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

【附录】

关注微信公众号:dongshe21 方便或许更多高清发帖!

其他作品:李斯 |《泰山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

峄山刻石


峄山刻石又称元摹峄山秦篆碑。碑高218厘米,宽84厘米。原立于邹县城县衙大堂,民国初年移入孟庙致敬门内,1973年移入启圣殿内保存,现存于邹城市博物馆。峄山,位于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与泰山南北对峙,被誉为“岱南奇观”、“邹鲁秀灵”,为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 《孟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东山”即指此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上邹绎山,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遂有此碑。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战乱,原石被野火焚毁。此石是宋太宗赵光义淳化四年(公元 993年)郑文宝根据原石拓本翻刻立石,碑阴有郑文宝题记。《峄山刻石》摹刻都甚多,而首推此石最佳。

在秦的统一事业之中,一个重大的功绩就是统一了文字。中国的汉字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从最早出现在陶器上的符号,刻划在兽骨龟甲上的甲骨文,和铸造在钟、鼎上的金文,以及到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文(大篆),只有在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李斯等人才用小篆统一了中国文字。李斯曾经说过:上古创造大篆字体,广为流传,但由于时间久远,人们多不能认识。所以现在删掉繁杂笔划,省略异体字形,改进成为小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字改革,对发展中国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间,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先后五次远途巡视各地。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年),他出巡山东齐鲁故地登陶县的峄山(今山东邹城东南)时,登高远望,激情满怀,对群臣说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铭,遗传后世。”李斯当即成文篆字,派人勒石于峄山之上。这就是著名的秦《峄山刻石》。

李斯的字在秦代是一流的。他还有一套书法理论,他在谈到用笔的方法时说:写字,用笔要急速回转,折画要快,象苍鹰俯冲盘旋一样。收笔好比游鱼得水,运笔就象景山行云,笔画的轻重、舒卷,自然一体,大方美观。从《峄山石刻》可以看出,李斯的书法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翔灵动之势。书法造诣之高超掩灭先轨,散绝后贤,使一切写小篆的人皆难入其境,成为后世临摹学书之佳。

全貌(释文)

刻石呈竖长方形,水成岩石质,四面刻字。碑高1.9米,宽0.48米,四面皆同。正面、左侧面刊刻颂扬秦始皇功绩文字,背面刻秦二世诏书。小篆体,每面5行,共222字:“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登于绎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箸经纪。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该碑刻文今已泐毁37字,尚存185字。左侧面以行书刊刻跋语,记述摹刻经过。

历史记载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东行郡县,上邹绎山,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原秦峄山篆碑,立于峄山书门。唐《封演闻见记》云:此碑后被北魏太武帝登峄山时推倒。但因李斯小篆盛名遐迩,碑虽倒,慕名前来摹拓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仍络绎不绝。

当地官民因常疲于奔命送往迎来,便聚薪碑下,将其焚毁,从此不可摹拓。到了唐代,有人叹惜秦碑被毁,便将流传于世的拓片摹刻予枣木板上。因此,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句。宋代淳化四年(993年)郑文宝以南唐徐铉摹本重刻于长安(今存西安碑林),称长安本,其后全国据此翻刻9种之多。今存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篆刻《峄山刻石》、《邹县志·古迹卷》记载甚详:“宋元祐八年(1093年),邹令张文仲于北海王君向获李斯小篆,刻诸厅峄阴堂,迨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县令宋德,乃夏津人也,叹是碑残缺,恐致泯绝,乃命工砻石纂刻于其侧。”

评价

原石已被后来拓跋焘登山时毁掉,但留下了碑文。今天所见到的是根据五代南唐徐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现藏在西安碑林里,但与琅邪、泰山相较,仍不免有「优孟衣冠」之诮,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但秦代的遗本已然很少,即使如此亦不能轻易舍去不用,笔画略细而匀整,且多用圆笔,字体呈方形,表现圆浑流丽之风格,确与琅邪等异趣。《峄山刻石》是小篆的代表作。书写这种字体的时候要求中锋用笔,笔毫行进时不能有任何的波动和扭曲,这样写出的线条才会给人以圆润流畅、精细圆整的感觉。

高清碑帖图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1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2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3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4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5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6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7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8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9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10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11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12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13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14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15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16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17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18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19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20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21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22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23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24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25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26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27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28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29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30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31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32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33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34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35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36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37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38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39张图片
《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_第40张图片

微信收藏请关注东舍丶 @dongshe21

你可能感兴趣的:(《峄山刻石》 李斯 溯本求源, 回归晋唐(百集法帖高清放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