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宁:Base FX副总裁。在进入视效产业之前,谢宁先生曾在中国政府和外企工作多年,在招商引资领域和主题娱乐产业方面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2003年下半年,谢宁先生进入电影视效产业并协助布兰博先生创立了 Base FX公司(以下简称BASE),成为核心领导成员。作为公司副总裁,谢宁先生负责政府关系事务,参与领导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操作。此外,谢宁先生还参与发起创立亚洲视效预览协会和中国影视后期产业联盟,并且担任副理事长职务。
BASE是一家三度获得艾美奖的视觉特效和动画公司,迄今为止已完成 200多部影片上万个特效镜头。
2010年,BASE为《太平洋战争》制作的特效镜头获得业界赞誉,一举拿下艾美奖电影电视系列剧最佳特效奖,成为亚洲首家获此殊荣的特效公司。2011年和2014年,BASE分别凭借《海滨帝国》和《黑帆》两次斩获该奖项。2015年和2016年,公司参与制作的《美国队长2》和《星球大战7》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提名。
《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环太平洋》、《侏罗纪世界》、《加勒比海盗4:惊涛骇浪》、《终结者:创世纪》、《星球大战7》……
如果你喜爱电影,这些好莱坞大片的名字应该都不会陌生,在这些作品当中都无一例外运用了大量酷炫而奇幻的特效镜头。你也许没有想到,这些影片当中的很多高难度画面都诞生在中国一家名为BASE的视觉特效和动画公司。这家起了个英文名字的公司,从一开始就扎根在北京,在以创始人布兰博为首的国际管理团队的带领下,从12个人的小团队成长为中国最大、亚洲顶尖的影视特效龙头企业,不仅制作了大量好莱坞特效大片,而且也承接了《捉妖记》、《长城》等国内一线大片的特效重担。
BASE在高端生物角色、流体及动力学特效、写实级别数字环境等方面有着很强的实力,并搭建起业界领先的制作流程和培训体系,在北京、无锡、厦门和大厂建立了近万平米的制作和培训基地,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550余人。
我们可以并不夸张地为BASE做两点定义:
一、它的出现和存在见证了中国特效行业的萌芽至发展;
二、它的创新与坚持引领了中国特效行业的风向与标准。
为什么BASE能够幸运地达到今天的高度,并还将登上新的高度?作为伴随BASE走过十多年历程的创始团队核⼼成员,副总裁谢宁眼中的特效世界是怎样的面貌?他又将如何解密公司的成功之道呢?
“我们要做最棒的电影特效”——以高度丈量理想
BASE特效团队说到底就是一群电影特效的超级粉丝,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做最棒的电影特效——不仅是在中国最棒,而且是全世界最棒。在谢宁看来,这种对顶级特效的渴望是BASE团队成长最重要的内在驱动力。“做电影特效和跳高是很像的。如果没有横杆,运动员凭空跳是跳不高的。只有不断上升的横杆,才能造就优秀的运动员。更高更好的项目就是我们不断上升的横杆。”
2002年,当时在海南省海口市商务局担任招商科科员的谢宁在一个主题公园项目的招商工作中,结识了美国导演、制片人布兰博。2003年,谢宁离开公务员队伍,被布兰博一通电话“骗”到了北京,误打误撞地进入电影特效行业。
据谢宁的回忆,那时候的中国,除了中影华龙和上影数码两家国营公司,特效行业可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为了给布兰博自己导演的影片《深海营救》寻找后期特效公司,他们两人跑遍了北京大大小小几十家公司,却惊讶地发现居然没有一家能够承接他们的电影后期业务,只好找了一家培训学校合作,利用学校的老师和电脑设备来进行制作。最早的12个所谓“制作人员”,充其量只能说是CG(计算机生成图像)爱好者,没有任何电影特效制作的经验。经过一番周折,这群“票友”完成了《深海营救》项目,从此踏上了电影特效的旅途。
BASE团队的起点很低,可以说是贴着地板进⼊这个行业。布兰博靠着以往的朋友关系,从美国拉来一个又一个的小项目,才勉强熬过了最初的几年,期间也经历过几次连续几个月发不出工资的窘境,最终凭借这群年轻人对电影的热爱和执着坚持下来。
中国特效行业的起点正是如此,不仅没有好项目,而且设备、资金、技术都很欠缺,唯一不缺的,是不断追逐更高更好电影特效的一群追梦人。
这种对更高更好项,目的渴求,也正是特效公司生存和成长的核心驱动力。BASE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寻找更难更有挑战性的项目。在谢宁看来,这是BASE成功的重要因素。
2009年,BASE能有机会接到HBO电视台——美国最大的电影频道的美剧《太平洋战争》的特效制作,并凭此拿下第一个艾美奖最佳视效奖,也得益于这种核心驱动力。当时,这部由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监制、耗资逾2亿美元的十集美剧《太平洋战争》在特效制作上遇上瓶颈,有一个抢滩登陆的镜头一直无法达到导演要求。
