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的笔记整理方法,源源不断灵感的奥秘

我的老师曾经告诉我们写文章的奥秘就是一要真实、二要具体。然而等我们下笔时,往往发现,真情实感还未来得及流露,素材已经用完了,真是想具体都具体不起来。

学生时代,应试教育,收集素材基本就是背《论文论据大全》。可是这样做的弊端就是高度雷同,没有新意。下笔时对现有资料的拼凑,很难引起读者共鸣。最好的素材是来自于生活的积累,不论是对事件的感想,还是经典语句的灵感,抑或是工作总结、电影小评,都可以为我们知识生产所用。


超实用的笔记整理方法,源源不断灵感的奥秘_第1张图片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就是一本超实用的笔记整理手册,帮助我们在信息爆炸时代,巧妙整合有用信息,从而达到持续的优质内容输出。创意是对既有信息的重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就是从收集、记录、整理三大块来实现创意,做出能够为你所用的笔记本。

作者奥野宣之,传媒出身,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笔记本作家”的身份让他名利双收,不仅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还写出了相关一系列著作,如《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的笔记读书法》等。

奥野宣之的这套信息整理术,之所以风靡是因为做到了一下几点:

在信息爆炸时代,该如何筛选信息?

收集哪些信息才是有效的呢?

如何把记录笔记简化成一件可以自由调整、长期坚持的事情?

怎样整理信息才能使它作为知识生产的素材而鲜活起来?

如何索引可以快速找到所需内容?


超实用的笔记整理方法,源源不断灵感的奥秘_第2张图片

一、运用“一元化笔记法”免除繁琐手续,享受构建知识体系的快乐。

我们的完美主义心态,往往给自己立了太多规矩,笔记本分类太细,对不同内容规定不同颜色笔迹。看似为方便以后查找打下基础,实则会因为太过于耗时耗力而半途而废。

要想运用好笔记法,最重要的是在于记录,笔记的精华是其中积累的素材,而不是干净整洁的外观。

奥野宣之的“一元化笔记法”就是提倡一册笔记本记载所有的瞬间,哪怕只是粘贴几篇树叶、哪怕所写词不达意,先记下来,创意交给再次阅读时的加工修改。避免我们舍本逐末去追求优质内容而错过灵感。

虽然《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介绍了25种方法帮助你去收集信息,但是我觉得最精彩的当属“葱鲔火锅式”笔记法,在记录信息的同时,能发散思维,输出自己的观点,为整理素材打下很好的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①将他人的发言、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等“来源于外部的信息”标上“○”后再逐条书写;

②对这些信息产生的感想、自己想说的话,用“☆”标记后再写;

③不断重复①和②项内容。

举一个例子:

○无论你的出身是特权围绕还是劣势相伴,个人以及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局限都来自你自己。——《追随:让下属心甘情愿跟着你的秘密》

☆自我局限一个是认知的局限,包括眼界、自我定位;一个就是性格的局限,情绪管理不善、太过谨小慎微等都会阻碍你的前进。

二、通过再次加工记录,挖掘素材成就灵感源泉。

记录并不是一劳永逸,你要经过不断重读,有意识的联想重组,才能生成令人耳目一新的内容。《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总结了五大步骤:

步骤1:收集——积累常识与作为研究课题的知识

步骤2:咀嚼——阅读、回想、深入思考积累的信息

步骤3:发酵——脱离课题,在潜意识层面思考

步骤4:顿悟——创意的诞生,突然之间惊呼“明白了!”“找到了!”

步骤5:具体化——将创意化为成果

哪怕是无聊的内容,经过这五步骤也能挖掘出它的潜在价值,想想都感觉有点激动呢。我们咀嚼的过程,也是在锻炼自己的思维,重塑自己的过程。同样是记录早餐,新手可能就写个三明治,而经过有意识的深入思考,可能就能写出三明治的做法,吃三明治人群的特点以及三明治的起源等。

我之前看一个自媒体大V介绍写文章经验,确定好相关主题了,然后约出几个朋友就该话题深入讨论,然后把观点整理成文,稍加润色就是一篇高阅读量的热点文。

我们作为普通人可能没有这么好的资源,但是可以用“葱鲔火锅式”笔记法不断积累素材,量变引起质变,让你的笔记本作为你独一无二的的资源库,成就你一个又一个经典文案,让你下笔如有神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超实用的笔记整理方法,源源不断灵感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