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日期的时候,写错了,写成了2019年,划掉又重写。
真的没有想到,现在一晃眼间已经是2020年了。
说实话,我现在还是有点懵的,不知不觉,我们这一代人好像忽然之间就长大了,没有变得很圆滑世故,没有变得很油腻猥琐,但我们就不知不觉之间就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
第一批90后已经爬上胡润富豪榜了,第一批90后已经成为某市市长了,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
是啊,看着这些数据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和他们是同龄人。
在百度上有人问:2020年最令你震惊的数据是什么?
我看到一个留言是这样写的:“第一批20后已经出生了,那时候20后看90后的样子,就像现在的90后看60后。”
如果只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话,这句话好像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如果你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其实80/90后和20后之间的代沟,远远不会像如今80/90后和60后一样。
原因很简单,因为80/90后这一代人,是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一路成长起来的网络原住民,互联网的出现、兴起、繁荣和他们的成长相互交织在一起,而20后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这是完全不能比拟的。
90后去看20后,看他们的口头禅和流行语,就会知道他们是从网络上学到的,只要百度相关素材,学习相关语言,就能读懂他们。
但是想想我们当年说过的网络流行语“某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有钱就是这么任性”、“我也是醉了”等等,我们父母60后那一代人是完全理解不了的,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我们是从哪里学来的。
这是天壤之别,与互联网成长相伴成长的80/90这一代人,搜索引擎在我们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更让我们呈现了与前几代人完全不同的代际特征。
从洪水猛兽到知识平权
你还记得自己的第一堂“信息技术课”吗?
在我的记忆里面,几乎没有哪个同学对这堂课不着迷,每到电脑课的时候,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跑向多媒体教学楼,就为了能早点在机房门口换好鞋套,抢到一个好位置。
“步入机房,请穿鞋套”是我们许多人的共同记忆。
即使是最调皮的同学,也会乖乖听从老师的命令,认认真真地换好鞋套再进入机房,整个过程迅速且有条不紊,仿佛在完成一场仪式。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那时,我们对电脑、对互联网有一种虔诚和敬畏。
大家心照不宣地知道,只有穿上了鞋套,才能在一节仅仅45分钟的电脑课里,进入到那个异彩纷呈的互联网世界。
我记得我第一次上网的时候,看的是一个MV,叫《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歌曲、小游戏、电影对我有着巨大的魔力。
然而就在我们对丰富的网络世界充满好奇的同时,另一方面,家长却是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
2005年的时候,有一部很火的获奖电影叫《网络少年》,就聚焦过家长对孩子上网不理解的问题。
然而即便是剧中的主演牛群,在发布会上被记者问到如果自己的孩子有了“网瘾”会怎么办时,他也露出了为难的表情,直言自己也是束手无策。
那时候,孩子沉溺网络游戏不学习的夸张新闻在报纸和电视上比比皆是。
这些触目惊心的报道,导致在当时很多家长们的眼里,上网成为“上瘾”的代名词,许多家长都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接触网络,甚至恨不得将孩子跟电脑隔离起来。
但是90后很快就发现了网络除了游戏以外的另一重天地,那就是网络搜索。
借着“老师让上网查资料”这样的理由,我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家长面前操作起电脑来。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全新世界也徐徐展开。
教科书上从来没看到过的优美散文、脑海里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一首曾经听过却不知道名字的歌,都能在“百度一下”中找到答案。
我的一个同事在他高中时,为了写一篇参赛的议论作文,需要描述一部美国电影里的情节。
但是因为过了太久的时间,他只记得男主角叫乔治,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那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那是在2008年,那时候没有识图搜索,豆瓣上的电影资料也没有如今这样齐全,他只能通过一点点描述电影里面关键的场景,比如雪天的铁桥,再配合男主角的名字乔治去百度知道提问。
靠着这样不停百度、不停追问为他带来线索的回答,一步步缩小范围,最后他成功找到了答案,那部电影是1946年由弗兰克·卡普拉导演拍摄的《生活多美好》。
你无法想象,这样一部冷门的电影,我们几乎都没有听说过,可是他却能通过百度找到。
那部电影的点滴最终流淌成了他笔下的文字,更在少年心里埋下一颗种子。
后来的他很喜欢写电影影评,也喜欢在网上根据别人的描述回答电影名称。
第一次闯进互联网的大门,就像小鱼游进了大海,许多城里的孩子也都跟他一样,在信息远不如今天那样丰富的情况下,通过“百度一下”,接触到了许多平时难以了解的知识,得到了许多问题的答案,完成价值观的塑造和知识的迭代。
不仅仅是他们,像桌子这样在农村和小镇长大的孩子,我们的生活也同样享受到了来自网络世界带给我们的便利。
从某种程度上,这份“便利”的重量更沉甸甸。
记得桌子上高中的时候,有很多家长对高考状元的学习方式有着极大的兴趣。
当时,几乎每个家长都变着法子找朋友托关系,去向高考状元或是优秀考生的家庭借阅他们的笔记和习题。
市面上,类似的真题、笔记更是层出不穷,时代开始弥漫的教育焦虑就像一只胃口极大的猛兽,把考生家庭的金钱、精力挨个吞噬。
当时邻居家的孩子,为了买到一份优秀的高考生的学习笔记,前后足足花了几千块钱。
而他还算幸运,因为到最后真正能拿到一份准确、优质学习资料的家庭,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在教育资源还比较匮乏闭塞的年代,没有各种各样的网校网课,家长们忙着操心孩子的学习,学生们也为学习资源不够的问题而苦恼。
可是很快,就有人就用网络解决了这个难倒许多人的问题。
他在百度搜索习题的时候,意外的发现在百度文库上有许多高考状元们分享出来的笔记,从课堂讲解到答题技巧,应有尽有。
就连字也是原汁原味的,在当时那个年代真的不可思议。
我们一群孩子照着电脑上显示出来的笔记内容用笔和本子一笔一笔抄下来。而这些珍贵的笔记,也成为了我们日后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高中时桌子和同学们一块去网吧抄笔记的照片)
在评论区,有人留言:“是老师让我们来抄的。说比教辅书强!”
