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做剩男剩女,但千万别当宅男宅女

可以做剩男剩女,但千万别当宅男宅女_第1张图片
《被劫持的私生活》

开篇明义,今天要写一本中文书的书评,不但是中文书,而且还是本中文网红书——《被劫持的私生活——性,婚姻与爱情的历史》。

这本书的作者肉唐僧是一个新浪微博的网红,自称退休老军医,粉丝颇多,这本书自面世之日就一直颇受追捧。本来是很难想象自己会去读一本非专业老网红写出来的畅销书的,直到看到了李银河教授为本书写的推荐。

李银河教授是王小波的妻子,中国社科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位研究两性关系的女社会学家,她在两性关系研究方面的权威地位,是无可置疑的。在推荐语中,李银河教授写到:作者综合了人类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的知识,结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为我们生动的介绍了从古至今男女对待私生活态度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从新颖的角度论述了两性关系的历史。

整本书读下来,我的感受是,虽然本书作者不是专业人士,某些观点也确实或稚嫩或偏激,但是他的论述,他的想法真的很有趣。总的来说,是一本很不错的假期轻松读物。

父权制

想要搞清楚人类私生活的历史,就一定要搞清楚父权制的历史。

父权制是一种男性占统治地位,两性间关系不平等的制度。在有文字记载的绝大多数历史时期,我们人类都处在父权制的控制下。上到一个国家的君王,小到一个家庭的男人,父亲们,一直在塑造着我们对性,婚姻和爱情的看法。

所以,我们要了解从古至今男女对私生活态度的差异,最好的方法,就是以父权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为时间脉络去观察。

下面,我分成前父权制时期,父权制时期,后父权制时期三个部分,来讲三个本书的主要内容:

在前父权制时期,我主要讲一下原始社会男女关系的潜规则,以及性在女性身体进化上起到的作用;

在父权制时期,包含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度的时期,我主要讲一下随着社会进步而发生改变的婚姻制度;

到了后父权制时期,父权思想逐步瓦解,我讲一下女性摆脱桎梏后,婚姻制度发生的质变。

前父权制时期

在父权制产生前,人类生活在漫长的原始社会,生存条件非常艰苦,那时的人类,还没有产生婚姻和爱情的观念。男女的结合只有两个目的,满足欲望和生育后代。换句话说,在这个时候,人类私生活的重点只有一个字——性。

我们知道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每一个生命的终极目的,就是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自己留下的子孙后代,成活的越多,那么这个生命也就越成功。

所以进化赋予了男人这样一种偏好——他们倾向于把自己的基因,广泛的传播出去,这一点,会促使他们,寻找更多的女人,生育出更多的后代。从这个角度来说,说男人有“花心”的本能,那确实是有一点进化学上的依据的。

但是按这个道理说,女人也应该十分花心啊,毕竟她们的终极目的,也是要传播基因嘛!但问题在于,男人和女人的生殖潜能是不同的,男人每天可以制造几千万甚至上亿个精子,可以进行很多次交配活动,而一枚女性的卵子,只要能和一个精子成功结合,就可以繁衍后代,这意味着,一个男人,有潜能在短时间内,让很多个女人,怀上自己的后代。

可是女人,每个月只能产出一枚卵子,还不能保证一定能受孕,怀孕后,又有一年左右的时间无法再次生育,也就是说,一个女人即使和再多的男人结合,也没有能力像男人一样,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后代,因此,女人的遗传力,主要在确保后代的高质量上。她们更在意胎儿能否很好的发育,出生后能否健康的成活。

总的来说,在没有任何法律和道德约束的原始社会,男人和女人,都心照不宣的遵守这样的潜规则——男人们不断的寻找性伴侣,争取留下更多的后代;女人们则希望自己生下的孩子能够成活,健康成长。

然而要命的是,人类为了高智能,进化出了一个超级大的脑袋,这意味着如果让这个脑袋在母体中充分发育的话,所有的女人都将死于难产,因此,所有的婴儿,都是在没有发育完全的情况下,以“早产儿”的形式被生出来的,这就导致婴儿出生后,需要母亲长时间的照料。

原始社会的资源非常的匮乏,女人为了保证得到足够的资源让孩子活下去,就必须要笼络住男人,让他们为自己和孩子,提供食物和保护。这个理论,在巴斯(DavidBuss)的心理学巨著《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Psychology)中,有过完整的阐述。

人类男性对于子女的投资是非常的巨大,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类男性愿意为了子女和野兽对峙,甚至牺牲生命保护子女,这在灵长类动物中,是数一数二的。人类男性的这种行为,被称为“供养假说”。

