使内化的好客体可以帮助主体生驱力实现统合和连接的作用,促使主体构建良好的自我功能,推动主体向抑郁心理位置。
如果过度使用投射,外部客体便被幻想所扭曲,“主体感到外部客体是危险的,害怕它们成为吞噬自己、掏空自己身体内部、切碎和毒害自己的迫害者。”此时的偏执—分裂位置不可避免地带有精神病理性质。
【克莱因理论中的抑郁心理位相】
偏执—分裂心理位置是主体最早的心理结构。随之而来的是,约从半岁到一岁间,个体进入抑郁心理位置。
此时,婴儿开始整合经验,部分客体被完整客体——母亲所取代。如同部分客体所经历的过程一样,母亲同时作为“好母亲”与“坏母亲”存在。但与部分客体被主体感知为分裂形式所不同的是,此时的婴儿很难将好与坏的特征完全剥离开来,“好母亲”和“坏母亲”的特质集中在一个客体上,同一客体兼具爱与恨两种性格,既可能给予满足,也可能带来威胁。矛盾性感受在这一时期产生:儿童必须依附于母亲才能得到照料与爱抚,这时母亲是一个爱的客体;但母亲这一客体并不总能带来愉悦的满足感,当母亲带给婴儿挫折感时,强烈的恨意随之产生。在恨意的驱动下,死驱力投注于坏母亲,坏母亲在幻想世界中被破坏、毁灭。
由于此阶段好与坏两种性质集于同一客体上,当坏客体受到攻击时,好客体也受到被主体摧毁的危险。由于内射机制,好客体被主体内化,由好客体支撑的主体的自我也随之受到解体的威胁。母亲的不在场可能扩大婴儿的焦虑,唯恐母亲死亡。
直到母亲再次出现,婴儿从客体被自己的攻击所毁灭的担忧和焦虑中解脱出来。
在抑郁心理位置,婴儿需要构建安全的内部和外部客体。
如果母亲在婴儿的攻击中表现的足够稳定,主体的愧疚感会驱动婴儿产生修复的愿望,内部和外部客体便会获得同一性,好客体与坏客体也能够实现整合。如果这一活动失败,主体会再次启动早年的分裂机制进行防御,精神活动呈现出退行和心理症表现。
【克莱因视角下的心理理论发展】
在克莱因的视角下,两个心理位置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必经之路。
传统精神分析强调自我的诞生带来了驱力的延迟满足能力,即构建了现实原则,并认为这种能力是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标志,但对于自我如何诞生这一问题却没有明确的答案。
在克莱因的视角下,自我由婴儿与客体互动过程中相继出现的两个心理位置塑造而成。
在偏执—分裂心理位置,以婴儿内在世界为中心的无意识幻想是自我发展的中心,无意识幻想构成投射和内射机制的基础,这些机制让自我获得最初的好—坏二元结构,最早的客体关系就建构在这种基本的自我结构上。
内射的客体强烈影响着自我的发展。
内化好客体是自我向外拓展的稳定而又丰富的内部资源,坏客体作为焦虑源为自我提供焦虑信号,帮助自我规避危险。随着完整客体关系的建立,与客体建立联系的范围逐渐扩展,亲密家庭成员都逐渐被内射为好客体和坏客体。两类客体形成拮抗,共同演绎主体丰富的幻想世界(如充满坏人和好人的童话故事就是二分性的主体幻想世界的具体体现)。
投射机制使主体可以将自身无法忍受的驱动力和情绪投向外部客体,借助这种方法,主体得以缓解自身的焦虑和恐惧;另一方面,将自身好的部分外向投射有助于主体与外部客体建立良性的情感纽带,形成稳定的人际模式。
从出生到1岁左右的婴儿经历两个心理位置之后,成功地组织起了儿童的内部世界,而且在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反复出现。克莱因认为它们既是一种正常的发展序列,又是某些病理现象的早期根源。
除了上面提到的理论上的贡献之外,从技术层面来看,克莱因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儿童精神分析的经典技术——游戏治疗,解决了儿童分析中的技术难题,得以遵循传统的分析准则:与儿童建立标准的类似成人的分析情境,严格规定分析的时间,保持分析者的中立性,采用移情解释。
自克莱因之后,游戏治疗成为儿童分析的主要技术手段,并被众多的分析者所采用,包括温尼科特等人。克莱因在临床领域的另一贡献是开创了儿童精神病的治疗和研究,打破了精神病和自恋性症状无法形成移情,不宜分析治疗的神话,扩大了精神分析的治疗范围,刺激了儿童和成人的精神病病理学的研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