“我也是,我也是。”写下评论的是高二的孩子,他只有周末才能挤出时间去网吧,“我抄了一遍不过瘾,现在是第二遍了。”
网络普及和共享的开始,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知识平权普及的开始。
怎么理解这种平权呢?
有钱人家的孩子,可以购买珍贵的学习资料,可以享受得天独厚的教育条件,划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知识鸿沟。
而对于出身乡村的孩子的孩子来说,他们没有钱,他们买不起那些珍贵的学习资料,但是这样的学习资料可以通过网络共享给他们,他们用本子一笔一笔记下来,这就是知识平权的开始。
是的,技术在百度那个小小搜索框的掩护下如此深入我们的生活,科技向善的种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丰沃土壤。
无论是什么样的出身,什么样的家庭,在网络面前,都是平等的。
2
无处安放的情绪和互联网文化的启蒙
曾在网上看到一位学者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整个动物世界,独苗都是存在的,但往往是个别随机现象。
无论是猫狗、鸡鸭、鱼鳖、虾虫,它们中的绝大部分个体都是有兄弟姐妹的,人类也不例外。
而唯独中国的80、90后的这一代人,他们成规模的没有兄弟姐妹,成为了这个星球上的全新“物种”。
这位学者的比喻和用词虽然直白,却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独生子女的生长环境极为特殊,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没有兄弟姐妹的一代人。
于是,这样一群人,有了孤独感,有了情绪,他们没有兄弟姐妹倾诉,于是很大一群人选择通过网络,向陌生的同龄人寻求帮助,或者干脆就将网络当做树洞,倾吐自己的不快。
他们可能是在懵懂时对恋爱一知半解的学生:
可能是对成绩的退步自责不已的初中生:
也可能是在高考后陷入迷茫的年轻人:
如果你去刻意搜索,你会发现,类似的问题在百度知道里面还有很多。
每次在网上看到类似的问题,桌子都特别感慨,因为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里面一定会遇到的。
在没有百度知道的时候,这些问题常常会让我们困扰许久。
时代按照自己快速迭代的作息运转着,而我们这些无处安放的情绪需要寻觅一个出口。
除了那些难以自我消解的情绪之外,个性的表达同样也是青春期孩子的诉求,作为独生子女,80、90后往往也就很难与同龄人讨论共同话题,建立连接。
百度在很大程度上帮助80、90后完成了这一过程。
2005年《超级女声》选秀的出现,掀起了文化的巨浪,也引发年轻人的广泛讨论参与。
在当时诞生还不到两年的百度贴吧里,粉丝们热情地建起了一个个“超级女声吧”、“李宇春吧”、“周笔畅吧”。
有资料显示,当时的“超级女声吧”每天有350万的访问量,超过200多万留言。
除了让相隔千里却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找到可以相互倾诉的平台,百度贴吧也给那些充满创作欲望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小说《盗墓笔记》,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作者南派三叔,最开始也是在百度贴吧里进行写作的。
当时最火的盗墓冒险小说,是天下霸唱的《鬼吹灯》,而南派三叔就是“鬼吹灯吧”的一个忠实粉丝。
听过一句话,请保持你内心的光,不知道谁会借着走出黑暗。
而当时的百度贴吧就是这样,给无数的年轻人种下了一颗颗种子,精神和文化得到极大的繁荣,他们借着这些光,不断地走了出来,大放异彩。
像南派三叔这样被前人照亮,拿着火炬继续前行的人,绝对不是少数。
百度贴吧这样由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自发组成的圈子,本质上就是在为没有兄弟姐妹的一代人,建立起一座以相同兴趣为基础的与同类人交流和讨论的桥梁,并且是一个能够实现梦想和追逐价值的摇篮。
比如说二次元吧里多的是年轻人的手绘作品:
古诗词吧装满了初出茅庐的孩子写的五言古风:
后来,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了动漫和文字工作者。
很不可思议吧,在虚拟的一片社区里,却有着公平的阳光、自由的空气,以及养分充足的土壤。
就拿桌子现在的新媒体行业来说,很多80/90后的微博博主和公众号号主都是当年贴吧上的活跃者,要么是吧主,要么是精品贴的贴主。
当年桌子也在贴吧上发过很多优质的帖子,现在和读者的互动方式也是在那个时候学的。
初代互联网文化和互动模式对我的影响很大,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后面再生根发芽,最终长出不同的花草,留给这个行业枝繁叶茂的现状。
很庆幸,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没有全部被压缩成一个模样,像筛子一样,筛出单一的、精准匹配考卷的模子。
有的东西,它就像一座灯塔,虽然航程遥远,虽然迷雾重重,但是你知道它在那里,它曾经影响过你,这就已经足够。
3
价值观的打破和重塑
你有没有想过,在十几年前,我们的许多思想和价值观是不被众人接受的?