正当各方束手无策,布兰博主动请缨,表示说相信自己的团队能够做好这一段特效。但是,BASE作为来自中国的特效公司受到了不少质疑,连HBO都曾一度劝布兰博放弃,因为当时BASE承担的都是些修修补补的小任务,一旦搞砸,以后就不好再合作。
布兰博专门打越洋电话和制作团队商量,结果大家一致认为“光脚不怕穿鞋的”,要求一定要尽全力尝试这个难题。Baser们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战胜这个挑战,赢得HBO的信任,接到更多有难度的任务,也赢取了艾美奖。
谢宁提到,在规模达到五六十人的时候,布兰博曾经召集团队开会,摆在大家面前的是两个方向:一是维持现有的规模,只接擅长的项目类型,做一个“舒舒服服”的精品团队;二是继续扩大团队,不断地迎接新挑战,追逐高端品质的项目,永远“在路上”。经过投票,大多数人选择了“在路上”。谢宁认为,当年这个决策对于BASE的成功至关重要。
“工业化流程是关键”——以标准实践理想
在谢宁看来,“电影特效产业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艺术创意人才密集型的工业,追求多快好省地为电影完成定制的画面效果。忽视了电影特效的工业化属性的特效企业注定是发育不良甚至会夭折的,工业化属性的最重要特征就是流程化。”
BASE团队很早就学习到这一点。作为特效公司, BASE的第一个转折点是2007年承制国产电影《白银帝国》中狼群的特效。这个项目对于BASE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促使他们开始建⽴起公司的标准流程。
为了追求更逼真的毛发效果,BASE从当时国内流⾏的基于Maya的制作流程转到鲜为人知的Houdini流程。这不仅意味着成本的上升,还意味着所有部门的人都要重新学习新的流程,特别是动画师要学会如何在Houdini里做动画。
当时,公司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强制完成这个转换,这在当时是非常痛苦的,也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理解,但这次“改革”让BASE拥有了领先于国内的动力学特效流程,也将“流程优先”的意识植⼊管理团队的大脑。
对于电影特效公司来说,拥有一套符合自己需求的流程,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尤其在特效人才缺乏的中国,分工细致、坚实稳健的流程,能够帮助新员工适应工作环境快速上手,也有助于制作人员快速成长。
2012年5月,BASE与特效行业鼻祖——工业光魔及其母公司卢卡斯影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这是BASE的第二个转折点。谢宁介绍,这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让BASE得以接触到大量的好莱坞大片,也得到工业光魔在艺术和技术上的精心指导和帮助。此后,双方连续完成多项合作,包括《超级8》、《碟中谍4》、《特种部队2》、《环太平洋》等。
通过和工业光魔并肩作战,BASE的流程得到特效大片的千锤百炼,也完成了与工业光魔的顶尖流程的无缝对接。
BASE也是国内最早意识到流程人才重要性的视效团队之一。BASE的流程基于好莱坞专业标准的电影特效工业流程,但针对中国和自身团队的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的调整和优化。
在西方,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影特效产业内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商业软件,成为各个公司制作流程的主体构架,但这些软件之间的协同工作和数据交流,以及高级功能和特殊效果的实现,都需要大量的定制化编程。
在好莱坞,这些工作由“TD”(Technical Director,也就是技术指导)完成,并且各个公司都拥有很多的TD,但在中国,很多的特效公司甚至都没有设立这个岗位。BASE一直非常注重流程支持团队建设,不仅引入国际人才,还率先在国内和理工院校合作进行影视特效 TD人才培训,培养流程人才。
纵观全国,最近这几年国内特效企业对于工业流程和相关人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相关程序员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流程将成为特效企业竞争拉开差距的重要因素。
“人才是产业生态的核心”——以格局超越理想
时间进入2010年以后,中国的电影产业明显踏上了快车道,数量与质量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对于特效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这是因为项目方看到了特效所能带来的可观市场效益。