那么女人干了些什么?让男人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和孩子服务呢?答案是,女性的身体,进行了一系列的演化。这在进化论中,叫做性选择。(性选择就是说某种性别的个体,如果能够具备一些比其它同性个体更具有性吸引力的特征,就更容易获得配偶,而这种特征,也会随之在后代身上保留下来)

为了能够争取男性资源,人类女性,发展出了一条很特殊的演化路径。

女人的演化之一,就是进化出了不确定的性高潮。与男人每次交配都可以获得高潮不同,女性的高潮,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到来。为什么女性的高潮到来是不确定的呢?目前对此最好的解释,是斯金纳的间歇强化理论(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因为之后想要写一本心理学书的书评,所以这里只简单说一下间歇强化理论)

间歇强化理论

斯金纳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实验箱中的小白鼠去按控制杆,按到一定次数以后就给食物,实验有两组,一组小白鼠,可以有规律的通过按杆得到食物(比如每按8次得到一次食物),另一组小白鼠,会随机的得到食物(比如有时按1次就得到食物,有时需要按十几次才能得到食物),斯金纳发现,取消食物奖励之后,之前随机得到食物的小白鼠,会坚持按杆更长时间。这种现象,就被称为间歇强化。也就是说,要延长生物持续某种行为的时间,无规律的奖赏,比有规律的奖赏效果要好。在人类世界中,间歇强化最广为人知的例子就是赌博,赌博之所以很容易让人成瘾,就是因为无规律的奖赏导致的强化效应。

正是因为女性高潮的不确定性,才持续刺激她们与男性交配,也就是说,女性为了追求不确定的快感,会暂时不去考虑怀孕生子的痛苦。不确定的性高潮,鼓励着女性,更加积极的参与着人类的繁衍活动。

女人的另一个演化,是拥有了时刻隆起的胸部。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近亲黑猩猩,只有在哺乳的时候,胸部才会隆起,而在这段时间里,雄性动物,对这样的雌性动物,是没有任何性方面的兴趣的。而女人面对残酷的生活环境,需要男人,时刻对自己保持性方面的兴趣,以便让男人,为自己和孩子提供食物和保护,因此,最有利的进化选择,就是掩盖住自己处于哺乳期的事实。想要让自己在哺乳的时候没有隆起的乳房,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因此,女人选择演化出了,时刻隆起的乳房。

女人的另一个演化就比较“阴险”了,那就是隐藏自己的排卵期,母猴子在排卵期,屁股会变得鲜红,从而告知公猴子可以交配了,而在排卵期以外,公猴子就对母猴子没有兴趣了。而女人在演化中,选择隐藏了自己的排卵期,使得男人摸不准什么时候和女人交配可以让女人怀孕,为了繁衍后代,只好守在女人身边,没完没了的交配。于是,女人的这个演化,使得整个人类,成为了地球生物史上最淫荡的动物。

事实上我们不难想象,交配这个活动,是不应该经常进行的,因为首先交配很消耗能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量对生存而言是很宝贵的资源;其次交配的过程中防御能力会大大下降,从而导致危险。因此,对动物而言,最好的策略应该是不交配则以,一交配就怀孕。

然而因为前面所说的原因,女人需要把男人笼络在自己的身边,时刻对自己保持性方面的兴趣,因此就不能让男人每次交配都可以造成怀孕——“你以为做一次爱就能有后代了?想的美!接着做!”,地球生物史上最淫荡的动物就这么诞生了。

事实上女性的隐形排卵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每个和这个女人交配过的男人,都可能相信女性生下来的孩子是自己的后代,这样在孩子的“生父”出现意外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受到其它男人的照顾。

好了,总结一下,在前父权制时期,人类的私生活基本围绕“性”来展开,受到遗传利益的驱动,男人更愿意和不同的女人交配,女人则更重视后代能否成功存活,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女人为了男人能够为自己和孩子提供食物和保护,进化出了不确定的性高潮使得自己更愿意参与交配活动,同时进化出了时刻隆起的乳房和隐性的排卵期,以此表示自己时刻可以怀孕,吸引男人的关注。

父权制时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仅仅凭着性吸引,而毫无章法的交配,渐渐不再合适了。性在私生活中的位置,缓缓的让步给了婚姻。

人类进入旧石器时代以后,一些两性上的禁忌,逐渐在人类社会中出现了。

最早出现的禁忌,是婚级制。也就是说性伴侣只能在同辈之间寻找,不同辈分的人,不能“乱伦”。在这种婚级制限制下所生的子女,比之前没有限制随意交配所生的子女的身体素质要好很多。慢慢的,那些没有婚级制限制的群体,就由于素质差而被淘汰了。

