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导师,三个弟子

作者:马健
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布:2020.01.05

年底的时候同学凑在一起high,其间自然而然聊到了当年在学校里的导师和同学们。我当时可能是high过头了,大放厥词说一个导师不论带过多少学生,有些学生甚至可能连名字他都记不住,但一个导师在他的整个学术生涯中,一定会对三个弟子终身难忘,而如果有幸能成为这三个弟子中的一个或两个,也是学生一辈子的幸事。等后来清醒过来,回想起当时说的虽然有点乱,但如果整理一下,也还是有一点道理,所以记之。

第一个弟子:开山弟子

对于硕士导师而言,开山弟子可能就是他这一生所带的第一个学生,但对博导而言,可能以前已经带过硕士生,但带的第一个博士生显然也不会是硕士生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开创,所以仍然具有“开山”的意义。

开山无疑是辛苦的,但与后续成群结队的师弟们相比,导师在开山弟子身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无疑是最多的,有些甚至可以用“耳提面命”来形容。所以一般开山弟子受导师的影响也比较深,不论是学风还是为人,在开山弟子的身上常常能见到导师的影子。一些开山弟子迫于师门人丁稀少,甚至还有与导师“并肩战斗”的感觉与体会,所以师生关系一般比较深厚而久远,很少见到半路翻车的情况。

在能力方面,受环境所迫,开山弟子有大把的独当一面的机会和规划框架的机会,相对而言后续的师弟们可能就只能在规划好的框架内做细化,所以只要智商和情商合格,成才的机会很多。不过如果缺乏筚路蓝缕期所需的韧劲和狠劲,扛不住创业时的压力和工作量,半途废掉的也不是没有。总之,熬得过来的都是好同志,熬不过来也可以理解。

就我所见,开山弟子毕业后留在导师身边的不是没有,但比例不高。其原因我觉得可能是如后面所述,开山弟子所研究方向往往与导师成熟期的方向不合。导师刚开始带学生时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未来要搞什么,往往是手头什么课题有经费就搞什么,在带过几个学生尝试不同方向后,才会真正发现自己需要专注的、最有希望出成果的方向。

第二个弟子:发家弟子

导师的学术生涯是很漫长的,一般可以到几十年。但导师的学术成就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尝试,最终厚积薄发的过程,所以最开始时的研究方向,可能并不是后来最出成果、最功成名就的方向。但总会有那么一个瓶颈期(甚至可能就是某个刚好带来突破契机的课题),一旦迈过去就会取得一连串的成果,而陪伴、协助导师迈过这道坎的,就是发家弟子。

开山弟子虽然负有“开创”的使命,但通常导师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成熟,所尝试的研究方向未必就是后来成果辈出的方向,所以开山弟子一般都不会是发家弟子。而在能力方面,对发家弟子的要求甚至可能比开山弟子更高,因为正处在要出成果的节骨眼上,半途掉链子可就害人害己,甚至可以说一届学生的努力,将决定后续几届的成果。至少我是亲眼见过一个师兄收集了数据,后面几届师弟都在这一批数据上变着花样的折腾。但导师在招学生的时候,还真难以对学生的能力做出准确评价,学生入学时也不会知道自己刚好就是发家弟子,必要的时候就只能相信“勤能补拙”,所以能熬出来的也都是好同志。

由于与导师成熟期的学术方向高度重合,发家弟子如果留在导师身边,未来要有所突破相对要更难一些,但如果只想靠着导师的大树好乘凉,那就好办了。所以就我所见,留在导师身边的发家弟子相对而言自立门户所花的时间就要稍长一些,而毕业以后就离开的,反而后续的方向往往与导师不重合,可能是在自主创业期的时候自知拼不过导师的功成名就,不如另起炉灶。

第三个弟子:掌门弟子

随着导师学术地位的提高,实验室规模和学生队伍会越来越壮大,而各种外联事务也会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再靠导师自己管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一般都会在自己的学生中物色可靠、有能力的弟子作为管理助手,是为掌门弟子。

在能力上,掌门弟子的要求与开山弟子、发家弟子不同,个人的科研钻研能力未必是首要的,但对内的科研组织能力、对外的协调交际能力却是至关重要的。有时候对内与对外的能力难以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导师甚至会找两个掌门弟子,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但再多就容易内耗了。而掌门弟子的能力究竟是只能守成,还是兼具开拓,也对导师和整个实验室的未来学术前景有很大影响。

对掌门弟子而言,管理和协调等事务性工作毫无疑问会挤占大量个人的学术研究时间,所以究竟是打算背靠大树好乘凉,还是打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往往决定了掌门弟子的任职时长,有想法的多半都会谋求独立,除非是能够继承导师的学术遗产。说白一点,就是要么等着前任掌门退休了自己继位当掌门,要么等不了就干脆自己去开山立派,这基本上就是对自身能力比较有自信的掌门弟子的出路。

(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导师,三个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