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塑造的一个旧中国最底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百年来,这个形象成为悬在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内心的一面镜子,一个绕不过去的自我参照。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对他最初的印象来自初中的语文课文。老实说,记忆是模糊的。后来自己也成了一名知识分子,阅读或聊天时,时不时会碰及这名字,听得多了,就感觉更亲切,如同我们身边的张三李四。也会时不时不自觉地拿自己和他比照,这一刻吃惊地发现自己比孔乙己还孔乙己,那一刻又警戒自己打死不要不要成为孔乙己,更经常的是自信已经远离了孔乙己……总之,孔乙己是一个反面的教材,一个挥之难去的阴影,一个知识分子的噩梦。
这次终于有机会把这篇小说认真通读了好几遍,才惭愧地发现自己一直对他有诸多误解。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说,一千个读书人可以有一万个孔乙己。只想将我理解的孔乙己一吐为快,以表达对这个被误解了很多年的"同道中人"的歉意。
鲁迅先生曾有两个广为人知的论断:
悲剧是把人性中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喜剧是把那些无价值的东西撕开给人看。
小说的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那他的一生该算喜剧还是悲剧呢?
当然,我们首先要回答的是:他的人性有无价值?
孔乙己的人性之善
在人道主义盛行的今天,稍有良心者都能发现他并不光彩甚至有点龌龊的外表掩盖下的人性光芒,并为他的遭遇而同情与感伤。
首先,迂腐的孔乙己善良有爱心。
自己穷得要死,好不容易叫上一盘茴香豆下酒,还不忘散给周围孩子解馋。“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一人一 颗。”不懂他怎么会舍得?
其次,穷死了的孔乙己不拖欠酒钱。
"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 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 他该够得上该店的vip客户了吧?他怎么做到的?
不仅如此,他还教“我”写字,鼓励他将来做掌柜。
“我”很嫌弃他,“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 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但“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不能写罢?… …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
真是一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拳拳之心啊!让我这个忝为人师二十年的都羞愧得不要不要的啦!
孔乙己的喜剧表演
孔乙己真的人不是坏人。但鲁迅先生却完全把他写成了喜剧,因为他百无一用!
喜剧艺术是透过假象揭露本质,通过撕开人物掩盖自己的庸俗或丑恶的令人炫目的漂亮外衣,从而让无价值的内容赤裸裸地暴露出来,而且当众受到嘲笑、讽刺和否定。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
“引得众人都哄笑 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
相信很多第一次读《孔乙己》的人都和我一样,印象最深的是自始至终弥漫酒馆的笑声!谁不希望生活充满笑呢?更何况在那沉重灰暗的日子里!但这快活建立在孔乙己小丑般的表演之上。
读书人的身份是孔乙己守护自己的最后一件外衣。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正是这长衫标志着他读书人的身份。
他说的是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别人难懂的话。当旁人问他“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时,他“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读书人这件外衣捍卫着孔乙己脆弱的自尊,是帮他抵御物质和精神双重困境的铠甲。
但酒店的那些人却把轻易地撕开他的外衣看他出丑当作最大的快乐。
“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
这时候的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 筋条条绽出",并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这样的道理,不知他自己是否相信。
“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这时的孔乙己已经千疮百孔、体无完肤,多少尴尬狼狈、虚弱不堪、伤痛绝望都被赤裸裸地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示众展览!
于是周围人感觉胜利了,他们轻松了,愉悦了,满足了,笑了……
孔乙己“死了”,这场所有人充当观众和导演,由孔乙己本色出演的喜剧也结束了。所有人包括“我”这个十二岁的小伙计在内都从未对孔乙己有过一丝一毫的同情。怎么能这么残忍?
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
“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
而他又在《人生的境界》中把人生境界分为依次递升的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这正是咸亨酒店这些“短衣帮”们生活状态的最好诠释。
“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 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 热热的喝了休息。”这就是他们感觉的幸福。
他们最关心的是“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出,看过壶子底 里有水没有,又亲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
成天机械劳动和麻木地生活,至于取笑一下孔乙己这只"丑小鸭",可以毫无代价地获得一点瞬时的满足和愉悦,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啦!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甚至他的死活也完全无人在意,只是推测“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
难道孔乙己就该这样毫无价值地被这些无知无觉的动物般存在的“人”消费掉吗?!作者对孔乙己是什么态度呢?或许这是作者留给后人的一个斯芬克斯之谜吧?又或许是留待后人挖掘的一个秘密富矿?
孔乙己的悲剧意蕴
鲁迅小说的叙述者常常被推到隐含作者的对面。从作者的创作意图来看,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的距离越远,叙述者越有可能成为讽刺的对象。
因此,可以既有叙述者本身对小说人物的讽刺,也隐含作者对叙述者的讽刺,也就是说叙述者和小说人物一起经受隐含作者的审视。而这种双重讽刺就可以深化了小说的命意,是鲁迅的惯用技法之一。
《孔乙己》的叙述者是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小伙计,显然是有意设置得“和隐含作者的距离越远”的,所以这个对孔乙己鄙夷不屑嫌弃不已,“又好笑,又不耐烦”的“我”无疑也成为了作者的讽刺对象了!
我们是否也会像这少年学徒一样呢?这对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带着已经进化了太多的人性和人心,读着这个当年的喜剧故事,我们会"哀其不幸",可能更会“怒其不争”。
我们无法接受他的太多缺点,这是一个不太光彩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太酸腐太不合时宜,死要面子活受罪,怨得了谁?更要命的是,他居然好吃懒做,甚至于偷窃,简直冒天下之大不韪啊!
