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命中最值得拼死守护的究竟是什么?

技能就是一个人的装备,每多一件装备,人就强大一些,所作所为就会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很少有什么技能是”闲技”,只要它能与其他技能结合起来,就会形成“多维竞争力”。

尽管琴、棋、书、画被普遍认为是“闲情逸致”,但仔细想想就会知道,精通这些技能的人,若把这样的思维模式拿来做别的事情,一样是高手,甚至“一上来就是高手”。做事的节奏感,看事的大局观,“攻城略地”的战略与战术。。哪一样不是相通甚至相同的呢?

为什么不是作者“标题党”的问题,而是绝大多数读者的问题?

因为就是有一些读者真的按照书中的内容学会了,学好了,精通了。在任何技能上,从来都只有极少数人能达到精通的境界,而能技压群芳的人从逻辑上讲必然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

究竟有些人走到了最后,可更多的人究竟错在哪里?

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在于:

他们低估了学习任何一项技能所需要的重复练习次数。

重复,是从笨拙达到熟练的唯一通道。

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最终使大脑中两个或者多个原本并无关联的神经元之间通过反复刺激而产生强关联。需要重复多少次,因人而异。

任何工具都一样,一旦我们能够熟练使用,它都会被大脑内化成身体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在大脑里,一些原本不存在的神经元关联形成并固话,直至无法消失。我把这种神奇的现象称为“工具的内化”。

神经元通过重复建成并固化了,从而产生了大脑将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内化”的神奇效果。

除了低估重复必要次数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使人们半途而废:

低估任务的复杂程度

第一,任何一项真正有意义的技能,基本上都是很多技能的集合;第二,大多数技能若单独拿出来,作用并不大,需要与其他某个或多个技能配合使用,才能“效果惊人”。

真正困难的不是如何掌握某个单项技能,而是如何在掌握多项技能的同时把它们配合起来使用。

写作,不仅需要学习并熟练掌握多项子技能,包括观察、思考、表达、沟通、理解他人等,还要恰如其分地使用这些技能,让它们能巧妙配合。

所以,很多人无论学什么都一样,很快就放弃了。事实上,这只不过是因为她们重复的次数太少了,所以根本达不到在神经元之间建立强关联的地步,当然也就没有机会体验那种内化的神奇效果。可是,他们为什么总是那么快就放弃呢?很简单:基于种种原因,他们从来没有真正掌握,更别提熟练、精通任何一项技能。

同样,由于之前没有真正掌握,更别提熟练、精通任何一项技能,所以,他们从来都不知道任何一项技能最终都是“复杂的集合体”。于是,他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

事实上,只要有哪怕一次学会某项技能的经历就好了。因为在那个过程中,我很清楚自己是如何从笨拙达到熟练的,也很清楚自己是重复了多少次才完成内化的。于是,有过这种经历的人,会显得比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更有耐心。

被描述为“有耐心”的人,更可能是因为他们能实实在在地看到希望。反之,被描述为缺乏耐心的人,更可能是因为他们绞尽脑汁也看不到半点希望。所以,是否心存希望才是真正重要的因素。

至少习得(熟练、精通)一项技能,其实是所有人在任何技能习得(熟练、精通)道路上的起点,也是他们能够到达终点的根本——有经验,所以有能力,有资格,心存希望。因此,他们才能忍受自己的笨拙,忍受自己的低下,忍受各种可能会浪费注意力的诱惑——甚至根本不需要忍受。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道理,不仅是我所笃信的道理和我实践过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因为我已经做到,所以被证明为真正有效的道理。

什么最重要?

希望,什么是希望,希望的通俗定义很简单:相信明天会更好。再精确一点,所谓希望,就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明天会因为今天的努力而变得更好。”这里得重点是,明天不会自动变得更好。明天之所以能变得更好,是因为今天的行动,是因为今天用正确的方式做了正确的事情。明天是否会变得更好,与今天笨拙所带来的不适感完全没有关系,只要持续行动,一切都会改善;反过来看,一旦放弃行动,那么明天100%会变坏,没有例外。

能让我升值的是什么?思考与行动。

若我们生命中真的有最宝贵的东西,那只能是“希望”。它不仅重要,而且最重要——任何人在上下求索之后得结论都是一样的,它几乎是整个生命的意义。

相信我,无论什么事都是有方法论的,越是重要的事,越是必然有方法论存在,而且越是必然有更好的方法论存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生命中最值得拼死守护的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