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项目式教学,你懂吗?

“教育创新的潮水涌动,是永不停息的行动迭代与思考叠加。它的方向只有一个,就是更加有效地融通各种学习方式、引进更适宜的学习内容和资源,让孩子们在这个深度扩展的世界中,具备真实的、面向未来的思维与能力。”

从STEAM教育理念的引入,到如今项目式教学(PBL),都在强调培养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进行跨学科整合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创造力和批判精神。对于PBL的讨论和尝试有很多,但并不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进一个项目,或者将成功以项目展示就可以称之为项目式教学。本文带您走进爱迪学校国际中学的项目式教学的课堂。

以一节中学的物理能源课为例,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上,同学们需要了解掌握以下内容:

能源家族的成员都有哪些;

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核能与太阳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等。

教授的方式多为老师课堂讲解,学生课下做题,背诵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其自主解决问题。

爱迪国际中学的老师将该课题设计成项目式课程,先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能源引入:


教育创新——项目式教学,你懂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然后,老师开始引导学生们讨论每种能源的特点——优势和弊端。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给出答案,例如:风能的优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弊端是不稳定,噪音大等等。通过这样的讨论,帮他们牢记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界定。

教育创新——项目式教学,你懂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以上讲授的部分和传统的教法还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接下来就进入学生的项目式学习部分——新能源汽车设计。

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前期调研,查出新能源汽车的界定,包括它们的定义、介绍,使用哪些新能源,以及优缺点分析;收集新能源车的品牌、性能、设计。

下一步,他们还需要通过社会调研,设计调查问卷,发现各类人群为什么不愿意使用新能源车,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绘制外观图片或制作实物模型,设计未来新能源车。

如果说在以前,老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生知识。现在,项目式教学更多是教他们为什么要获取知识,如何获取以及怎么使用。

整个项目时间持续近一个月,期间不仅会涉及到物理、化学方面的知识,还会引入统计学上的定量、定性分析的方法,以及最终展示阶段的艺术设计。

这就是PBL中最为重要的精神之一:自主探索。

教育创新——项目式教学,你懂吗?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教育创新——项目式教学,你懂吗?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选自学生调研报告

PBL的另外一个重要精神就是,设立开放性的问题,没有对错答案之分,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技能。国外的研究认为,高水准的PBL项目立意务求真实,能帮助学生从学科学习和社群生活两个层面与现实世界建立联系,同时对学生个人而言也是有意义的。

在9年级学生的语文课上,老师以中国文化经典为核心,让学生设计一个个性化的能够体现文化韵味的建筑。

第一个阶段,学生需要把一个项目细化,抛出问题(Propose):在建筑设计中,我需要哪些板块的知识?我应该如何开展设计?我与我的同伴应该如何合作分工,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潜力?我的设计如何能具有可行性或概念上的先进性?

第二个阶段是规划方案(Plan),老师会为学生们提供方案支持(Scaffolding)——在建筑方面,详细讲述中国传统建筑,包括建筑理念、建筑元素、构景方式等;此外,还会有商业领域的建筑设计方案策划书,涉及项目名称、产品定位、市场分析、设计方案、营销方案等,引导学生的设计行为。

第三个阶段,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设计策划案书并准备PPT进行演讲(Execute)。

最后在评价与反思阶段(Judge ),进行教师评价(Teacher Assessment)和同伴评价(Peer Assessment)之后进行自我评价(Self Assessment),小组内部讨论并完成修改。

教育创新——项目式教学,你懂吗?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学生的设计方案在中国文化韵味的把握、艺术价值和设计理念方面各有所长,有的在整体项目中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中国韵味的把控,对园林造景艺术中植物、动物、颜色、材料等有出色运用。

教育创新——项目式教学,你懂吗?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有同学结合中医养生的学问,设计了中医主题的建筑,可行性很强;有的融入了有机建筑的理念,人与建筑相融,建筑与环境相融,环境与科技相融,科技与未来相融,未来与生活相融;还有同学基于人工智能与未来科技的理念,设计了Space Hotel的主题建筑。

教育创新——项目式教学,你懂吗?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PBL学习方式由于注重激发探索精神,注重知识的融合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被认为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方式。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不再是一个答案提供者,而是一个启发者。

试想在三十年前,人们可能还在学习胶卷冲印技术,可如今这门技术已经毫无用武之地了。但如果你学会的是一种思路和方式,那你学习的内容就永远不会过时。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创新——项目式教学,你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