比如,在十几年前,“丁克族”还被许多老一辈的人视作没有责任心、极度自私的典范。
但到了如今你会发现,嘲笑丁克族的人少了,理解和支持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多。
比如那个时候女人不结婚生子就是罪孽深重,要遭遇炮轰,而现在人们渐渐学会了尊重和理解。
前段时间,韩国女星崔雪莉自杀后,“抑郁症”一词又一度成为了网络上的热词。
第二天,这个词的搜索热度达到了全年的最高峰。
从百度搜索指数来看,以“抑郁症”为核心关键词的搜索内容,主要为“抑郁症的表现症状”及“抑郁症测试题”。
年轻人在网络、或者说主动搜索扩宽认知的影响下,抛弃掉了“哪有什么抑郁症,不过就是矫情”之类的观点,开始把抑郁症视作一种心理疾病去正视它。
同时接受着传统文化教育和新思潮冲击的80、90后,正在通过百度搜索到的新知识反思糟粕,荡涤网络内容。
一个人观念的改变与思想的成长或许微小,但当这样的改变在网上产生发酵之后,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和影响,千千万万的人潜移默化地在发生改变,最终会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
一百多年前的清朝,中国刚从闭关锁国的梦中惊醒,意识到了信息封闭所带来的落后,国家派遣了第一批远赴重洋留学的幼童,赴七万里之长途,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思想和技术。
尽管大部分人的学习之路在清政府反悔之后没能完成,但在他们在学到先进的理念和知识回到祖国后,都纷纷绽放出了无比光亮的才华,在他们所在的行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改变了一个国家的进程。
如今,80、90后这批年轻人,也正从原本荒芜贫瘠的信息荒漠里走出,出现在了这个网络与思想共生共进的时代。
我们的知识与理念,也一定会像一百年前的先辈那样,闪耀出灿烂的光辉。
4
展望下一个二十年
从千禧年百度诞生至今,已经过去了20个年头。
这二十年来,百度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它已经不仅仅是我们探索世界的工具,它更像是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百态。
二十年的改变不少,就连“百度”这个词的词性都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是名词,而成为了一个动词。
我们遇到不了解的新闻或者时事热点,总是第一时间想到去百度一下。
遇到专业领域里面看不懂的词汇,就直接复制粘贴到百度百科去学习。
甚至有些第一次做父母的年轻人,也在一边手忙脚乱地喂奶换尿布,一边在百度的“宝宝知道”里面搜索怎样养娃。
随着当初的网络原住民们也来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百度也已经到了二十岁。
虽然它的外表仍旧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蓝白色搜索框,但比起幼年的百度,青年的它也有了很多成长。
比如在百度搜索“PUA”时,网页最顶端会出现来自百度的一句温馨提示:“爱情没有捷径可走”。
还有,当在百度中搜索“自杀”时,出现在网页最上方的,永远会是一句疗愈的话,和各地的24小时免费心理危机咨询热线。
在这些暖心的“彩蛋”背后,看到的不仅仅是几行冷冰冰的代码,更是满溢着温情的举动,是青年时代的百度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温暖的模样。
从最初的敬畏到现在的相随,作为文化开放的获利者的我们,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搜索和学习中变得逐渐成熟,逐渐养成了自己的三观,明白了担当和责任。
微博上有一段话说得很好:
什么是文化?是永不褪色的群体记忆,和艺术历久弥新的温度。不高傲,不自封,传承中不断在接纳和创造的生命力,才是真正的文化。
而我们这些80、90后们,就在互联网、在百度的伴随下,以一种开放、兼容的心理创造着这样的文化,为这个世界带来新的思考和观点。
那么,我们网络原住民一代与百度相伴成长的下一个二十年,又会怎样呢?
我想到了一句黄执中曾说过的话:“一个国家最大的骄傲,就是培养出一群娇贵的人民。”
如今,互联网已然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必需品。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5G时代的到来,在下一个二十年,万物即将互联的前夕,百度或许也将唤醒互联万物,满足我们的需要,成为我们的知识、文化和思想中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就像20年前第一次上网的时候,打开百度输入关键字,期待网络那一端给我一个未知而新鲜的答案。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桌子
《15年后,王宝强发文“感恩刘德华”:有一种情谊,可以跨越时空》
音乐:SHE--明天的自己,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
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场的人都可在这里相逢。我是桌子,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