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小传之笛子: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乐器小传之笛子: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_第1张图片

-1-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仙鹤在我们的文化中历来被视为极其祥瑞的文禽,在道家的视角里,更是羽化登仙的媒介与象征。

华夏民族对仙鹤的追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自远古以来便有迹可循。其中有一件就与我们这篇所要讲的乐器有关,它被认定是改写了中国音乐和乐器发展历史的遗世精品——骨笛。

从前,笛子总被认为是西域羌族、胡人的首创,而非我大汉民族的嫡出乐器,直到贾湖骨笛破土而出。

上世纪80年代,在河南省舞阳县的贾湖遗址,出土了数支远古时代的笛子。那里是华夏族聚居的部落,距今已有8000余年的历史。所出土的笛子全部以仙鹤的尺骨制成,且大多钻有7孔。

这不仅印证了我们文化推崇仙鹤最初始的根基,还将笛子这件乐器改判为我华夏汉族的首创。距今8000余年的历史,更被认定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将我国的音乐和乐器制造的起源追溯到远古的新石器时代。

贾湖骨笛出土之后,专家曾找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者前来印证,看这件史前遗物到底是简单的狩猎用的骨哨,还是可以被称之为乐器的骨笛。

结果,演奏者不仅吹奏出了传统五声调式的旋律,更演奏出了包含变化音的乐曲。

我不知道当时在场的各位作何感想,但是在我的脑海里,这支骨笛就像是《盗梦空间》里的那个陀螺。似是连接远古的时代与现在之间的一件信物、一种图腾,仿佛它们在不同的空间里实现了共存。

那种美妙的感觉,只可意会,不便言说。

-2-

如今的很多人,都分不太清楚笛子和箫。两种乐器同宗不同脉,可以说算是近亲。二者的分别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笛子为横吹,而箫则是竖吹。

但是,从历史上来讲,笛子并非一直都是横吹的。在汉代之前,笛子均为竖吹。准确来讲,那时的笛子应当算是今日之笛与箫的共同祖先。直到后来,横笛渐渐成为了主流,而竖吹之笛便慢慢演化成了箫。

大唐一朝,音乐进入空前繁荣的大发展时期。彼时的笛子共分两种:竖吹的是羌笛;横吹的叫横笛,亦称横吹。

无论哪一种,笛子在唐朝都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并深受喜爱,无数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便是最好的证据。

唐时的文人很多都是通晓、钟爱乐器之人,譬如热爱琵琶之白居易,还有喜好笛子之李白。

描绘笛子的诗作中,李白无论从数量还是流传范围上来讲,均独占鳌头。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到“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从“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到“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以李白为代表的文人们,用诗词记录了笛声中流露出的丰富情感,证明了他们对这件乐器不仅是喜爱,更是一种心情的寄托。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军营之中,助兴少不了它。

“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文人相聚,听吹笛亦是件美事。

“江上何人夜吹笛,声声似忆故园春”,思乡的时候,会透过它聊以慰藉。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戍边的士兵们离开家乡时的依依不舍,更是看在了诗人的眼中。

除却寄托感情,从诗词当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出两种笛子之间领地的划分。譬如羌笛,多与边塞联系在一起。

乐器小传之笛子: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_第2张图片

-3-

历史上钟爱笛子之人,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君主:唐玄宗。

开元年间,玄宗在兴庆宫旁边的沉香亭畔,种了很多名贵的牡丹。花开时节,姹紫嫣红、百花争艳,着实惹人流连忘返。

这一天,玄宗邀了杨贵妃一同来赏花。侍奉在旁的宫廷乐师李龟年一瞧,这皇上与贵妃赏花,怎么也得来点音乐助兴。刚想着让一众乐师做准备,矫情的玄宗就发话了:“我和爱妃一同赏名花,岂可用旧曲?”。当下,即刻便宣时任翰林学士的李白觐见,命题作文,谱写新篇。

于是,李白写下了他的代表诗作,三首《清平调》。

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玄宗一瞧,鼓掌好评,随即命李龟年作曲。于是,史上音乐演奏最高规格的一幕便出现了:

李暮吹笛,花奴击奏羯鼓,郑兴奴弹琵琶,李龟年执拍板而歌。

这下可不得了,玄宗愈发来劲了。忍不住手痒,便自己拿起了玉笛,吹奏尽兴。

此时,美人杨贵妃手捧七宝杯,品着西凉供奉的葡萄酒,娇滴滴地向玄宗弯腰致谢。

以上这精彩的一幕当中,展现出的内容有很多。固然有玄宗对贵妃的宠爱,还有乐师规格之高。但其中更值得一提的,是玄宗笛子吹奏技巧之精湛。这可是标准的即兴演奏,而且还是与乐队的配合啊!

话不多说,献上我的膝盖。

-4-

如果拿吹管乐器和弹拨乐器做类比,笙类古琴,稳居正统之位的话,那么笛子便似琵琶,通于雅俗之间。

正统礼乐中,笛子一直是宫廷音乐的必备乐器。譬如唐朝的坐部伎和立部伎中,都少不了它的身影。而在俗乐中,笛子也与民间音乐做到了完美的融合,歌舞、戏曲伴奏中,笛子亦位处首选之列。

也恰是在戏曲伴奏的过程中,慢慢演化而有了梆笛与曲笛之分。梆笛为伴奏梆子腔而得名,属于典型的北方戏曲,高亢、嘹亮、激昂、直捷。而曲笛则是伴奏昆曲之用,传承了南方戏曲的特点,醇厚、悠长,有一种娓娓道来的美感。

从新石器时代到今天,笛子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枝繁叶茂。

人们尊敬它,认为笛子可以荡涤污浊之邪,使身心归于雅正;人们钻研它,从远古的骨头、到今天的竹子,甚至是玉或玳瑁,人们用各式各样的材料制作它;人们更热爱它,无数绘画作品和诗歌便是最佳见证。

它小巧便携,它简单易学,它音色优美,它通情达意。

这便是笛子这件乐器美好的所在。

所以,人们愿意随时将它带在身边。热闹的时刻由它锦上添花,孤独的时候陪伴自己,伤心的时候向他倾诉。

人生至美极乐,不过如陈与义所说,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如果你相中了我的文章,可以联系我的大军师扣舷哟,嘿嘿,祝你成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乐器小传之笛子: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