下面这张图选取了以视觉效果为主要卖点的院线电影,以及在台湾金马奖和香港金像奖中入围最佳视觉效果奖的影片,对2012—2016五年间的国产院线电影TOP50进行了筛选分析。总共42部影片入选特效电影的分析样本,数量占比16.8%;累计票房270.26亿,占五年250部影片总票房的34.0%。由于票房占比超过数量占比, 所以初步说明特效电影比普通影片具有更强的票房号召力。
作为电影制作中最具技术性的环节,特效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的影视特效行业逐渐显示出朝气。反观近些年的好莱坞特效公司竞争日益剧烈,2011年,从知名特效公司工业光魔分离出来的物理特效公司肯纳光学宣布破产,2012年,曾为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制作过特效的Rhythm& Hues视觉特效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越来越多的欧美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和转移风险,都在把制作力量往人力成本较低的亚洲等地转移,这为中国的特效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谈到这里,谢宁话锋一转,“实际上,在前几年表面旺盛的市场需求背后浮现出巨大的危机。大约在2013、 2014年的时候,感觉整个特效行业差不多快死掉了”,他这样描述。
根本原因是什么?因为中国特效产业面临越来越严酷的国际竞争,行业内恶性竞争加剧,加上人才匮乏,很多企业几乎就要“失血而死”。
谢宁对此做了比较详细的解析。“成熟的人才太少了。随着电影市场扩张,自然对于特效人才的需求也就水涨船高。CG软件、技术更新快,一两年就有大变化,各高校因为体制原因'船大难掉头',教的很多内容都是已经被淘汰的软件;社会培训机构因为师资力量有限,也很难跟上潮流的步伐。大学和CG培训机构毕业的学生到公司以后不能马上应对工作”。
至此,人才短缺直接导致制作水平降低,创新意识不足,竞争能力薄弱,中国特效产业陷入死循环。
俗话说,“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整个特效行业不得不蛰伏于寒冬之时,资本的春风成为化解寒冰的一股暖流。随着视效大片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吸引资本不断涌入,一方面是看好特效电影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潜力,另一方面也相信特效会对电影表现方法、商业模式等方面产生推动作用。资本的助力让很多国内特效企业摆脱了资金困境,加速了行业的整体快速发展。
2016年1月,BASE迎来第三个转折点,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宣布投资BASE,并与其共同成立影视制作公司倍视传媒,这标志着BASE从后期公司正式进入影视产业链上游。
谢宁着重提到,有了资本加盟,现在的特效行业不缺钱、不缺场地、不缺设备,只缺人才。产业和教育的实际落差,让公司下决心自己培养人才。就在今年秋天,BASE在位于北京CBD正东30公里的大厂影视小镇悄然建起了倍视学院——这里是他们未来培养最牛视效艺术家的“摇篮”。
谢宁介绍,“回顾这么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一个发现:其实BASE并不是一个特效公司,我们其实是一个认才培养机构。BASE提供了标准的影视特效流程,通过好莱坞大片项目来锻炼和培养中国的影视特效人才,给整个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倍视学院并不是一个物理存在,而是BASE的人力发展体系的统称。它包括电影特效人才实训、实习、在职进修等各个模块,涵盖了BASE所有的人才培养需求。它的核心作用,在于帮助热爱电影特效的人才成长为国际化的一流专业视效人才。我们培养的高级人才,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地,为全球的电影工业做出贡献。”
最好的项目、最好的流程、最好的人才,是一个特效企业乃至整个中国特效产业最关键的成功要素。要在全世界范围内集合这些最好的要素,需要整个产业汇聚资源和形成合力。BASE和谢宁积极发起成立中国影视后期产业联盟和亚洲视效预览协会,谋求推动产业发展。“一个企业不可能脱离产业的支撑,没有青藏高原和喜拉雅山就不会有珠穆朗玛峰”,谢宁说。
今天的Base FX显然已经不是一家只为特效而存在的公司,他是中国特效行业一路走来的见证者,他的每一步努力承载着自我的理想,也为同行者给予了勇气与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