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60)2019.1.21两种妈妈2019.1.19

世上有两种妈妈。

一种妈妈带孩子很轻松愉快对孩子很放心,另一种妈妈带孩子很累对孩子很担心。

而结果则是前一种妈妈的孩子即勇敢又懂事,在家很平和在外则很勇敢。后一种妈妈的孩子在家很霸道,在外则受人欺负。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外面的世界,本质上就是孩子与孩子的对抗,孩子面对挑战的本能反应是决定他在外是强是弱的决定因素。哪个孩子都天生想成为强者,不愿被欺负,但并不是你想成为强者就能做到。遇到事,如果孩子的本能反应是得体而又有力的回击,慢慢的孩子就会成为强者。而如果孩子自身安全感不足,遇事的本能反应是退宿那么他只能被欺负。

孩子被欺哪个父母都心痛,痛恨别人的孩太不是个东西,痛恨自己的孩子太懦弱。然而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孩子为什么遇事不敢迎头向前回击。

孩子遇事的本能反应非常非常关键。而这个反应来源于母婴关系,来源小时候孩子在家与家人的互动模式。

孩子一去拿一个东西,一个声音大叫,“脏,有蟑螂",而且非常严厉,孩子以后遇事的本能反应就是恐惧与退缩。

孩子想出去玩,妈妈大叫:"天气太冷,不能去",一次问题不大,两次,三次,反复这样,孩子就没有走出去的愿望与动力,事实上就是抹杀孩子生存的能力。

妈妈保护孩子,怕脏、怕饿,怕累,怕冻,怕危险,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对的必要的正确的,问题在于这些担心时妈妈的表达方式与强烈情绪。轻声而内心平静的说,孩子会很安全,情绪激烈的怒斥,孩子就被吓坏了。小时候孩子并不能理解语言,只能从父母的表情动作感知恐惧与安全。

内心安全感不足的母亲往往很小心的带孩子,带孩子小心一点,对不对呢?非常必要,问题是妈妈始终要告知自己:"我有没有让孩子体验到安全感,有没有吓到孩子"

小时候家人给孩子的体验中,阻止,恐惧,惊慌失措,大惊小怪过多,小孩内在本能反应就是,遇事不能直接了断的回击,而是哭着找妈妈,如果妈妈不在则自己悄悄的抹眼泪,回家再对妈妈发泄情绪打爸爸妈妈。因为在外不敢打人,而压抑的委屈还在呀,只能回家打爸爸妈妈。

打爸爸妈妈,当然不对,于是必然要训斥孩子,而孩子的委屈还在,训斥会轻松愉快的接受吗?不会,要么大哭,要么与父母对抗。父母应该了解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非让孩子回答一声:我错了,我打爸爸妈妈不对,下次不敢了。

而是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内心安全感,提高孩子在外的抗打击能力和反击别人的技巧与能力。在外敢于善于面对挑战,才能少受委屈,委曲少回家就会孝顺平和。

而要提高孩子的能力,途径只有一个,鼓励孩子勇敢的走出去接受风雨的挑战。

父母很多时候因为担心而有意无意的阻止孩子出去的机会。要反复告诉自己,让孩子走出去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将孩子象小猫一样绑在身边,孩子就会形成依赖。依赖的本质就是遇事找妈妈,就找妈妈,找别人还不行。为什么呢?因为妈妈给他的行为模式就是只有妈妈在才是安全的,妈妈不在孩子身边,妈妈内心就是不安的(我写的是妈妈内心不安,不是孩子内不安,孩子内心不安恐惧是因妈妈的内心不安之后而产生的),于是孩子的内心观念就是,只能妈妈在,妈妈做,找妈妈才是安全的正确的。别人来做都不行。同样,在外受多大的委屈也先忍着,回家找到妈妈再发泄。

小时候孩子出去遇到的考验再大也不过那么一点事(再严重还能被打死?再冻还能冻死?)并不要那么担心,为什么有的妈妈那么担心呢,来源于妈妈自己内心的恐惧。这些妈妈自己一般都很宅,为什么宅啊,自己走不出去呀。因为家里安全,外面没有安全感嘛。这些妈妈自觉不自觉将自己的宅套在孩子身上,束缚孩子的手脚,让孩子在外没有应对风险的能力,在外受委屈,回家打爸妈。就这样循环。

人世间什么都是风险,问题是你愿意接受一个小风寒小感冒的挑战,还是愿意接受一个弱不禁风,遇事回家找妈妈打妈妈的孩子的风险。

相信孩子,让爸爸带孩子出去炼才是正道。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而这可怕在于,你牺牲一切换回的是孩子的无能。你拼了命的小心逃避危险,而所担心的危险恰恰因你的小心而发生。世界就是这么鬼异

你可能感兴趣的:((00060)2019.1.21两种妈妈20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