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如果颠覆了满清,结果会如何?

曾国藩如果颠覆了满清,结果会如何?_第1张图片
曾国藩与慈禧

曾国藩在平叛了太平天国之后,手握兵权,又得到左宗棠、李鸿章所部的拥护,是非常有可能借机推翻满清政府,取而代之,自己当皇帝的。但是曾国藩却没有这样做,而是自剪羽翼,解散了自己队伍,又通过公开印行家书的方式,向朝廷和慈禧太后表明自己无意造反的心迹。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种说法是,他作为一个学养深厚的学者,用儒家的文化修身养性,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内心有自己的法度,不能去越雷池,做叛逆的事情。

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在围剿太平军的时候,朝廷对他是既重用又不信任,已经是防范有加。在这种情况下,他权衡利弊,一则自己年事已高,心劳力拙,另一方面,他与左宗棠历来不和世人皆知,自己所建的湘军也多年征战,人心思归。他并没有足够的把握能够一击致胜,所以他选择了退步。

我们这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讨论这个话题。就是说,如果曾国藩起兵反满清,那么最后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首先,曾国藩从小受儒家文化影响,儒家文化的根基就使得他维护这样一种君主的统治。如果这个君主做的不好,是可以取而代之的,在过去历史上有先例。比如殷纣王,他也是当时各个诸侯国的天子,但是就被周文王给推翻了。当时周文王起兵,口号也叫革命,革殷王朝的命。从本质上来说,是以下犯上,但是从道义上,因为殷纣王荒淫无道,周文王在道义上站得住脚。天命向著有德的一方。

也就是说,曾国藩如果起兵反满清,这个是可以的,那么为什么没这么做呢?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从儒家文化的兴衰来讨论了。

中国几千年的统治,儒家文化始终牢牢的占据着精神高地。从汉武帝的时候开始,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曾国藩如果颠覆了满清,结果会如何?_第2张图片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家国天下,就是说,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家庭里要扮演好家庭里的角色,父父子子,仁义礼智信,忠孝。因为忠和孝直接对应着君臣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在家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么在这个忠孝体系之内,他在做臣民的时候,服侍皇帝、报效国家的过程中,也能够去尽自己忠和孝的责任。所以儒家文化对整个社会和谐,对君臣关系,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汉武帝就把它给固定下来。

由于儒家文化对人自身的修养有严格的要求,修身养性,内敛,人与人之间这样一种理性的约束,所以使人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教化和影响,他的行为就受到很多传统礼节的约束,使他不能出格。

但是儒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等到了宋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衰落了。这是为什么呢?

儒家文化里有一个很大的缺欠,因为它走的是血亲的路,而亲情里面其实是有私的。这个私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就会表现出来,形成我们人思想和行为上的一种越来越明显的痼疾。

另外,儒家文化强调的是礼和内敛,但是这个礼和内敛,他需要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呼应。如果我做到了礼和内敛,你却没有给我相应的回应,我在谦让,你没有谦让,事实上就是谦让的一方吃亏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发生,谦让的一方就会在心里不平衡。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就开始变得虚伪起来,表现上显示的和内心里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也就是说,儒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慢慢开始出现一些负面的效应。这其实也是正常的,因为所有的生命,所有的制度,所有的国体,它都是一个成住坏灭的过程,有生,有成长,有辉煌,那么必然有消亡。

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维持整个文化的承传,维护了众多朝代的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到了宋朝以后,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到明代的时候又出了一个大儒,就是王阳明。他创立让人们向自己内心世界里寻找良知的“阳明学”,就是因为当时儒家文化做为指导人们的心法已经不灵了。

曾国藩如果颠覆了满清,结果会如何?_第3张图片
王阳明

王阳明又开始重新去挖掘儒家文化的内核,就是孟子的人性本善,做事情要向内心去找标准。但实际上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要求,同过去相比,已经是降低档次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最早的时候人们都是以圣人为标准,都是以孔子、孟子的话来做标准。我们看古人行文做事,开口就是子曰如何如何,孟子曰如何如何,都是这些内容。孔子是至圣先师,孟子是亚圣,那么用孔子和孟子的话来互相去做约束和自我的要求,那就是圣人标准。在过去,虽然圣人标准实践的有起有伏,但是他毕竟是以圣人标准去做了。

等到明朝的时候,人们已经更急功近利,物欲上的东西追求的更多了,精神上的东西开始少了,做事情已经开始不太注重道义了。王阳明看到了这些,就去找寻儒家文化的心法的内涵。其实说来说去,就是孟子的人性本善,就从这儿开始入手,叫人去拷问自己的内心。你做任何事情,要拷问自己的良知。这个时候其实儒家文化已经开始式微了。否则的话,人心本来就是善的,你为什么还要去拷问呢?

等到清朝的时候,儒家文化的发展已经开始衰落了,对人心的约束已经不起作用了。整个国家的官僚体制,充满了贪官污吏,从上到下全都腐烂透了。

这个时候曾国藩如果去推翻清朝,这是可以做到的。关键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政权体制,曾国藩并没有那样一种理想或者思考,因为他就是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而儒家文化走到今天,再去把儒家文化提炼做人的心法,已经不起作用了。

拿曾国藩本人来举例子。曾国藩一生在践行儒家的理论,可是他所做的一些事情却不是正面的。他用儒家文化在干嘛呢?是明哲保身,就是用儒家文化去思考,如果和皇帝之间,和慈禧太后之间出现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去处理?

曾国藩如果颠覆了满清,结果会如何?_第4张图片
洋务运动

当他去发展洋务运动的时候,朝廷主事的总理大臣却是一个满人,而且没有科技兴国的思想,所以他想方设法能够把自己的主张推行得了,又能迎合对方的意见。当对方安插了很多自己的人,通过洋务运动去打捞好处的时候,他既不能反对,又要想办法去走钢丝,所以他的洋务工厂虽然建起来了,但是效率极差。

曾国藩原本是一心效命朝廷,想凭一己之力使满清王朝挽狂澜于既倒。当时,曾国藩费尽全部心血开设的制造局所制造的轮船举行下水仪式。他抱病亲自参加。席间,他征求外国专家意见的时候,外国专家就明确指出,说同样这么一个规模庞大的制造局如果在国外,它的效率将是多么的高。而在中国,成本高,周期长,效率差。

曾国藩很虚心,就问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洋人给他指出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一下就把他击倒了。就是体制问题,整个清政府的官吏体制,这种贪腐,人浮于事,什么样的好的创意,美好的事物,在这个体制下都会化为泡影。

这个时候曾国藩才明白,他所对应的其实是个不可救药的制度和官僚体制。以他一己之力,想去重建这样一个王朝,重新把这些官吏都变成清官,这是万万做不到的。

曾国藩本人并没有一种新的思想,要把这个王朝建个什么样子,让他建还是儒家的东西。可是人心都已经变了,儒家文化已经不再作为人的这样一种心中的法来去约束的时候,曾国藩其实是回天无力了。他即便是推翻了清王朝,他也仍然在这个清王朝的基础上,还是用这样一些人。他用的人本身都已经是变异的思想,这些人在这个位置上,在这个体制之内还会不断的变成贪官污吏。

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儒家文化必须重新注入一些新的内涵,才能够延续和发展,才能对人的精神起到这样一种鞭策和教化的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国藩如果颠覆了满清,结果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