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生活05:管理你的精力

你有没有自己的时间管理体系呢?GTD吗?那么你关注过自己的精力吗?

2007年,我开始接触时间管理,那时候第一篇影响我的文章就是《怎么让一天有36小时》(感谢褪墨还保存了我的译文 http://www.mifengtd.cn/articles/how_to_have_a_36_hour_day.html ),我对作者能够“节约”出12个小时,然后每天又休息很少无比羡慕。那时候GTD还没火起来,也没有那么多工具和APP来支撑时间管理,我浏览了很多关于方法的文章,慢慢觉得时间管理实在是死板,有两方面不适合我:

  1. 我要那么多时间做什么?
  2. 我像机器一样需要提高效率吗?

答案在时间中沉淀下来,至今没能浮出水面,但似乎渐渐清晰起来。11年我读过托尼·施瓦茨的《精力管理》这本书,下面贴一下当时的书评:

---- 看看以前的文字吧 ----

《精力管理》读书笔记

这本书的作者托尼·施瓦茨,把原有的个人管理、时间管理进行的深入,提出“精力管理”的方式,并通过公司运营实践这一模式,帮助许多公司、运动员取得管理突破。书中列举了诸多职场的实例,读者可以自行对号入座;另外此书引用的书目大部分都是个人管理方面的经典书籍,值得深入阅读。似乎这本书在国内引进后反响不大,也许中信就是个量贩式出版社,没有主次只有吹捧热销书。

书中把一个人的精力分为: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精神的,我感觉可以先简化成三层:身体、情绪和思想。这三个相互作用的层次,身体是根基,情绪是左右身体的动力,而思想才是人的内在根本。

思想由时时刻刻、日日年年的情绪思维积累而成,反过来思维能指导人生的整体方向,而且是潜移默化的。情绪就是当下的想法,就是时间本身,每一刻的情绪会左右我们的行动,也就是身体的动作,大部分时候我们的自我调节是在调整情绪,但很少能深入到思想层面。身体的动力来源于摄入的营养、足够的休息等,这些东西靠情绪指导,比如到了睡觉的时间情绪亢奋,身体就得不到休整,进而影响下一阶段的身体、情绪状态。

理清了三个层次的关系,会对自身的管理有新的认识,至少是新的角度。在开始接触GTD的时候,我很羡慕那个每天只睡5个小时的家伙,甚至自己尝试缩短睡眠,当然结果是失败了。从精力管理来看,这打破了自己的精力平衡,是不会提高效率的。

本书强调较多的还有:周期性的休息以及养成习惯的自我仪式,这些方法需要结合自己的需求来调整了。比如作者设定的工作周期是90分钟,这和番茄钟的出发点一样,但时间块的大小有差别。而对于坏习惯的戒除、好习惯的养成,给自己设定一些特定仪式(这个词的翻译有些不准确,这种仪式其实就是一个行为,慢慢固化),靠思想层面的固定动作来影响情绪、身体,进而形成新的习惯。

还需要再读的一本书。
2011.11.25

---- 回顾结束 ----

重复读书的好处在于,你终于发现,以前读过的书虽然也是走马观花,但也留下了些许印记。

2011年开始,我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我也开始跑步,虽然两年来依旧龟速,但对于自我管理总觉得有点心得,那就是精力管理要大于时间管理。

上面书评提到的身体、情绪、和思想,也就是身、心、神三个境界。

首先身体根基要扎实,否则其他免谈,最近半年的感悟是,每天一定要睡够自己的睡眠底线。我是7小时,所以如果12点睡觉,7点才起床,好在岁数大些就不怎么喜欢赖床了,但这时候要是强迫自己早起,第二天肯定没有足够精力维持正常的工作(休息日还好些)。这个道理很简单,大家也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可都是等到“卧病在床”才后悔,晚矣。

第二层是情绪调节。前几天老婆大人说起我打电话时,不像以前那么说话很急了,可能改变也是渐进的,情绪平和一些,很多事情也就不那么麻烦了。情绪对每日日程的影响不言而喻,如果一个电话都能让你生半天气,还怎么完成每日的todolist呢?

第三层的思想层面,指引了自己终极理想的方向,这也与找寻对自己重要的事有关。

啰嗦了不少,中心意思还是不要固守某种时间管理理论,从各种方法里,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人不是机器。

20130523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化生活05:管理你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