接下来出现的制度,是族外婚。人类渐渐从实践中发现,相近血缘的男女结合,会对后代产生很大的危害。于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结合,也被禁止了。男人只能寻找不同血缘的女人进行婚配,逐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渐渐的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组织,就是我们说的氏族。

最早的氏族是母系氏族,由女性担任氏族里的大家长。这主要是因为那时还没有农业,弓箭也还没有发明出来,人类的食物,主要通过女人采集来获得,男人们虽然从事狩猎活动,但是由于工具原始,所以狩猎所得,只能算得上是营养上的补充,因此男人的地位并不高。

女人们从不同血缘的其它氏族,找来男人一起生活,当然了,那时候既没有结婚手续,也没有必须专一的道德要求,这就是族外婚。

再往后出现的是对偶婚,这是一夫一妻制的雏形。随着狩猎工具的进步,男人们可以捕获更多的猎物了,男人们提供的食物增加了,客观上也就让男人在氏族中更有地位了。随后,人类学会了将食物的种子种在地里,简单进行耕种,原始农业就这样产生了,同时人类还学会将捕获的动物驯化然后圈养,就这样,人类的食物来源,逐渐由采集,变成了农业和畜牧业。这种需要大量体力劳动的生活方式,让男人的地位迅速提高了。

男人们开始要求有自己固定的伴侣,这就是对偶制。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一定的时间里,成为一对一的性伴侣,而这种关系,随时可以结束。在这个时候,粮食牲畜这些财产,还是归整个母系氏族所有和继承的,也就是说氏族里的所有人,拥有一份共同的财产。

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氏族里开始有了剩余的财富,财富的剩余导致了贫富的分化,氏族共同拥有的财产,开始流入一个个小家庭中,私有制由此产生。而男人先天具有的体力优势,使得他们渐渐成为了一个个小家庭的主导者。

私有制的产生,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化的一个内部原因,而在农业社会外部,游牧民族的父系财产继承概念,也深刻的冲击了母系社会。

在草原和高原地区,游牧民族没有聚众耕田的条件,他们靠着帐篷,马和牛羊,随着水草的分布而四处迁徙着生存,这种生活方式,使得男人有了和一个,或者几个女人单独生活的机会,从而使得男人第一次,可以确定某个孩子是自己的后代了。而游牧民族的财产,包括帐篷,皮毛,牛羊,都具有易于清点,数量明确的特征,从而也就更便于传给孩子,这些因素,使得在游牧民族中,很容易产生小家庭的概念。因此,游牧民族也就更容易产生父系财产继承的制度。

游牧民族和农业社会的交流,促成了财产继承制度的改变,由于男人有了可以确认血缘关系的子女,就越来越无法容忍大量的财产要归整个氏族所有,而想让自己的孩子继承自己的财产,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母系氏族制度。

父权制社会建立之后,男人用了很多方法,来完善一夫一妻制,人类面对私生活,第一次出现了“心口不一”的情况。

几乎所有的古代法律,都专注于控制人类的私生活,人类最早有关于性的成文法典,是苏美尔人的《乌尔纳姆法典》,第七条规定,已婚女人如果勾引其它男人,要被处死。

男人还在经济制度上动起了手脚,为了保证妻子和贞洁,女人们一出生,就处于父母的看管下,无法学习技艺,外出谋生,也没有继承父亲财产的权利,只能依附于自己的父亲和丈夫而生存,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傲慢与偏见》中,就描述了在当时的英国,一个女人无法继承父亲财产的情况。)

在精神上,父权制社会创造出来的道德标准,时刻提醒着女人贞洁的重要性,婚前失贞和离婚再嫁都是不体面的,守寡一辈子反而会受到官方的表彰。就这样,女人们的头脑和身体,都渐渐的被禁锢起来了,从而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制度,得到了保障。

写到这里再总结一下,父权制的产生过程,伴随着婚姻制度的变化,为了后代子孙的健康,人类不再毫无章法的交配,并且产生了婚级制和族外婚。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男人的地位提高,开始出现了单一性关系的对偶制,最终,因为私有制的出现,和游牧民族对农业社会的冲击,产生了父权制以及一夫一妻制。为了巩固一夫一妻制,父权制社会通过法律,经济,道德的方式,限制了女性的自由。

后父权制时期

如今,我们正在逐步进入后父权制时期,那么当今女性,应该怎样摆脱旧制度,对私生活的桎梏呢?

