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日常之金刚经第一品

学佛日常之金刚经第一品_第1张图片
日念一佛(图片来自网络)

缘起

我想写一个日常学佛的系列。

我现在算不上佛弟子,只不过听看佛经有几年,说是洗脑也好(我认为洗脑是个中性词)、成长也罢,总之减轻了我日常生活好多的烦恼。如果脑的存储容量是有限的,佛学估计已经占据了我脑容量的一半了。所以,也有很多想法,虽然未必成熟,但总想找机会把它梳理出来。我想,在这样子的输出过程中,说不定又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先从《金刚经》开始,因为它短,总共三十二品(篇),很适合分开来写。每一品都很短,但都是精髓,每一句话都变化无穷。也正是因为这样,作为学佛之人,可以思量的空间非常之大,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很适合写,每个人都可以有他的领悟和看法。

行文上,我会先把经文列出来,其后对里面的经义稍作解释,再结合我自己的思考写些看法。

文章不会写的很快,一品跟一品之间,可能隔两三天,也可能隔一两个星期。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先看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所有佛经都以“如是我闻”开头,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听佛是这么说的”。因为最初佛经典的结集,是由佛陀的弟子(也是堂弟)、以博闻强记著称的阿难口述整理而来,所以,以“如是我闻”表示这些佛法是阿难等弟子从佛口中所听到的,而非外道所说。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交待了此经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背景。

“一时”是泛指某个时间,好比现在所说的“当时”。一方面,是因为古印度人没有很强的记时观念;另一方面,我觉得,法不限时空,如果用上具体时间,落在文字上,看起来像日记或小说了。就像我们想写一篇有深度的文章,不想限制它的时效一样,因为道理和知识,跟时效无关。对于佛法来说,更是如此,具体时间真的不重要。

学佛日常之金刚经第一品_第2张图片
法不限时空(图片来自网络)

佛陀与众弟子一起,出外“次第”乞食后,回到祗树给孤独园,用完餐,收拾干净,坐好位置,准备开始讲法。

这里为什么要强调“次第”呢?因为在佛眼里,众生平等。乞食不挑贫富、不挑多寡,依照经过的顺序,一家一家的乞,给什么吃什么,给多少吃多少。

有人会问,那肉也吃么?

佛是这么说的:“我说世上有三种情况下的肉是不该吃的:当你看到、听到、或怀疑 (那只动物是特地为你而宰杀的)......我说有三种情况下的肉是可以吃的:那就是当你没有看到、听到、或者怀疑(那只动物是特地为你而宰杀的)......”

这是原始经典里三净肉的说法。

学佛日常之金刚经第一品_第3张图片
乞食也是一种修行(图片来自网络)

从第一品的简单几句话,可以看到,佛陀的日常生活与众弟子并无差别,要吃饭的时候自己去化缘,吃完饭自己收拾干净。佛也是娘胎生出来的,也需要人间烟火来养活肉体。他不是神、不是上帝,是个有血有肉但有着超凡智慧的人。

有人拿佛与上帝比较,说信佛和信上帝有什么不一样?

如刚才所说,佛陀释迦牟尼不是超神的存在,从佛法的角度讲,他更像是老师,教授大家他所悟得的智慧,并告诉大家修证的方法。他接受大家的质疑,佛经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从佛陀与弟子的一问一答、甚至是辩论中而来。

而上帝,是个超越宇宙的人格化的存在,在基督徒看来,他创造了这个世界。抛开上帝的拟人化形象,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上帝所代表的东西跟佛陀所说的本性、如来藏和阿赖耶识等概念很像。但这些从第一义谛看来,都只是名相,无所有,所谓诸法毕竟空。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佛日常之金刚经第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