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自私的,妈妈还是女儿?

谁是自私的,妈妈还是女儿? --我生而有罪,却死而无憾。

其实大多数人的阅读分为两种,一种是为填补生活中的不足而去做的功课,内容也大都是如何勇斗小三,如何短期成功,如何缓解焦虑等等。这些人阅读畅销书,关注各种公众号成为信息爆炸的推动者和受害者。这种人的世界浑然一体,只有一个身份,或坦然或轻松或狂热或平静地接受生活之神赋予的一切,他们忠于自己。而另一种是把现实和阅读硬生生割裂开来,试图用某种方式,探寻或窥伺不同的人生,以求生命的丰富多彩。他们将书影音的意义发挥到极致,用获得感知的方式,从广度上延续生命,这些人忠于他人。

而《无声告白》这本书做到的是,作者忠于自己而读者忠于他人。作者忠于自己的人生感悟,而受众非常满足地被引导,思考这一现实问题。我作为一个非理想读者,从这本书中获得的感悟自然有限。但是我个人相信《超感猎杀》中通感的存在,也许阅读是一种效率因人而异的通感方式吧。我认为书中莉迪亚死去的原因,或者说本书的矛盾所在,即是忠于自己和忠于他人的矛盾。广宣中不断重复的一句话,是“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莉迪亚不断迎合,不断满足他人的期待,从而迷失自我。最危险的不是无法满足期待的失落,而是你到底爱的是我的人,还是我的好成绩。其实这是一个无法被解决的问题,你可以解释为“高富帅是这个人的一部分,好成绩也是这个人的一部分,部分和整体无法分割”,但是在一个十六岁女孩的脑海里,萦绕回环的只是“你不爱我,你只爱我的好成绩,以及与此相关的令他人艳羡的富足未来”。这一点会被不断加强,尤其是当她走入死胡同却找不到人倾诉和沟通的时候。青春期是一段最最忠于自己的时光,人们在这一阶段,专注于内心,只能看见自我。自己的伤痛和悲哀,自己的厌世和自卑,是青春期天空的唯一颜色。而那些已经为人父母的人,却忘记当年自己有多么勇敢,才走出那段只用一个角度看人生的日子。    中国有句老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言外之意即富足小康家庭的孩子便不能担当责任。但“早当家”背后的是超乎年龄的隐忍与讨好,用赤子之心换来的完美笑容,看似令人羡慕,但也许只有这个孩子知道ta本应展现的是一个不加掩饰的笑容。其实莉迪亚并不独特,只不过她使所有青春期少年少女想要做的事情,变成了现实而已。就像泰坦尼克号里,妈妈咆哮着问的那个问题“你竟能如此自私?!”,如果莉迪亚足够勇敢,她将反问,“到底是谁自私”。   

你可能感兴趣的:(谁是自私的,妈妈还是女儿?)