女性私生活的解放,首先要从政治和经济地位的提高开始,虽然关于女性解放的话题很早就出现了,但是真正引起全社会舆论讨论的,还是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

那时候,欧洲的资产阶级和市民阶级逐渐壮大,他们为了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发起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运动,那时候,人们认为,追求爱情,是最能体现“自由平等”的精神的。而女性作为组成爱情关系的一部分,当然也需要获得自由平等的权利,

到了十九世纪晚期,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意识到,女性在法律和政治上,都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瑞典,芬兰,美国开始纷纷给予女性投票权,在1882年,英国通过了《已婚妇女财产法案》,给予了女性合法拥有自己财产的权利。随后,很多西方国家都通过了类似的法案。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西方国家,普遍缺乏男性劳动力,女性开始走出家门,进入工厂,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女性普遍获得了经济独立的机会,在经济地位上,终于可以和男性平起平坐了。

经济地位的平等,给女性带来的是情感生活的独立,她们不再会因为经济无法自主的原因而被迫结婚,而可以和自己理想的男性,发展自由的恋爱关系。

避孕产品的出现,给予了女性更多的自由空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口服避孕药的发明和普及,让人们进一步获得了身心的解放。性解放运动,开始了!

这时候,女性的诉求,从要求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工作权,转移到了争取身体的自主权上。女性开始要求拥有避孕权和堕胎权。1973年,美国开始允许堕胎权受到宪法保护,科学,理性的性知识,也在这个时候开始被大量普及。

这样看来,1999年,《经济学人》杂志,把口服避孕药,列为二十世纪影响人类的一百项发明,和无线电,互联网,电视等齐名,看来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虽然目前准确的说,我们仍然身处父权制主导的文明之中,但是,人类,尤其是西方社会,对于私生活的认知,显然已经进入了后父权制时期。以丈夫作为一家之主的婚姻模式,未必会适应当下以及未来的需求。在私生活方面,现代人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主要的方向有两个——同居和单身。

这里必须要说,西方社会的同居模式,和中国的同居模式不太一样。在中国,情侣往往在结婚之前,会住在一起一段时间,用来彼此熟悉,把同居关系,作为结婚的考验期或者适应期,而在西方社会,同居并不是婚姻的一种铺垫,而是可以长期保持的两性关系。

调查数据显示,在英国,只有大约50%的同居关系,之后会转为婚姻,而当有了孩子之后,女性和同居伴侣结婚的意愿,反而还下降了60%。

还有女性选择了保持单身,而保持单身并不代表就没有后代。在2000年,英国的调查发现,有43%的英国成年人单独生活,而在所有的单身母亲中,有41%的单亲妈妈,既不是离婚,也不是丧偶,而是未婚。

在福利发达的西方国家,即使没有结婚或者共同抚养孩子的同居伴侣,孩子也可以获得合法身份以及政府的优厚补贴,女人们既可以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又可以拥有自己的孩子享受母子亲情。

总的来说就是,如今一纸婚书所能提供的保障,远不如以前吸引人了。

以前只有在传统婚姻中才能获得的性和孩子,如今在同居或单身状态下也能获得。

那么人类未来的两性关系,会走向哪里呢?

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本书的作者肉唐僧,也只是大胆的猜想,随着观念的开放,制度的完善,新的科技成果的出现,未来,保持同居和单身的人,会越来越多。或许在未来,孩子的亲生父亲不再是家庭的领导者,家庭将会变得以母亲和孩子为核心。说不定,未来的家庭中,可以既包括孩子的亲生父亲,也包括母亲的同居伙伴,总之,未来的家庭模式,会越来越多元化。

说到这里又要总结一下了,从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开始,女性开始要求自由平等,西方国家开始逐渐从法律上,保障了女性的社会地位。经济独立和避孕产品的发明,使得女性开始摆脱财产和生育的禁锢,在后父权时期,相比于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人们开始偏向于保持同居和单身关系。随着科技和观念的进步,以父权制为主导的家庭会越来越少,而家庭的组成模式,将会越来越多样化。

这本书的内容,就是这些了,看过这本书,你或许会发现,如今我们头脑中,大多数关于爱情与婚姻的概念,是来自于父权制文明的潜移默化。事实上,人类的婚姻,并不是自然出现的,一夫一妻制,更不是自古如此,爱情,不一定是结婚的前提,父权制的社会,也更不是理所应当的,在了解了这些之后,你或许可以在感性的基础上,用更加理性的眼光,去了解男女情爱的问题,那样,就可以对爱情与婚姻,有一些,不同的理解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可以做剩男剩女,但千万别当宅男宅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