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与低头(深度好文)

抬头与低头(深度好文)_第1张图片

文/廿一

来源:每晚一本书(ID:yitiaobao) 有人说: 人生不过抬头和低头两种姿态。
仔细想想,这句话还真的是把人生总结的精辟、深刻。 其实,人一生的成败、尊卑、荣辱,都体现在这抬头和低头之间。

抬头与低头(深度好文)_第2张图片

逆境时要抬头 里查德·贝奇是一名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 但是在成为一名作家的路上,里查德·贝奇也经过了很多的磨难。 里查德·贝奇只上过一年大学,之后就开始接受喷气式战斗机飞行员的培训。 二十个月后,当他成为一名正式的飞行员,却毅然辞了职。 因为他的梦想,是想要成为一名作家,他去到一份航空杂志社担任编辑,可杂志社没多久,便宣告了破产。 而当他在完成自己的第一部著作《美国佬生活中的海鸥》的第一节时,他仍然觉得前途未卜,书稿便被他搁置八年之久。 因为,在此其间他曾被十八家出版社拒之门外。这一系列失败接踵而至,换作常人,也许早就作罢。 但是里查德·贝奇并没有选择放弃,之后仍然坚持进行创作。 这本书终于还是出版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书出版之后广受大众喜爱,销量达七百万册,还被译成多国文字广泛传播。 事实上,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能以巨大的勇气面对失败。 诸葛亮说:“欲思其成,先虑其败。” 在失败时,不妨抬头看一看。 这是一种敢于直面失败、不服输的精神。 我们只有在逆境时不退缩、不逃避、不懈怠、不轻言放弃,才能找准自己的方向,继续前行。 抬头与低头(深度好文)_第3张图片

抬头与低头(深度好文)_第4张图片

顺境时要低头 我老家的二叔,算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人。 但是在他身上,丝毫没有所谓成功人士的架子。 在很早之前,二叔就跟着别人出去闯荡了。 多年之后,他也算是在外面闯出了些名堂,衣锦还乡。 回到家乡后的二叔,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功而觉得自己比村里的人高一等。 而是利用自己的资源,为家乡做出了不少贡献。他既出钱,又出力,去帮乡亲们修好家乡的路。 还常常鼓励乡亲们,要利用现有的资源去发家致富,专门请了专家来指导乡亲们实现规模化种养植。 哪家哪户要是做什么项目资金短缺,就从他那里申请补贴。 除此之外,还常常看到他拿着锄头,卷起裤脚,亲自走到田地里,帮助和指导乡亲们。 二叔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了家乡的人们脱贫。 在生活中,二叔与人相处也是很相当随和。 常见他在吃饭时端着个饭碗,蹲在家门口的院子里和邻居们唠嗑。 我好奇的问他:“你已经给村里做了那么多贡献了,像下田的事为什么还要亲力亲为呢?” 他说:
“即使你在事业上很成功,但是却不能忘本啊。况且,我也是家乡里的一份子,这些也算是我分内的事情了。”
听了二叔这番话,我对他是由衷的钦佩。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每个人都很需要被认同。 所以有太多人稍微有点小成就,就容易飘起来。 但二叔并没有把自己的成功,当成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而是把成功后的回馈家乡,当做一种自己分内的责任。 一个有格局的人,在成功时,不会自我感觉飘飘然,而是懂得适时的低头。 这是一种谦卑的人生态度。 人臻臻日上之时,切莫骄傲自满,趾高气扬,忘记了来路的艰辛。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抬头与低头(深度好文)_第5张图片

人的一生,有得意,也会有失意。 在失意时,头,要抬得起来,才不会被挫折打倒。 在得意时,头,也要低得下去,才能不被成功的喜悦冲昏了头脑。 我们要在抬头和低头之间,做一个清醒、有方向的人。 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亮文末的 【在看】 ,让卡娃知道你在看~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更多走心文章,点击下方文字即可阅读-

78岁赵忠祥去世,倪萍痛哭:“我们都想你,都舍不得你走......” 8分钟春运短片刷爆朋友圈,看哭无数人:“总有人,在等你回家。 丈夫给父母偷买年货,妻子当场发飙将其骂哭!真相扎心了… 作者简介:廿一丨每晚一本书(ID:yitiaobao)原创专栏作者。一个佛系青年。每晚一本书丨每晚让思维充充电,做一个有内涵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抬头与低头(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