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校没我们想的那么美

美校没我们想的那么美_第1张图片

这个“美校”不是指的的美术学校,而是指美国的学校,或者说国外的学校。

在我们平时谈论学生负担以及国内的升学压力时,总有人说国外的学校怎么怎么的轻松......,从而有些父母千方百计的把孩子茫目的往国外送。

事实真的如此吗?美国有个名叫爱德华·休姆斯的记者,曾获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他曾花了一学年时间,在加州一所公立高中惠特尼高中“蹲点”。一年的体验,让他写成一本书 School of Dreams(《梦想的学校》)。

美校没我们想的那么美_第2张图片

全书近400页,他在长达188页的第一章用了这样的长标题:“4是有魔力的数字:4小时睡眠,4杯拿铁,4.0”。这本书描述了惠特尼高中的学生群像: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绩4.0,他们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罐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熬过一整夜。

这就是美国中学教育和中学生活的真实一面:学生疯狂学习,每天甚至只睡4个小时;他们课外活动丰富,特长“傍身”;家长们关注教育,90%的家庭不惜重金聘请家教……

讲起负担来,不只是中国高中生读书辛苦,美国的高中生也很辛苦。他们一年要背超过112磅(约104斤重)的课本;要熬夜,泡图书馆写论文;努力学习,在分班考试中表现突出,才能进入“提高班”。这个“提高班”跟具有中国特色的“尖子班”、“状元班”可谓异曲同工啊!看来美国的学校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

但不可否认:美国的小学教育几乎是让孩子在玩乐中度过的,但到了中学,压力就变大了,他们也搞考试分班的,其实早在孩子上高中前竞争就开始了。据说到了大学申请季,竞争变得更隐蔽,且更为骇人。老师会提醒学生,不要互相交流申请学校的信息;有的家长在超市遇见会装作不认识,谁都不想告诉对方,我的孩子报了什么学校,以免引来“同伴竞争”。许多人说,在美国考大学很容易,的确,全美有3000多所大学,几乎可以做到‘全民上大学’。但是,如果不是名校毕业,就业却依然困难。

在中国流行的“特长”教育在美国也一样流行。美国中学生也在孜孜以求培养自己的“亮点”。在美国,中学早晨8点上课,下午3点放学。乍看起来学生学业挺轻松,但现实是,很多学生每天凌晨一二点才睡下,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除了完成作业,他们把大量时间投入课外活动,寻找自己“与众不同的亮点”。

美校没我们想的那么美_第3张图片

中美学生都追求卓越,只是中国卓越在分数上,美国卓越在能力上,但都要求卓越!

由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国内国外都一样;

2、没有经过刻苦的学习过程,就不可能有快乐的学习成绩;

3、孩子啊!努力学习是一种责任;

4、不要只在意孩子的考试分数,要注重在学习中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否则长大都很难有成就。

美校没我们想的那么美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校没我们想的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