《了不起盖茨比》开头有这样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 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如果我们带着今天的优越感,去对一个一百多年前的知识分子评头品足,那是不公平的,那叫“站着说话不腰疼”。
穿越历史,聆听来自那个时代的声音,披文入情,设身处地地置身“孔乙己”当年的处境,对他生活中的困惑、痛苦、绝望与挣扎感同身受,然后我们才有言说的权力,否则就是对作者的大不敬。
首先,孔乙己为什么要自命清高,死端着一个“读书人”的架子,不伦不类,惹人笑话?
他为什么死也不肯脱下那件只能给他带来无尽耻辱的又破又脏的长衫?为什么要因为自己读过书认识字,就“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为什么不愿融入和他同样身处底层的“短衣帮”?
当然我们可以居高临下地指责他,深受科举制和旧中国传统文化毒害,脱不了文人的酸臭迂腐气,瞧不起劳苦大众,一味幻想往上爬,却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平心而论,既然他读过书,作为“人”的意识已经觉醒,他甚至都鼓励小伙计将来要做掌柜的,那为什么还要退回到那群混吃等死的“自然人”中去呢?在这个程度上,我们不得不说,他确实是那群丑小鸭中的白天鹅。
尽管他的追求,遥不可及,虚幻缥缈,且太功利,但他活着已经有了和那些“短衣”们完全不同的意义。他拼命坚守的不仅是他个人的一点可怜的存在感,还有读书人的存在感,甚至知识文化的存在感。或许这已经成了他的一种信仰!他为什么该为此而被取笑?
其次,为什么孔乙己要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不是中了虚荣的毒,自欺欺人,自作自受吗?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即使穷得要死,也可以有一个人的尊严吧?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孔乙己甚至已经在自觉地践行他的为人道德。
不愿脱下代表身份的长衫是对“礼”的践行,不拖欠酒钱是保证“信”的努力,对孩子友好是“仁”的外露,教小伙计写字是“义”的彰显,满口文言是“知”的传播。
即使被所有人轻视嘲笑,孔乙己都在努力把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活出来!这难道不是一种社会的正能量?
我们又怎能忍心以简单的是否有用来妄加指责呢?难道因为他穷到“要讨饭了”,就不配讲道德?
难怪他姓“孔”,孔门之后名副其实啊!
孔乙己为什么会好吃懒做,甚至偷窃?
“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 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 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 偶然做些偷窃的事。”
或许是受了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文化的影响,又或许他不愿意为富人做这些机械效力的活计,不甘心做一个安稳的奴隶。
我们为什么要觉得这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在当时那个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中,他又能怎么活?
店里的人议论他“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吗?”
他为什么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呢?难道不可以推测这是他对不合理的阶级剥削和压迫的一种不太明智的反抗?
念在他在店里从不欠酒钱的份上,也可以对他有那么哪怕一点点的善意的理解。而酒店中那些人只是无形中充当了富人的帮凶,往他的伤口上撒盐,再狠狠地踹上一脚。
他也可能有希望某一天出人头地的幻想,舍命偷书就是孤掷一注之举。但事实是读书人中被金蛋砸中不到千万分之一,其它无数的失意者就像孔乙己一样百无一用,被这个社会活活吞噬。但正是他们,无形中成了遍布中华大地每一个遥远的角落的顽强的文化的传承者。
是科举制让无数个孔乙己必然被生活抛弃,让他们在痛苦挣扎中渐渐毁灭,但在他们腐烂的尸体旁,总会发出一点知识的微光,流出一丝文化的血脉。
正是这一丝丝血脉汇成了泱泱中华五千年绵延不绝的文化血液,可能这也是四大文明古国到今天唯有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奥妙所在。我们都是孔乙己们的子孙。
中华文明五千年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也许每一朵浪花都是一个孔乙己在挣扎的灵魂,愿我们今天还能听懂他们不甘的呐喊。
悲剧的本质是“历史的必然性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这里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是指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要求,它代表着正义的、进步的、新生的力量,以及他们的合理要求,但是由于旧势力的强大和新旧力量对比的悬殊,在矛盾冲突中导致悲剧性结局。
孔乙己算不算一个悲剧?如果是文化而不是愚昧代表“历史的必然性要求”,我们都该为他掬上一捧同情和感激的泪。但是,谁知道呢?
孔乙己的文化意蕴
什么有价值、有用,什么无价值、无用,似乎对每个人来说,都不言而喻,如黑白、如泾渭般显明。
但其实这是个危险的问题。一旦你拿自己的标准作大棒刀枪,向四周挥舞,最后必定伤害到你自己。
应该很多人都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船夫,在激流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回答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已经失去了三分之一的生命了!”接着又问:“你研究数学吗?”船夫回答:“没有!”哲学家又批评道:“那你就失去一半以上的生命了!”话刚说完:一阵狂风巨浪把船打翻,两人落入水中,船夫对哲学家大叫:“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无限同情地道:“你现在就要失去整个生命了!”
我无意也无力对此评论。只发现自己对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什么又是无用之用,一概茫然。谁能想到,当年贱于草芥的孔乙己,百年后多少人为他的遭遇悲伤逆流成河?那再过一百年后呢?
真正的喜剧总能让人笑中带泪,真正的悲剧总能给人希望与力量,那还有什么想不明白?!
坐飞机时,我特别享受起飞或降落时那一小段神奇的时光,随着视野和视角的变化,眼前的世界不停地变幻,但其实只是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把面前的世界看得更清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阅读,让我们学习多元地看世界看社会看人生!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但愿世界总能如此美好!
顿时,感觉背后射来两道凛凛的目光,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