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首个交易日,A股表现强势实现开门红。截至1月2日收盘,上证指数涨1.15%,收报3085.2点,深证成指涨1.99%,收报10638.82点,创业板指涨1.93%,收报1832.74点。上证50、沪深300双双刷新2018年3月以来新高。两市放量成交7515亿元。
而在2019年,A股已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券商中国,2019年共有20个核心市场指数涨幅超过30%。其中,上证指数全年涨22.30%,历史涨幅排在第十位,更是成为近十年来表现第二好的年份。
就个股表现来看,剔除上市时间不足3个月的新股后,A股共有2776只股票实现上涨,占全市场的比例高达75.31%。其中,237股实现翻倍,825股涨幅超50%。十大牛股的上榜门槛达到360%,几乎被科技股垄断。
市值方面,统计显示,3700余家公司A股市值合计59.2万亿元,较2018年末提升15.8万亿,创近十年新高。科技股、金融股及消费股市值提升幅度较大。电子、银行及非银金融行业市值提升超2万亿,而建筑装饰及采掘行业市值均有一定缩水。
数据显示,2019年两市总成交额合计达127.41万亿元,较2018年大增41.95%,成为历史第二高。此外,北向资金2019年净流入3517亿元,较2018年增长41.12%,创下沪港通开通以来的历史新高。
沪指创下近十年第二好表现
2019年12月31日,A股强势站稳3000点大关,以一根小阳线结束了最后一个交易日。从沪深交易所的核心指数的来看,各大指数表现亮眼,28个核心市场指数中除了B股指数外全部实现上涨,共有20个指数涨幅超过30%。其中,深证100大涨55.18%,创业蓝筹涨51.20%,创业板50涨50.93%,位居指数涨幅榜前三位。上证指数全年涨22.30%,沪深300指数涨36.06%,深证成指大涨44.08%,创业板指涨43.79%,各大指数度过了美好的一年。
就沪指的历史表现来看,沪指以22.30%的涨幅排在第十位,自2010年以来表现第二好的年份,不及2014年的涨幅52.87%。A股历史涨幅榜的前三位均超过了100%,分别是1992年、2006年、1991年,其中1991年和1992年属于A股开市,基数较低;2006年则是A股最大的牛市,均处于难以撼动的位置。
从全球市场来看,A股亦表现不俗,尤其是深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两大指数。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美股也收获完美表现,道指上涨22.1%,纳指上涨35%,标普500指数上涨28.7%,不过从各大指数的涨幅上来看则不及A股。此外,欧洲股市也全线回暖。其中,法国CAC40指数涨26%,为1999年来最大年度涨幅,德国DAX30指数涨25%,英国富时100指数涨12%。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A股逢8必跌逢9必涨也再度应验。逢8的年份,1998年、2008年、2018年,指数都是下跌的,分别下跌3.97%、65.39%、24.59%。逢9的年份,1999年、2009年、2019年,股市都是上涨的,分别上涨19.18%、79.98%、22.30%。
2020年中国股市怎么走?
招商证券认为,A股每七年迎来一次两年半的上行周期,2019年恰是本轮上行周期的起点,预计2020年上半年市场更多以结构性行情为主,下半年伴随着通胀回落以及货币政策空间打开,市场在更加宽松的环境下有望继续上涨。
中信证券提出,2019年压制A股盈利的主要宏观因素在2020年都将明显减轻,基本面在逆周期政策、信用扩张、补库存作用下企稳回升。在宏观经济决胜、资本市场改革、企业盈利回暖的大环境下,A股有望迎来2至3年的“小康牛”。
申万宏源证券表示,2020年A股盈利增速微幅改善,估值提升空间受抑制,2020年整体的机会有限,对结构性阶段性机会的把握可能决定胜负。
广发证券认为,A股历史上估值能连续两年抬升的情形寥寥,2020年盈利驱动大概率取代估值成为主导,延续“金融供给侧慢牛”格局,期望收益率不及2019年但大概率为正,节奏上先股后债,先价值后成长。
天风证券策略团队徐彪表示,科技板块的超额收益将是后续的主战场,背后是产业周期的支撑。徐彪认为,科技产业周期有望爆发,影响股价的核心因素是业绩趋势而非短期估值贵贱。2020年少部分公司走牛的推动力将从“外资前50”切换至“科技龙头50”。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认为,核心资产仍是2020年行情主线,但科技股和价值股将会成为主角,其中上半年科技,下半年价值。立足中国经济转型新动力,看好科技赋能的机会,具体包括5G带动的“To C”和“To B”全产业链发展、新能源汽车、化工、电力设备、机械等科技创新能力强的龙头。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强调科技和券商将成为本轮牛市的主导行业。科技进步叠加政策红利将推动科技板块业绩回升。股权融资大时代的到来,伴随着未来业务多元化,券商业绩有望回春。
国金证券表示,行业配置方面,重点把握两条投资主线。一是以外资为代表的中长线资金所布局的低估值蓝筹板块,主要集中在“大金融、地产以及其他消费、周期”等细分子板块的龙头公司,此类配置标的所具备的特征为“持续抢占市场份额,估值相对合理,业绩持续稳定”;二是深挖新兴产业下的美股映射配置主线,如“苹果产业链、电动车产业链”等。
中原证券建议1月份继续以金融+科技为主线,边际上增配周期上游板块和消费板块,概念方面关注新能源汽车、国企改革、国产替代、华为产业链等。
整理编辑:商周君
可点击下方图片订阅最新杂志!
点击你感兴趣的关键词
立即获得关于TA的更多信息!
港铁|特朗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