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杀生》:这个世界,谁又了解谁呢

看完《杀生》,我想起了二弟。

二弟从小就不是省事的主,没少给家里添乱,特别是上高中后,做了件“大事”——在班主任批评之后掀翻桌子甩门而去——他的正规教育也就画上了句号。从此,他和一帮狐朋狗友混在一起,极尽“毁三观”之能事,惹得父母伤心,亲朋厌弃,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这个孩子完了”。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过了三年,他硬是自考考上了重点大学,尚未毕业就和上海一家公司签约。但更出人意料的是,不顾家人的反对,他放弃了这份工作,和同学一起去了南京创业。

和他聊天,我问他:“你对自己的过去后悔吗?”

他说:“后悔,但只是因为让父母伤心罢了。”

又说:“那三年,你们谁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别看我穿得光鲜亮丽,和‘朋友’酗酒闹市,成天挂着一副‘二痞子’的笑容,其实我很空虚,很痛苦。”

最后,他感叹说:“这个世界,谁又真正了解谁呢!”

二弟的话让我很惊讶。初始时觉得颇有道理,但深入想想,倒觉得与其说“这个世界谁又了解谁呢”倒不如换句话说:谁又想让别人真正了解自己呢!

《杀生》里的牛结实是一个被全镇人视为“敲寡妇门,挖绝户坟的无赖”、“欺男霸女,童叟都欺的祸害”。而牛结实似乎乐在其中,“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面对村民们的反抗,他把“蛮的怕横的,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演得淋漓尽致。

如果没有任达华饰演的医生出现,我会和所有村名一样,觉得牛结实这个人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但,随着剧情推移,另一个牛结实站在了我们面前。

这个牛结实享受生命,当老太爷高寿被禁酒之后,他不理风俗,为老太爷灌上两口美酒,让老太爷在微笑中离开人世;这个牛结实真情真性,当面对沉默但美丽的马寡妇时,他被爱情击中,舍身跳水、舍命割腕,表面的粗鲁中暗藏温柔体贴;这个牛结实大爱无私,当村民受唆试图用药打掉马寡妇腹中的孩子时,为了保全马寡妇与孩子的性命,他毅然吃掉了那一包打胎药……

表面的牛结实放荡不羁,而内在的牛结实天真有爱;而他,把内心掩盖起来,除了马寡妇无人知晓。

他是一个可恨的人,但更是一个可爱的人。

哪怕在村民联手欺骗他的时候,他也只在不断的自我疑问中迷茫。如果说他的存在是一出喜剧,他的结局则是地地道道的悲剧。酿成这种悲剧的原因只有一个,不是别人不了解他,而是他根本不想让别人了解他。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个牛结实。我们活在一个很现实的世界。很多时候,我会问自己:“在这个社会中,你能干什么呢?”想想小时候那些可笑但美好的理想,看看现在无奈而卑微的存在,只能一声叹息,感喟人生。

我们走在人流拥挤的大街上,却无比的寂寞;我们仰望无尽的苍穹,只能感叹生命的渺小。

我们渴望爱情,却受世俗禁锢;渴望幸福,却被现实钳制;渴望认可,却沉沦难以自拔;渴望奋斗,却害怕残酷现实。

我们把心中原始的天真和欲望埋葬,戴上虚假的面具,用胭脂俗粉掩饰内心,用金钱名利拴住梦想,在世俗的洪流中挣扎,做一个规规矩矩的人。

电影的最后,吃下打胎药的牛结实将真正死去。

毫无生气的他伛偻拖着棺木,把这些年从村民那偷抢来的物什一一还回。而面对即将真正死去的牛结实,村民们打开家门——或者说打开了心门,在他们脸上,看不到胜利的喜悦,只有浓浓的悲伤。

也许可以说,在这一刻,村民才真正了解牛结实。牛结实跪下祈求保全孩儿时,他们流下了泪水。

我不仅想问:如果牛结实坦诚对待村民,把自己的内心早些展现在村民面前,那么,如果有如果的话,他的结局是不是就不是一出悲剧了?

但他终究还是死了,安详躺在巨石下的凹洞中。

看完电影,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忽然想起了《大话西游》中的一句台词:

 “那个人好奇怪,好像一条狗!”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杀生》:这个世界,谁又了解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